馬老師吹響了口中的哨:“比賽結束,1比0,紅隊獲勝!下課,集合”,將歡呼雀躍的孩子們招至身前。 “馬老師,有沒有下半場?”“馬老師,我還想踢!”“馬老師,我也沒玩夠!”綠隊的孩子們圍在馬老師身旁,一個個仰著頭,拽著馬老師的衣襟吵嚷,臉上寫滿了沮喪與不甘,希求這樣的“死纏爛打”能讓馬老師賜予他們一個下半場,只為能贏了紅隊。
這是北京博凱智能全納幼兒園一堂普通足球課將要下課時的情景,看得出孩子們很喜歡踢足球。
1997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方興未艾,殷紅博教授一手創辦起北京市最早開設學齡前足球課的幼兒園。秉承“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建造了小足球場,場地長45米,寬35米,塑膠草皮。由于場地三面是教學樓,故在墻上貼了1米高的草皮,防止孩子們受傷。
除場地投資外,博凱幼兒園聘請了4位體育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的男教師,他們的教齡都在10年以上。孩子們口中的馬老師既是幼兒園的法人,又是體育教學主管。他畢業于山西大學體育系,后因幼兒教育需要,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攻讀了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至今已有15年的幼兒足球教學經歷。幼兒園每年斥資10萬元吸納了優良的師資,打造了專業的場地,近20年來,博凱幼兒園的事故發生率一直為零。
博凱幼兒園300名在學孩子當中,男孩子都參加足球訓練。托班和小班為兩三歲的孩子,老師會時常帶他們用肢體觸碰足球,熟悉球性,培養球感。到了中班和大班,孩子們長到四五歲,會有足球比賽對抗練習。只要不下雨,就讓他們在場地上訓練,教學內容為傳球、定點射門、兩人對抗射門以及分組比賽,并在比賽過程中灌輸規則和技巧。
近20年來,該園培養了數十名具有一定足球運動素質的畢業生,2002年畢業的韓一后來曾入選國家少年足球隊,2006年畢業生崔霽帆、劉岳琛等多人幾年后入選了國安少年足球隊。2005年貝克漢姆來華,曾贈送幼兒園足球隊白浩天一件簽名球衣。
園長殷紅博認為,足球運動是幼兒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可以培養幼兒綜合體能素質,還會影響人的生命價值觀和終身運動觀,中國80%的男孩喜歡踢足球,個別孩子已經顯露出一定的足球運動天賦。開展幼兒足球運動主要是培養運動興趣、運動心理和初級專項運動技能,有助于養成運動習慣,逐漸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
不過,博凱的幼兒足球教學雖好,卻難以復制。這里的生源主要是白領和精英人士的子女,據悉,前國家隊隊員邵佳一是幼兒園的名譽教練,每年來此兩三次,指導孩子踢球。幼兒園全年學費約8萬余元,令人昨舌,有心栽培孩子往足球方向發展的普通家長十有八九會望而卻步。近20年來,北京市開設足球課程的幼兒園屈指可數,或許收費之高也是原因之一。足球的根基在大眾,做好啟蒙很重要,博凱的模式確實為培養幼兒足球興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要考慮到多數家長的承受能力,否則,幼兒足球教學將一直是小眾的存在。
【博凱幼兒園致力足球啟蒙】相關文章:
• 再談幼兒園常規管理(5)
• 學前教育制度的價值取向及措施
• 幼兒教師觀察力培養研究
• 如何為孩子選擇幼兒園
• 幼兒園養成教育初探
• 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 創新農牧區幼教模式
• 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之探討
•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的幾點啟示
• 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
• 幼兒教育中開展家園合作策略
• 淺談幼兒園中的愛國教育
•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