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角色游戲是幼兒園最主要的游戲活動類型,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之一,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戲滿足幼兒開展各種游戲的愿望是幼兒園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基本任務,角色游戲是幼兒最主要的活動類型,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認知發展,語言發展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指導策略;幼兒教育;角色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05-01
一、角色游戲是幼兒時期最典型的一種游戲,是一種主體性活動,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與發展是角色游戲的本質所在,但這并不意味著幼兒角色的游戲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它在幼兒主題探究活動中經常得以應用,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應,掌握和積累生活經驗是角色游戲產生的源泉,是游戲開展的基礎,不管是幼兒園中的哪個年齡段的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他們的游戲內容與題也會越充實,越廣泛 ,情節也越深入,甚至越具創造性。
二、角色游戲和其他游戲相比有著它自己獨特的特點,首先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活動,角色游戲是幼兒獨立自主活動,他們可以自己確定游戲的主題,情節,分配角色,制定游戲規則并按自己的生活經驗創造性的開展游戲,其次,它是一種創造性想象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為順利角色任務,還必須以物代物,如將玩偶當成自己的寶寶,實現當媽媽的愿望,再次它的內容主要反應社會生活,為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周圍環境所制約幼兒玩角色游戲的沖動,來自于自己頭腦中對現實生活的印象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它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具有歷史性和階段性,它有很大的靈活性無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不追求什么固定的結果。
三、那么教師如何對幼兒的角色游戲進行指導呢?
1、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的觀察
通過觀察了解幼兒游戲中的表現獲得指導信息《綱要》指出:“教師是指導者又是游戲的伙伴兒,更重要的是教師是一個觀察著。”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獲得來自幼兒多方面信息,發現幼兒游戲中的行為偏差,特別需要突出表現,精彩瞬間,在角色游戲中觀察傾聽幼兒指導的準備工作提供基礎,也是教師的準備工作和介入游戲這兩者之間的橋梁,教師通過對游戲的細致觀察,可以發現何時需要增加游戲,時間、地點、材料和經驗。可以了解幼兒游戲的現狀,使教師能更好的介入幼兒的游戲。
2、教師在角色游戲中與幼兒的語言溝通,教師指導什么角色游戲的主要方式是語言的指導,不同的語言指導方式對于不同的游戲環境和不同的幼兒其指導效果是不同的。
沒有溝通就沒有理解,更談不上教育,幼兒教師的溝通能力是實現心靈交流的教育藝術,是創作彼此新關系的動力。幼兒教師對角色游戲的指導主要體現在幫助幼兒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開展游戲,充分發揮它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有興致毫不勉強。努力的在游戲過程中學習,而不是將教師自己的意圖或設計強加于幼兒,在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要善于使用適當的言語,盡可能的蹲下來與幼兒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興趣和想法,鼓勵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愿望。
3、教師在角色游戲指導中創造條件和建立游戲規則,環境是幼兒學習的“第三位老師”教師必須給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游戲地點是幼兒做好游戲的必備的空間條件,教師作為環境的創設者,游戲中應善用觀察和聆聽從幼兒作用于環境的生活中,敏銳的捕捉有用的信息,并通過調整和變換環境將游戲引向縱深。幼兒教師必須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美觀、整潔有序,富有童趣的游戲環境,只有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幼兒才有多種選擇的可能性,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充實新穎,否則游戲將變得枯燥無味,也不能持久,教師為幼兒提供玩具材料時還要注意不同年齡特色的孩子生理特點,從安全角度出發,使每個玩具都發揮其作用,拓展孩子的想象力。
四、教師除了給幼兒提供必要的場地,時間和玩具外,還要在游戲之前進行必要的游戲規則,這些規則不是束縛幼兒而定,而是在保證衛生與安全前提下,讓幼兒更自由,更充分的參加游戲,從而達到游戲中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對教師產生依賴,甚至于反感。所以選擇介入加時機是相當重要的。
1、幼兒難以將游戲順利延續時間
幼兒游戲中難免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即遇到“認知結”因此,教師要注意這些“結”并適時介入幼兒的活動,使這些“結”成為幼兒注意的焦點,從而使幼兒對問題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2、幼兒游戲中出現了不良因素的時候
幼兒的游戲中不良因素包括:出現危險、不安全因素、攻擊性行為、游戲主題不夠積極健康等。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就需要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在游戲中幼兒出現爭執、打鬧等行為時,教師就必須介入給以正確的引導。因為這是一種不道德不健康的行為,不應提倡。
3、教師在角色游戲中介入指導
角色游戲的自主性與教育的目的性是一對矛盾。如果僅從游戲的角度考慮,讓幼兒隨心的玩,那么他們就難以從游戲中得到教育所要給予孩子的東西,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出發,用教育的角度束縛游戲,強迫幼兒學這學那,則會失去游戲本身的意義,所以指導角色游戲既要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發揮他們的主管能動性,又要離開教育于其中,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有靈活的、機智介入游戲的能力。教師以游戲角色的身份進入進行指導游戲。但是盲目地介入會打斷幼?涸誚?行指導游戲。但是盲目的介入打斷幼兒在進行的游戲,會影響幼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以及伙伴間的相互作用,會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依賴,甚至于反感。所以選擇介入的時機是相當重要的。
4、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版主幼兒角色意識培養
游戲過程中,老師更應善于啟發、引導。教師的指導不是強加給幼兒的種種要求,而是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兒提出的一些啟發性問題、勸告或者建議,從而幫助幼兒豐富游戲情節,明確角色行為,意在培養幼兒角色意識。老師必須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對游戲的不同態度進行了解和觀察記錄,然后對不同情況進行個別教育。
總之,沒有游戲的幼兒園不是幼兒園,游戲是最主要的活動方式,最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活動。要真正實現角色游戲的教育功能,教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且重要的,不會知道游戲的老師也不是好老師,讓我們用心和智慧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游戲的主人,使角色游戲真正成為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淺談幼兒園角色游戲指導策略】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游戲
•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之我見
• 幼兒教師培訓問題及對策
• 純新幼兒教師團隊建設思考
• 試論幼兒園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 幼兒園教學活動優化策略探析
• 幼兒園管理家長的有效參與
• 點評江蘇省常熟市星城小學幼兒園
• 農村幼教 如何發揮公辦幼兒園示范作用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邏輯性研究
• 幼兒園區域設計與優化策略
• 開著火車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