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常聽到有的老師發牢騷:“唉,現在的孩子可真難教!”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現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著比較自私、任性、不合群、勞動觀念差、做事缺乏耐心、自理生活的能力差等通病。其實,現在的孩子的這些癥結都是教育不得法所致。許多家庭對孩子非常遷就,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包辦代替,甚至一家人以孩子為中心繞著團團轉,因此,最終使自己的孩子變成了有上述通病的“小皇帝”“小太陽”“小公主”等。所以,要治好當前孩子的這些毛病,應從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面入手,并且三者之間要互相聯系、互相配合、互相滲透。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世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對孩子在今后生活中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1)家長應克服四種錯誤的教育態度:過分溺愛遷就、過分的生活照顧和包辦代替、過分的干擾、保護、過高的期望。(2)要堅持幾種教育原則:嚴格要求和尊重愛護相結合的原則;教育一致、要求一致的原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始終如一、堅持不懈的原則。(3)改革教育方法與途徑,創造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放心地讓他們自己去做。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并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共享、謙讓等良好行為。
二、幼兒園教育
孩子到幼兒園來,所接受的教育主要來自于孩子教師,孩子教師的穿著打扮、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起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必須熱愛孩子,并尊重孩子的人格、權利與合理的要求:注重孩子的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的培養。
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利用榜樣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的想法、愿望,逐步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加強挫折教育,有意為孩子創設一些小的困難或障礙,讓孩子學習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注意少空洞說教、多模仿練習。教孩子尊敬長輩和禮貌待人,遵守社會秩序,愛護公共財物。做好家訪工作,使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緊密配合起來。
三、社會教育
孩子生活在社會里,社會風氣的好壞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祖國的繁榮和昌盛有著巨大的影響。全社會都應該關心孩子、愛護孩子,把孩子看成是社會建設的一分子,為孩子創設一些健康成長的環境,多為孩子生產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玩具、圖書、電影、電視等。
總之,只要從家庭、孩子園、社會三方面入手,三者互相聯系、互相配合、互相滲透,才能治好“小皇帝”“小太陽”“小公主”的毛病。
編輯 鄭 淼
【家庭、幼兒園、社會合力治“小皇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 提升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與指導
• 臨澤縣城鎮三所幼兒園肥胖兒調查
• 幼兒園入心式管理方法初探
• 幼兒教育中故事教學重要性
• 幼兒園素質教育初探
• 幼兒園衛生管理工作研究
• 論幼兒園管理的三點策略
• 兒童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 利用本土資源開展幼兒園美工活動
• 多種方式補足配齊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