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在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是絕妙的華章,也是人類文化瑰寶。對幼兒實施古詩教學,不僅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美意境,加強幼兒對語言的鑒賞能力,還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 啟迪智慧,增加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如何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學習的古詩文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選擇科學性的古詩教學內容
1. 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相對年齡小,知識經驗缺乏,理解能力還不夠強,我們可以選擇語義淺顯、用字自然、感染力強的詩句,如《詠鵝》,是駱賓王七歲時描寫在春池中戲水的鵝的形象,句式短小簡單,瑯瑯上口,容易理解。又如邵康的《一望二三里》,“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門前六七樹,八九十枝花。”內容淺顯易懂,合轍上口、節奏自然明快,幼兒且易記誦,自然會興趣濃厚。
2、蘊含積極的教育意義。
幼兒期正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強的階段,進行良好性格的培養,高尚情操的熏陶就顯得格外重要。重拾古詩正是因為它蘊涵著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正是是選擇古詩的重要參考。如《憫農》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钡脑娋,至今讓人記憶深刻。尤其是在如今衣食無憂的社會,唯有讓幼兒體會古詩中的意境,孩子們才會更好地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而《游子吟》則是教育幼兒了解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告訴幼兒一定要關愛自己的母親。這些具有哲學啟蒙知識的作品,深得幼兒喜愛,使幼兒在快樂愉悅中得到更多生活啟迪和為人做事啟蒙道理。
3.選擇季節相符的古詩
一年有四季,季節特征不一,孩子對此感悟較深。若能根據季節的變化相應選擇一些古詩學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當艷陽高照,夏日炎炎的時候;當秋意正濃的時候,一首杜牧的《山行》,定會把秋天襯托得無比絢爛,孩子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當皚皚白雪覆蓋大地時,柳宗元的《江雪》便是最好的選擇。
4.結合節日學習古詩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有很多具有深遠意義和紀念價值的節日。若能結合這些節日來學習古詩,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春節來臨之際學習王安石的《元日》;清明節學習杜牧的《清明》;重陽節學習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不僅可以讓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更深的印象和了解,更在悄然無聲中學會了更多名詩古句。
二、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學習古詩的能力
1、環境陶冶法
《綱要》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讓環境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班級環境布置中設置“古詩天地”等欄目;在區角游戲中,為幼兒提供誦讀古詩的舞臺,投放了多樣性的古典文學叢書,時常更換圖文并茂的古詩經典叢書、認讀詩句中的字等,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讓幼兒沉浸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在日常教學中,開展一些個人或小組競賽,比一比看誰誦讀的古詩文多、看誰反應快、看哪一組配合默契。如:“古詩文接龍”、“古詩文擂臺”、“評選古詩大王”等。這些活動既能幫助幼兒復習鞏固古詩文,還培養了孩子合作、競爭意識及集體榮譽感。
2.故事講解法
故事是幼兒容易理解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故根據古詩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告知,孩子們對古詩就有了初步的概念和理解,之后再來學習古詩,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編故事時,要把詩中難理解的詞語和意思變成通俗易懂的口頭語言,并把詩詞之間省略了的意思補充出來,達到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目的。如在學習《回鄉偶書》時,我編了一個白胡子老爺爺回家鄉的故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然后學習古詩,輕松而有效。
3.情境表演法
幼兒具有好動愛表演的特征,在古詩教學中,讓幼兒運用肢體將詩的意境進行表演,可以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動覺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習古詩文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如:在幼兒學習古詩《詠鵝》教學活動中,活動前制作了許多白鵝頭飾,鵝翅膀,紅掌等,教學時幼兒扮成一只只曲項向天歌的大白鵝浮水,撥清波,跟著白鵝媽媽玩游戲,在快樂,有趣的白鵝戲水游戲中學會詠誦了古詩,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4.創作繪畫法
當幼兒對一首古詩達到了簡單理解的要求以后,就開始嘗試讓幼兒來創作繪畫。這對于幼兒來說顯然是要求偏高了一點,剛開始時,我發現盡管幼兒對于某一首古詩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當他們創作繪畫時,他們卻往往感到無從著手,非常困難。于是我降低要求,不要求孩子們的作品一定要表達出古詩的內容,而只要求他們在這首古詩里面想表現哪一點就表現哪一點,甚至可以是其中的一句、一詞、一字。這樣降低了以后,孩子們很容易就畫出了其中的某一面,作品千姿百態,無一相同。然后慢慢地,許多孩子在表現了那一面之后,自覺不夠了,就開始在畫面上進行添加,把自己理解的繼續畫出來,畫面越來越豐滿,幼兒的繪畫能力也越來越進步了。
5.欣賞歌唱法
不同內容的古詩都配有不同旋律的
音樂,唱詩是將詩、樂相結合,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幼兒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可以加深、加快幼兒對古詩詞的記憶。在
音樂活動中,適當巧妙地溶入一些古詩文內容來進行歌唱與表演活動等,不僅開發了幼兒的藝術潛能,而且增強了幼兒對古詩文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在幼兒階段,古詩文的教學貴在精而不在多,也許他們沒有辦法深刻理解那些千百年前的詩人在詩作里表現出來的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但是他們并不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
【作者單位:常州翰林河景幼兒園江蘇 213000]
【淺談幼兒園古詩文教學】相關文章:
• 幼兒園常規教育與自控能力之我見
• 論幼兒園家園溝通的有效途徑
• 談幼兒園保教結合
• 傳統棉紡工藝與幼兒園特色教育
• 高職學前教育改革研究(3篇)
• 丹麥幼兒園室內環境布置掠影
• 幼兒園語言教學與反思
• 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 示范性幼兒園的建設與管理
• 淺談幼兒園活動區創設的意義
• 讓孩子參與幼兒園環境的創設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