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語是我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大班開展成語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做到:精心選材,激發興趣;形式多樣,靈活學習;聯系生活,學以致用;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關鍵詞:大班;成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4-069-1
一、精心選材,激發興趣
在進行成語教學的準備階段,我翻閱了很多關于成語的書籍:如《成語故事》、《成語詞典》、《幼兒成語大全》等,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成語視頻和
課件。這樣一是為了更好挑選適合幼兒學習的成語,二是為了讓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有所提高,以便進行傳授時能給予幼兒準確的成語定義。經過篩選,我選擇了幼兒最容易理解接受的和與實際生活接近的相關成語。如從一到十的數字成語:“一五一十、三言兩語、五顏六色、七上八下、十全十美”等;故事性的成語:“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十二生肖相關的成語:“膽小如鼠、對牛彈琴、生龍活虎、馬到成功”等等,與生活接近的成語:“一心一意、興高采烈、津津有味、相親相愛”等。
二、形式多樣,靈活學習
1.借助實物、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成語。
有些成語借助圖畫、實物來教能讓幼兒更形象地理解,如在學習“熟能生巧”時,我特意找來一枚銅錢,讓幼兒親眼目睹銅錢眼之小,親手嘗試往銅錢眼里倒水之難,讓幼兒明白賣油翁之所以能做到,正是因為他天天反復練習,熟練后掌握技巧的緣故。在學習成語“鳥語花香”時,我出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片,圖中花園里的花都開了,小鳥在高興地歌唱,小朋友很輕松地學習了,同時也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在春游活動中幼兒們看到公園里的花開了,樹上停著許多小鳥,聰明的幼兒馬上就講出了“鳥語花香”,使成語得到了很好地運用。
2.借助
課件、多媒體教學,幫助幼兒理解成語。
不少成語都包含著一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如不知變通、不肯努力的“守株待兔”,自作聰明的“畫蛇添足”,自己欺騙自己的“掩耳盜鈴”,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等等。我為這些成語故事設計相關的教學流程,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幼兒們在生動的形象、曲折的情節、優美的語言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用了一段動畫視頻就讓幼兒輕松地理解了詞語中蘊涵的意義,幼兒們如臨其境,教學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3.借助游戲的形式,鞏固幼兒對成語的理解。
在定期學習成語的同時,我也嘗試安排了多種成語游戲。如猜成語等小游戲,這些小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歡,它可以是聽故事梗概猜成語,也可以看圖片或者表演來猜成語。例如:守株待兔,只要老師說故事中的有一個農民不好好種田每天等著天上掉餡餅下來,幼兒就可以反應過來是說出“守株待兔”這個成語;畫圖畫猜成語,讓幼兒和老師一起邊畫邊說,或者邊說邊畫:眉眼彎彎,嘴角上揚,很高興的樣子,是“眉開眼笑”;眉毛緊皺,嘴角下彎,一副愁苦相,是“愁眉苦臉”;眉毛豎起來,眼睛瞪起來,是“橫眉豎眼”;還有就是看表演猜成語,幼兒將故事表演出來,請大家猜成語、說意思。如“狐假虎威”,一名幼兒彎著腰走路,說話尖聲尖氣,另一幼兒昂首挺胸,大搖大擺。下面的幼兒很快就猜出他們演的是狐貍和老虎。接著“狐貍”帶“老虎”來到了森林,小動物們都嚇跑了,當“老虎”恭恭敬敬地拜“狐貍”為大王時,下面笑聲、掌聲不斷,大家也都猜出了他們表演的是“狐假虎威”。
三、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1.結合環境創設,進行成語教學。
我們著力創設了“浸潤成語”的園際、班級環境,將“浸潤成語”的環境融于幼兒園新學期的環境創設活動中,創設了園際環境――“成語長廊”,班級掛飾、墻飾等,讓幼兒浸潤在成語世界中,另外還選擇了在晨間和起床后給幼兒傾聽一些成語故事,午餐前播放優秀成語視頻,離園前讓幼兒講述、表演成語故事,讓幼兒在輕松愉快中習得成語。
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成語教學。
如:在環境創設“天氣預報”小板塊中,如果天氣很好,就貼上“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圖片和成語字卡;如果天氣陰有小雨就貼上“綿綿細雨”的圖片和成語字卡;如果雨越下越大,就貼上“傾盆大雨”“風雨交加”的圖片和字卡。
3.結合一日生活,引導幼兒善用成語。
例如,早上幼兒來園時,教師可以運用成語表揚“某某小朋友把桌子擦的一塵不染”“某某小朋友正在一絲不茍地擦椅子呢”等等。這樣幼兒不僅能熟悉成語,還能無意識地學習成語的應用,比教師一本正經教幼兒如何應用成語要有效得多。
4.結合日常生活讓幼兒用成語說一句話。
了解成語的意思后便是引用成語說話。幼兒剛開始用成語說話較簡單,如“五顏六色”:氣球五顏六色,某某東西五顏六色,但與教師的“藍藍的天上飄著五顏六色的氣球”相比較后,他們造的句子也比較優美。
四、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只有家園合作,成語學習才會真正取得實效。我們通過開設成語講座、觀摩成語集體教學活動,提高家長學習成語的意識,營造家庭學成語氛圍,在家園共育中引導幼兒學成語。
因此,為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每次成語學習之后,我把相應的成語字條張貼在家園互動欄中,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成語教學內容,并檢驗幼兒的學習、掌握情況。起初幼兒們是在家長的提醒下講述成語故事,一段時間之后,家長們驚喜地發現,離園回家的路上,幼兒們迫不及待地主動給家長講成語故事,而且語言表達越來越流利,越來越繪聲繪色,有些幼兒還要求家長幫助記錄下成語故事,第二天交給老師看。在家長的鼓勵和支持下,幼兒學習成語的積極更高了。另外我們還組織開展“每周兩個一”家園互動活動,即每周一位家長深入班級與孩子一起說成語;每周一個家庭在升旗活動中進行“家庭成語學習”表演。
【幼兒園大班成語教學微探】相關文章:
• 戶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的價值
• 探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
• 幼兒園孩子也有壓力
• 幼兒園雙語教學文獻綜述
• 幼兒園剪紙活動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 幼兒園語言教學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舉隅
• 淺談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發展新出路
• 淺談幼兒園游戲材料的投放
• 洮河奇石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 男幼師在從事學前教育的問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