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中午,我忽然接到一個家中電話。通常家里給上班的我打電話,就意味著宇少生病了。意料之外,這次是宇少在幼兒園被小朋友咬在臉上了!咬就咬了,還要咬在臉上,也不知道是小朋友太狠,還是宇少著實惹惱了他。當下,心急火燎,連珠炮般地問了一籮筐問題:重不重?會不會留疤?到底怎么回事?之后,匆匆向領導請了假,拎起包就往家趕。
心疼和憤恨令我差點失去了理智,悔不該沒教孩子早點學會自衛(wèi),為什么要教他做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君子?
回家路上,我告訴自己要冷靜,深呼吸,深呼吸……心境平穩(wěn)下來后,我給從事教育的高中同學打了電話,才知曉托班的孩子分寸感比較差,且有些孩子處于語言表達不適期,很多事情都沒辦法用言語表達出來,所以肢體就成了他們表達的途徑――同學的解釋使我好受了些。之后,我又給宇少的老師打了電話,問明原因,這才知道,原來宇少和另一個小朋友在爭搶玩具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爭執(zhí),叫著“我要,我要”,在老師介入前,那個小朋友就將宇少咬了。
到家后,一看宇少左臉太陽穴上紅腫的一圈,我又怒了!宇少抱著我,輕輕說:“媽媽,寶寶今天被小朋友咬了一口!”我當下心酸不已,恨不得沖到別人家里去理論,好在宇爸的電話及時響起,在看到我發(fā)給他的彩信后,他依然云淡風輕:“男孩,誰不是這樣過來的,沒關系,你別大驚小怪的!喏,回來我給你看看我小時候跟人打架的痕跡!”
是我太焦慮,還是他太淡定?想起媒體頻頻報道男孩教育缺失,我立馬就清醒了許多。雖然這是個反面例子,但是孩子世界的很多問題也許應該讓他們自己解決。于是,在處理該事上我秉承了三個原則:一,不責備孩子。雖然心中頗有怨言,但誰家的孩子不犯錯,尤其是那么小的孩子,很多事還不懂。二,無后遺癥,就不追究對方責任。三,加強家校互動,更好地照顧孩子。
對于宇少,這次被咬事件多少也給他留下了些心理陰影。在和宇爸商量后,我們決定首先要對他進行心靈上的慰藉,不要讓他對幼兒園產生畏懼抵觸心理,所以在他面前,我們都要低調處理此事;其次,要教宇少一些自我防衛(wèi)的措施,比如在小朋友要咬的時候,用手擋一下,或者趕緊走開;再次,2歲半的孩子對于物權的敏感度非常高,他需要學會分享,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幼兒園。
【孩子在幼兒園被咬以后】相關文章:
• 美國幼兒園告訴孩子:懷疑一切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藝術初探
• 淺談幼兒園主題墻飾創(chuàng)設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
• 幼兒教育中幼兒愛心情感培養(yǎng)探討
• 淺談幼兒園戶外自選活動的開展
• 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對策之我見
• 借幼兒園做火節(jié)能生意
• 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研究
• 幼兒園災難教育須落到實處
• 幼兒園韻律活動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