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農村幼兒教育得到快速發展,民辦幼兒園已發展成為幼教系統的一支強大的隊伍。但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一般分布較廣、規模較小且教學條件差及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為了促進幼教的均衡發展,通過轉變教育觀念、狠抓教師素質的提升以及開展定期培訓、樹立典型等方式以點帶面,帶動全縣幼教事業良性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開創全縣幼兒教育新局面。
關鍵詞 農村幼教 民辦幼兒園 幼兒教育
東蘭縣自然條件差,資源貧乏,交通、信息閉塞,經濟基礎薄弱,教育、科技、文化落后,人口居住分散,是國家典型的集“老、少、邊、山、窮”于一體的貧困縣。幾年來,東蘭縣社區、鄉鎮、村屯幼兒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規模,全縣民辦幼兒園有85所,幼兒4500多名,教師300多名,這些民辦幼兒園成了幼教系統一支強大的隊伍。但是民辦幼兒園大部分教師沒有受過專業培訓,骨干教師少,有經驗的教師少。因此,全縣學前教育發展很不平衡,各類型幼兒園辦園條件、師資水平、管理水平及保教質量存在較大差距。為進一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使我縣學前教育整體水平上臺階,我們幼兒園如何發揮好自身作為正規軍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民辦幼兒園走入正軌,成為幼兒園著重抓辦的一項主要工作。經過近幾年的嘗試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狠抓教師素質提升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要有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發展觀,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我們組織有關人員到各個民辦幼兒園開展調研工作,發現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違背《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存在教學活動“小學化傾向”的現象,例如,幼兒園沒有玩具、沒有教材,教師把從書店購買來的兒童書當教材使用,更談不上制定計劃、撰寫
教案、布置環境了。針對這種嚴重的教育傾向,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正確掌握幼兒教育學、幼兒心里學知識,對幼兒教育相關政策文件認識不到位,其次是教師為迎合家長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我們縣教育局下發了《關于規范我縣公辦、民辦幼兒教材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公辦、民辦幼兒園統一使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的教材,明確以縣幼兒園教師為主體組成講師團對民辦幼兒園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學習。為了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成立以園長為組長的講師團開設了民辦幼兒園教師學習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幼兒教育學、幼兒心里學、幼教相關政策文件,學習“怎樣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怎樣撰寫
教案”、“怎樣開展家長工作”等等內容。通過學習,幫助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使他們改變了以前那種“看孩子不哭就是”的思想,并鼓勵他們積極想、大膽干,使他們盡快掌握了幼兒園教育規律和學習特點,能有效地開展了幼兒一日活動、課堂教學活動、制作教玩具等。2008年,全縣舉行“幼兒教師教玩具制作比賽活動”,民辦幼兒園的老師們不甘落后,取得了2件一等獎、3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的好成績。
二、開展定期培訓、指導,互幫互學、整體推進
全縣具有幼教專業畢業的教師基本上在我們縣幼兒園工作。所以,我們組織骨干教師為民辦幼兒園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指導培訓、學術交流和示范教學等活動,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例如,派出骨干教師深入民辦幼兒園,因地制宜開發幼兒教具、民間游戲等,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定期派出骨干教師為民辦幼兒園的教師上示范課,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組織骨干教師對民辦幼兒園教師進行講故事、彈琴、繪畫等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業務知識水平。
民辦幼兒園開展的大中型活動,我們縣幼兒園都派專人親臨指導。我們縣幼兒園每次開展的大中型活動,都邀請民辦幼兒園教師參加,為民辦幼兒園教師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縣幼兒園還通過共同撰寫教案、
論文、教學反思等方式,幫助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提高他們鉆研業務的積極性,促進其業務和理論水平的發展。每個學期,我們都分批接受民辦幼兒園教師來幼兒園跟班學習的任務。
三、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縣幼教事業良性發展
根據上級工作部署精神,在全縣13個鄉鎮中,選擇3所鄉鎮幼兒園作為全縣民辦幼兒園試點園,指定我園3名中層領導作為這3所幼兒園的掛職園長,具體指導他們開展工作。我園3名中層領導接到任務后,她們不負眾望,努力工作,為鄉鎮幼兒園提供了很多正確的辦園思路和做法,如幼兒園發展目標定位、食堂工作的有效管理、環境如何布置、如何規范檔案材料等。
縣每年開展關于幼兒教育工作的各項活動,如幼教研討會、環境布置評比、民間玩具制作現場會等,都適當安排在鄉鎮試點幼兒園舉行,按照“領任務、抓落實、樹榜樣”的工作思路去開展工作,做到活動鄉鎮領導親自主持、干部職工全體出動、幼兒園積極配合的良好局面。另外,縣教育局每年在民辦幼兒園教師中評選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幼教工作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并組織表彰、聯誼活動,在全縣全體民辦幼兒教師中形成了“充滿自信、熱愛幼教、爭當先鋒”的良好精神風貌。
開展這些活動,對全縣各個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帶動和促進作用,加快了全縣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
四、實現資源共享,做到幫困解難,開創全縣幼兒教育新局面
我們縣民辦幼兒園是幼教系統最強大的隊伍。由此可見,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是衡量全縣幼教發展的重要指標。作為全縣唯一的一所公辦幼兒園,引領民辦幼兒園發展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做到不管是教具、資料還是活動道具,只要我們縣幼兒園有,民辦幼兒園只要需要,可以隨時來借,各位老師都極力熱心的找尋、推介。例如,“六一”兒童節晚會,我們為他們提供服裝、地毯、音響、道具,還協助他們為幼兒化妝、維持晚會現場秩序等工作。
2010年9月,我們幼兒園開通了校園網,網絡成為教師們交流學習、共享資源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平臺。一方面我們利用自己的校園網頁,將幼兒園工作動態、教研成果及其圖文資料張貼上網,為各個民辦園的老師能最快獲得信息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我們把民辦幼兒園開展工作取得的成果也上傳到我們幼兒園的網站,大大增強了他們積極工作的信心和勇氣。
2010年暑假,我們組織教師制作民間器械玩具,如繡球、陀螺、沙包、高蹺等十幾種共500多件,學期開學我們向幼兒開放使用時,邀請各個民辦幼兒園的老師到幼兒園觀摩,讓他們感嘆不予,開闊了眼界。我們幼兒園的領導、教師從外面學習得到的資料也復印給民辦幼兒園一起學習。幼兒園編制的《幼兒習慣養成教育手冊》、《民間游戲活動集》、每周工作計劃表、聽課記錄表等資料都送給民辦幼兒園作參考使用。
另外,我們幼兒園閑置不用的書柜、黑板等教學設備,也無償捐獻給民辦幼兒園。如,今年3月份,我們幼兒園更換了一批新的課桌椅和幼兒床,原來的課桌椅、幼兒床我們全部捐獻給武篆鎮中心幼兒園,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幼兒園老師及家長的擁護與肯定。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當前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我縣已落實“向民辦幼兒園派駐公辦教師制度”、“實行公辦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到民辦幼兒園支教制度”,今年9月份安排我園13名骨干教師兼任13個鄉鎮中心幼兒園的第一任園長,承擔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指導任務。今后,我們要認清當前幼教發展趨勢,抓住發展機遇,提出新問題、找出新方法、走出新路子,為使全縣幼教事業發展達到高質量、高水平,發揮更大的作用。
民辦幼兒園已發展成為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幼兒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推動和促進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教學條件和資師水平是我縣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工作重點。通過上述的探索及實踐,我們已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我縣促進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新路子。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將不斷探索與完善,使民辦幼兒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農村幼教 如何發揮公辦幼兒園示范作用】相關文章:
• 聲樂教學評價機制構建
• 幼兒園幼兒自主活動問題措施
• 幼兒園教學創新策略分析
• 談幼兒園教師反思性評價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
• 淺議幼兒園班級管理
• 淺析幼兒園教師的語言魅力
• 幼兒園課程教學的生活化分析
• 農村幼兒園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游戲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思考
• 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現狀研究
• 學前教育課程教學探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