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早期閱讀不僅使孩子樂于讀書、勤于思考,而且為孩子的一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互動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的閱讀游戲活動,強調的是在互動中享受閱讀,在不知不覺中欣然接受教育。那我們是如何開展幼兒園互動分享閱讀教學方式探討的呢?
一、多途徑導入,喚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1、依據角色,以游戲形式導入。
每個讀本故事中都有極具個性的角色,教師可以從其中一個或多個角色導入,調動幼兒閱讀故事的積極性。3- 6歲幼兒的年齡特征好動、好模仿,因此在活動中我們首先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游戲等形式導入,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根據情節,以故事標題導入。
一般來說,故事的標題是一個很好的情節線索,在開始介紹大圖書時,教師可以先把這個故事的名稱告訴幼兒。例如在閱讀《袋鼠一家》讀本時,可以先告訴幼兒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袋鼠一家》,接下來問幼兒袋鼠一家有些什么人?袋鼠的口袋有什么用?是不是所有的袋鼠都有袋袋?通過問題的層層引入,調動了孩子閱讀和預測故事情節的興趣。
3、依托畫面,以故事封面導入。
運用封面直接導入也是我們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有的
繪本封面形象生動,獨具一格,深深吸引著孩子。教師可以通過封面,引導孩子觀察
繪本封面的畫面,并聯系幼兒實際經驗,展開一系列話題。
二、多樣化閱讀,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1、善于引導,學會觀察
讀本是我們進行閱讀活動的載體,漂亮的圖片不僅吸引幼兒注意,更能借助豐富的畫面來理解故事,感受故事情節和情感。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畫面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觀察包括很多方面,也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
2、巧妙質疑,嘗試解釋
在故事探究過程中,為了讓孩子始終保持閱讀的熱情,就需要教師經常夸張地質疑,從多角度設疑,讓孩子探究各種可能、嘗試各種方法,積極、開闊地思考,從而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3、追問結論,引發深思
在故事情節的轉折處進行追問,可以引發孩子深思,引導孩子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4、抓住主線,討論匯總
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是互動分享閱讀的重中之重,而教師結合主線拋出的討論問題,將有效激發孩子的多種高級思維活動,促使孩子全面理解歸納故事內容。對于幼兒來說,討論的問題在讀本中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教學中要讓師幼討論一直圍繞故事主線進行,而無關細節的過多討論會影響到主線的把握,從而影響對于書本整體意義的理解。討論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思考,可以采用分組、集體討論方式,運用頭腦風暴讓孩子思維碰撞,通過討論由孩子自己發現正確答案,由孩子自己構建故事情節。當孩子活躍的思維遇上生動的話題討論,孩子的想象便會馳騁。
三、開放式提問,激發幼兒的思維活動
在閱讀活動中,幼兒往往對讀本豐富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對某個情節或畫面的觀察不夠細致。老師要注意挖掘教材,用開放式的問題來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用優美的語言來感染幼兒。首先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進行有效提問,思考如何做好圍繞目標而設問;嘗試運用開放性、發散性提問幫助幼兒進行創造性語言思維,調動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尤其對于閱讀水平較低的兒童,教師應著重通過提問引導他們對書本主要內容進行把握;另外教師提問的內容還可以針對幼兒的思考過程,即問問幼兒:你如何得出這樣回答?通過什么線索判斷的?你是怎么想到的?教師通過這樣的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反思自己的回答和思維過程,同時也有助于幼兒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在互動分享閱讀教學中,不論孩子回答的好與不好時,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評價,不能一帶而過。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況,及時捕捉幼兒回答的信息,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引導,更好地讓閱讀活動成為師幼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
四、互動性拓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1、續編故事。互動分享閱讀讀本中有好多故事結尾意猶未盡,教師可以指導孩子針對故事結尾進行續編。在指導時要注意兩點:首先,注重為幼兒創設續編故事的良好氛圍,可以創設互動閱讀展示區,請家長將孩子續編的故事結尾記錄下來,貼在展示區內,增加孩子續編故事的興趣。其次,選擇合適的故事內容進行續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文學作品的無窮魅力,使閱讀活動不斷延伸。
2、歌唱繪本。兒童歌曲節奏歡快,歌詞簡單,深受幼兒喜愛。而互動分享閱讀讀本上的文字也是反復易記,朗朗上口。我們可以根據讀本內容或文字,填進熟悉的歌曲,讓孩子歌唱,一首與故事配套的歌曲就此誕生了。
3、表演繪本。孩子年齡小,善于模仿。大多數讀本動物、人物形象生動,我們可以在語言區投放材料,如木偶袋、指偶、頭飾等,讓孩子來進行故事表演,模仿動物的動作,學學人物的表情、語氣。也可以根據故事內容進行分派角色,進行游戲扮演,沒有分派角色的孩子可以安排為聽眾,通過表演讓孩子加深體驗,為進一步理解故事打下基礎。
4、自制圖書。繪畫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體現。教師可以指導孩子回家進行圖書制作:可以根據讀本內容進行繪畫;也可以根據自己續編的故事內容畫畫;還可以根據讀本中某一人物或動物進行創作;還可以親子一起完成,父母協助寫上文字,孩子負責畫畫,然后裝訂成冊,張貼展示。在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閱讀展示區里琳瑯滿目地掛著一本本精美的自制圖書。
總之,在開展互動分享閱讀教學時,我們教師要根據幼兒認知規律,利用分享閱讀教材,在輕松、愉快、互動的氛圍中,通過多途徑導入、多樣化閱讀、開放式提問、互動性拓展等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提升孩子的整體學習能力,從而讓孩子愛閱讀、會閱讀,在互動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閱讀,在閱讀中悄悄成長。
【作者單位:吳江市機關幼兒園江蘇】
【幼兒園互動分享閱讀教學方式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舞蹈教學研究與探討
• 李元寧:幼兒園不可怕
•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
• 對幼兒園棋類玩具投放的研究
• 在幼兒園如何開展民間游戲
• 幼兒園美術教學內容的選擇
• 論幼兒園管理中的“先人后事”
• 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自主性現狀調查
• 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的流變與影響
• 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技能策略
• 小議幼兒學前教育中的不足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