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化課堂是培育幼兒幸福生活,使其成長發展的重要場域。優秀的教育是能夠讓孩子重視自身的認知發展,能夠發揮自體性,讓孩子在體驗中提升成長意識。課程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與幼兒生活相互結合,使得幼兒能夠做到力所能及,卻也有思維和操作上的參與體驗。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所學習的課程是真正與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快樂成長,正是生活化課堂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活化課堂;構建研究;幼兒園
幼兒園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最主要在于將教育與幼兒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其從原先的只是知道理論上的知識,轉換為從實際行動中更加立體的懂得所學,也從身心上有一個更好的體會和感受。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主要是以幼兒一天的生活為基礎,充分地利用各種生活環境和材料資源來進行的一種課程方式。這一課程與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常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其中既包含了幼兒物質上的生活,也包含了幼兒精神上的生活,即是幼兒的個人生活,也包含了社會集體生活。他能夠讓孩子在平常的點滴生活當中學習體驗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和樂趣,讓孩子更加愿意接觸,比單純書本上的道理更加的淺顯易懂,這樣才使得孩子能夠有更加全面的發展和成長。
一、好的教育離不開好的環境
良好的教育環境是一切好教育的開端,要想構建一個好的幼兒園生活化課堂,就自然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活。
。ㄒ唬楹⒆犹峁┓闲枨,能激發孩子學習探究的物質環境和材料
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動手操作,而在操作的過程中,環境材料也在不斷的被使用,這時,環境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使用過程中,孩子能夠積累知識經驗,豐富自己對于事物的認識,這也是幼兒在學習中的主要方式。例如為幼兒提供每天畫畫、唱歌、跳舞、算數、游泳、玩積木游戲、簡易手工制作和表演的課程,讓孩子們在這些過程中能夠表現自我,也與他人獲得交流學習。通過這些學習娛樂的材料,幫孩子們打開成長過程中創思的大門,豐富想象和探究精神。因此,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更加能夠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能夠進行操作和學習,是最主要的課程方式。
(二)創建良好的心理環境
幼兒園的心理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教育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幼兒與其他孩子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讓幼兒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使其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溫暖幸福和快樂。建立班級紀律,使得幼兒有序的完成學習和課程,讓幼兒們在一天中互相交流,師生之間也要有溝通和交流,互相傾聽,解決問題。
二、好教師是好教育成功的一半
遇見一個好的教師,通常就是孩子在成長路途中最有利的助力。教師是在幼兒生活中除家人父母以外最重要的陪伴者,因此,要想構建一個好的生活化課堂,必須先建設好有專業素質水平的教師隊伍。
按照環境與生活相結合的課程方式,教師的課程就主要是引導幼兒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學會設計課程內容,這也是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不同的重要能力。所以,幼兒園課程不光只是通過買來的教材照本宣科,更應該是教師通過幼兒所需求的學習來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課程以及開展活動,由此看來,幼兒園教師更應該是幼兒園生活化課堂的構建者。
教師是幼兒的陪伴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于是更多時候要教會幼兒自主能力,許多孩子在家中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還太小,于是過度的溺愛,事事都要幫助孩子完成,對于這種現象教師在幼兒園里就應該糾正過來,幫助孩子學會生活自理,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漱等小事情,同時還要與家長做好溝通,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不要成為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身心獲得成長,將來才能夠有獨立能力。
三、生活化課堂應該涵蓋家庭與社區
幼?旱拇蠡肪澄尥夂蹙馱謨詡彝、渝F?園和社區之間這三個地方,所以很多幼兒園課程的學習應該在這三處展開,讓幼兒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展開思維上的探索和發現,完成豐富的課程和活動。利用豐富的家庭和社區教育資源,例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從而學會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去公園春游懂得愛護花草等,以此用實際行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到幼兒園的生活化課程。
在幼兒園的教育之外,幼兒教育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家庭教育了,經常會發現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于是總是在有意無意之中過分的溺愛孩子,給孩子灌輸一些例如不能吃虧的理念,這種時候孩子由于年幼往往不知道到底是應該聽從父母的話還是老師的話,也經常有家長會跟教師反映幼兒在家中和在幼兒園的表現完全不一樣,殊不知,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結果,就是因為家庭教育跟幼兒園教育不同所導致的后果。
四、以幼兒為本
。ㄒ唬┱_的教育理念是一切的基礎
幼兒園生活化課堂最主要還是為了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所以核心的精神就是“以幼兒為本”,讓幼兒的身心都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和成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制定的學習計劃必須是適合幼兒的學習承受范圍之內和需求以內的計劃,所以課程的內容不能是憑空產生出來的,也不能是獨立存在的。必須是幼兒生活所需求的學習內容,與幼兒的天性相吸引,讓幼兒能充分動腦動手來感受到挑戰,卻又力所能及的課程。
。ǘ┧枷虢逃托愿窠逃
全面發展學習之后,教師更應該根據對于幼兒全面的觀察與分析,注重培養幼兒興趣愛好的學習課程,從而促進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和成長發展,養成更加樂觀開朗的性格。對于幼兒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也不能忽視,要教會幼兒樂于助人,互幫互助等思想上的觀念,使得幼兒有一顆友好善良的心,學會關心他人,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這之后更能有目標的開展生活化課程,所以,一切都要做到“以幼兒為本”。
結語:
構建幼兒園生活化課堂并不只是教科書式的教育模式,而是要結合生活對幼兒進行的教育過程,讓孩子們更多的通過實際操作和思維運用來達到教育目的。最好的可預見的成效就是幼兒良好的成長發展,這其中能夠對幼兒成長發展起到好效果的課程就應該繼續實踐,不好的則應該強烈制止,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幼兒園生活化課堂真正成為幼兒教育的幸福來源。
參考文獻:
[1] 王鳳云.城鄉結合部普惠型幼兒園陽光文化構建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0):65-67
[2] 許海英.淺議幼兒園生活化課程構建[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6):177-177
[3] 李岱玲.從生活化和本土化的視野構建兒童潮汕文化課程[J].動漫界,2016,(48):84-85
[4] 朱春鳳.構建與實施生活化、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J].動漫界,2016,(24):89-90
[5] 吉敏紅.幼兒園非正式科學活動的生活化實踐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3):16
【幼兒園生活化課堂的構建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美文欣賞活動淺談
• 美國幼兒園教孩子自我保護
• 幼兒園民間游戲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
• 淺談幼兒園電子琴教學
• 讓影視作品巧妙融入幼兒園生活
• 幼兒園全域性教育課程構建與實施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
• 當前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弊端
•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素質
• 淺談幼兒園古詩文教學
• 幼兒園常規教育探析
• 淺談幼兒園生活常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