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主要學習場所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語言課程實施時,教師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提高教學效率,是值得每個幼兒教師深刻反思和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的。
【關鍵詞】幼兒園 幼兒語言 課程實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202
幼?河镅緣幕竦枚雜錐?的身心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它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關鍵的一個階段。因為只有幼兒具有了語言思維和語言能力,他們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才能進入深層次的學習,才能全面發展。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對他們的各方面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兒園是針對幼兒開設的學校,是收納所有適齡兒童的場所,所以幼兒園的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同時,幼兒園也是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主要環境,所以幼兒園語言教學直接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通過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調查與實踐,我發現了一些教學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幫助。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調查結果
為了研究當前幼兒語言教學,我對許多幼兒園進行了一個調查,發現雖然幼兒教師在課程目標和課程設計上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為基礎的,也注重書寫閱讀目標,但教師不太注意傾聽幼兒的想法。幼兒教學目標包括層次和分類結構,教師在制定時不僅要注意兒童的發展特點,也應該采納學生家長的意見。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上課所講的內容還和課本知識有等同的現象,也不注意課外語言的積累。
由于地區差異,教師在教學中的普通話教學還是不夠完美,在教學中往往會運用方言來講課,并且在講課的時候發音不標準,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不規范的語言教學,這對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非常不利,導致很多學生在語言運用中都會犯錯誤。在課程實施時,教師喜歡通過課程活動,游戲活動等讓學生掌握知識。其中在語言教學中,讓學生閱讀識字和文章解讀的課程比較多,和學生互動,讓學生起來說講游戲的活動比較少。在課程實施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講授法,說講法,讓學生機械練習,以此來記住所講知識。
二、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幼兒語言的學習是他們成長的一個里程碑,對幼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當前幼兒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由于幼兒身心發展有限,理解能力不強,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往往只注意把生字讓學生認識,要求會讀會寫就行。但是這樣的方式學生學習起來興趣不高,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師要注意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對幼兒來說,書本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在早期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和認知水平,給他們提供形象的、直觀的、具體的文字材料,讓他們更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教師和大人是引導幼兒讀書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幼兒對老師產生親切的感覺,從而激起內心的學習愿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和幼兒建立起和諧的關系,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里感受讀書的氛圍,教師要給學生講一些讀書的技巧,引導他們去選擇書,讓他們相互討論相互學習。還有就是如果父母越早和孩子一起讀書,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提高很多,比如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文字能力都會提高很多,所以家庭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也很大。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讓學生閱讀的機會,我們要抓住任何機。
幼兒在學習中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在入學之前,幼兒所學習的主要是口頭語言,通過父母和伙伴的耳濡目染,在這一時期幼兒的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進入學堂以后,幼兒開始接觸書面表達語言。從整個兒童發展時期的觀察,我們發現幼兒的腦子里的詞匯量還是比較匱乏的,說話以短句為主,一般都不會有長句,他們在詞語理解上經常會犯錯誤,所以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意思,不能讓他們養成壞習慣。
大多數幼兒的語言能力停留在簡單的稱呼和簡單的需求上,并且吐詞不清晰,表達不清楚所要表達的意思。三歲以前的兒童采用的交際方式主要是對話,因為他們大多時候是在家人的陪同下的。進入幼兒期以后,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他們漸漸離開大人的陪同,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并且還會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從而獲得一些經驗。這一時期的幼兒也開始了集體活動,開始進入學堂學習知識,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就鍛煉了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我們要為幼兒創造機會,讓他們去接觸認識其他孩子。
還有我們要注意豐富孩子的生活。幼兒的生活范圍狹窄,接觸面不廣,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語言發展緩慢甚至出現語言障礙。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沒有豐富的生活幼兒的認知就不會豐富,繼而就不會有豐富的語言。所以在教學重教師可以拓寬講解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認識。并且,教師要和學生家長溝通好,建議家長多帶著小孩出去玩,讓他們增加自己的生活閱歷。
由于幼兒利用感官來認知比較容易,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室為他們準備多姿多彩的圖畫書,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外還要注意把這些書籍擺放在容易夠得著的地方,讓學生在課外可以自由的拿書閱讀。在當天的認識活動完成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讓他們在玩耍中理解知識。在提供閱讀資料時要注意幾點:第一是色彩鮮明;第二是結合實際生活;第三是文字優美,重復率高;第四是內容簡單具體,這樣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還有教師應該創設閱讀環境,因為幼兒的學習模仿能力比較強,當看到別人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所以教師要讓學生處于一個易于接受的環境里,讓他們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獲取語言知識。因此,教師除了在教學課堂中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外,還要注意提醒各位家長在家里也要創建讀書的環境,讓學生養成習慣閱讀,也可以讓幼兒進入圖書館,感受讀書的氛圍。我們要利用任何場所和機會,讓幼兒隨時接收到語言的教學。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幼兒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發展都是很快的,所以在學習上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監督。在幼兒階段,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語感,突破他們學習的難關,讓他們對語言的學習保持著積極的熱情,才能讓語言課程實施起來不那么困難。
【幼兒園語言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分析
• 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再思考
• 幼兒園男教師俱樂部:實踐與啟示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創新
• 幼兒園課堂提問的技巧與策略
• 論如何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創業教育實施
• 淺析幼兒園數學操作方法
• 山東突破公辦幼兒園編制瓶頸
• 淺談幼兒園“對話式”閱讀教學
• 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幼兒興趣的培養
• 幼兒園音樂教學園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