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梁”。平時,我們雖然會每天與家長送孩子來園時作溝通,也會與有特殊情況沒來園的家長做電話家訪,但是走進孩子的家庭,與家長面對面的家訪總能讓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里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與早上匆匆忙忙的溝通相比,走進家庭的家訪更能用心的聆聽家長的心聲,也更能表達我們對家長與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時了解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孩子不在幼兒園還繼續享受老師給予的關愛;更能取得了家長對幼兒園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幼兒教育是由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面共同協作完成的,這三方面互相制約、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組成了教育的整體。而家庭教育是這個整體的起點和基點,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幼兒園和家庭教育不相一致,雙方的力量就無以成為一種合力,甚至可能相互抵消。因此,幼兒園必須充分重視家庭教育,做好家長工作。而在家長工作的多種形式中,家庭訪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連接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情感紐帶,是家長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實踐中,我認為以下幾種家訪形式較為有效:
1.新生家訪
對于將要入園的幼兒,我們需要提前進行家訪,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環境,詢問一下孩子的性格與愛好,在接觸中投其所好,讓他喜歡你、親近你,消除入園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在家訪時,還要隨時做好記錄,如:孩子的優點與不足、身體特殊疾病、哪方面需要個別照顧、最喜歡什么、最害怕什么等等,以便在幼兒入園后,教師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引導和照料,使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當幼兒入園后,我們還應定期進行家訪,了解新生的適應情況:是否喜歡上幼兒園、有無不習慣之處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借以建立師生情感,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2.常規性家訪
常規性家訪是對每個家庭的定期訪問。針對班級里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在家中的表現、最近情緒變化等問題,通過家訪的形式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對于孩子在家中的表現表揚進步、指出不足,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教,家長由此能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從而信任、理解和支持老師。這種形式的家訪一般在學期初與學期末時進行效果較好。
3.情感性家訪
情感性家訪是為了表達對孩子及家長的情感并進一步建立情感而進行的訪問。這種訪問是因人因事而進行的不定期訪問。如:對生病的孩子或家長前去探望、給過生日的孩子進行慶祝、給缺損型家庭的孩子送去節日問候等。
我班浩浩小朋友的媽媽看見老師總是不愿說話。有一天,當我得知浩浩媽媽生病了,特意在下班后去探望了她,浩浩媽媽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了。從此,浩浩媽媽見了老師親近多了,話也多了,也能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了。因此我認為,情感性家訪是促進老師與孩子、老師與家長之間情感建立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4.問題兒童的重點家訪
重點性家訪是對個性特殊的幼兒或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家長進行的訪問。這種家訪主要是與家長共同分析孩子的情況,商討教育措施。
我們班有個叫一凡的孩子,生性調皮好動,上課總是東張西望、坐不住,并且喜歡攻擊其他小朋友。針對他的情況,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家訪計劃,定期進行家訪,與家長共同商量教育方法,決定采取多表揚、少批評,以點帶面的方法。通過這樣的家訪也讓孩子感受到:雖然自己很調皮、不聽話,但是老師還是喜歡他的。做錯事后老師和爸爸媽媽批評教育他是為了讓他更棒。同時幫助他看到自己的優點,鼓勵他取得進步。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幫助,孩子真的進步特別大。
5.延續鞏固工作
根據制定的家訪計劃,針對每一名幼兒的性格特點,設計好家訪的內容,預先通知家長,約定時間。我們不怕天冷雨淋,自始至終沒叫一聲苦,沒說一句怨言,按照園里的部署,認真完成了任務。家訪時我們做到了態度和藹可親,語言簡潔明了,認真做好家訪記錄。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我們詳細地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在家表現并聽取了家長對老師的建議…同時我們還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的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
蘇霍姆林斯基曾談到:“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可見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而家訪正是幼兒園和家庭加強溝通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深入到家長中,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把家訪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家園合作,共同引導幼兒健康發展。
【淺談幼兒園家訪工作的形式】相關文章:
• 孩子在幼兒園被咬以后
• 創新能力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班長的工作心得
• 幼兒園主題墻飾創設之我見
• 幼兒教育信任危機策略探索
• 幼兒園新教師培養之淺析
• 淺談幼兒園“值日生”工作的開展
• 對幼兒園園長管理的一點思考
• 美國幼兒園中的領導力教育
• 芻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 如何參與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
• 如何自制幼兒園玩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