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內容體系,是構成學校教育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兒課程設計必須符合幼兒的生理與心理認知水平,才會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教材 設計 理解 分析 運用
學校教育是多層次的,從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一直到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每一階段的教育都是針對特定年齡的教育對象而實施的,這些教育對象的發展和學習都有相應的特點和規律,面臨相應的發展任務。特定教育階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規律和任務,且都有相應的課程,這些課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義上的課程定義及相應的研究能說明各類課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說明相異的方面。因此,課程研究還必須關注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及其特質,關注其設計、實施和評價方面的問題。本文僅對幼兒課程設計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幼兒園課程的界定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內容體系,是構成學校教育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教育是多層次的,從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一直到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每一階段的教育都是針對特定年齡的教育對象而實施的,這些教育對象的發展和學習都有相應的特點和規律,面臨相應的發展任務,因此,特定教育階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規律和任務,且都有相應的課程,這些課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義上的課程定義及相應的研究能說明各類課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說明相異的方面。因此,課程研究還必須關注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及其特質,關注其設計、實施和評價方面的特定問題。幼兒園、學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與之相應的課程也是我國學校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與其他教育階段的課程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與小學教育課程緊密相關。本文主要討論幼兒園課程。我們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這些經驗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題、單元、學科、領域等,但它們最終都將轉化為經驗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體的、活動的形式對幼兒的身心產生作用。
二、幼兒園課程的特質
1.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全面性、啟蒙性
學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學前兒童全面發展目標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實現學前兒童在身體、認知、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習者相比有特殊之處。在學前兒童發展的諸方面中,身體的發展是首要的目標,因此,幼兒園課程應充分遵循學前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教育目標和保育目標的融合。
2.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生活性、淺顯性
幼兒園課程是為學前兒童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學前兒童處在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他們的思維是感性的直觀的。對學前兒童來說,最有效的學習就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習,最有效的學習內容就是他們可以感知的、具體形象的內容。這種學習內容主要源自兒童周圍的現實生活。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近,越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的學習也就越有效。
3.幼兒園課程結構的整體性、綜合性
既然幼兒園課程是以生活的邏輯加以組織的,是以幼兒的興趣為引導的,那么,幼兒園課程就不應以至少不應只以成人確定的系統的學科加以組織。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應是綜合的,應盡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系,以促進學習遷移。最后,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活動性、經驗性。幼兒園課程實施的特點是由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學習的特點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特點所決定的。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關鍵在于創設豐富的活動情境,創設有利于幼兒自發主動活動的氛圍,為幼兒提供各種互動的機會,為幼兒提供與其發展相應的幫助。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還決定了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經常需要利用游戲的手段,游戲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由于幼兒園課程是與學前兒童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參與性的,與現實的一日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幼兒在現實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獲得知識、體驗。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真誠對話、有效溝通是幼兒園課程實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兒園課程與小學課程的差別
幼兒園作為一個特定的教育機構,學前教育作為一個特定階段的教育,有它們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這種特殊性產生于幼兒園、幼兒教育與其他教育機構、其他教育階段的差異。教育對象的年齡差異及與之對應的身心發展差異是產生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幼兒園是為3至6、7歲幼兒特設的,這些幼兒身體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統正在發育和完善過程之中,身體發展是學前兒童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幼兒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體智德美,把體放在首位;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處于感知運動思維和形象思維階段,尚不能以系統的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幼兒主要通過游戲及其他感性的活動使身心得到發展;幼兒園有保育和教育的雙重任務,幼兒園既有教育的功能,又有保育的責任,幼兒園工作提倡保教結合。因此,幼兒園不僅不同于其他教育機構,而且是任何其他教育機構都不能替代的。
總之,討論幼兒園課程與小學課程的差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導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按幼兒的身心特點構建幼兒園課程,不要盲目地向小學靠攏,不要過度地追求知識教育而忽略情感性、社會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教育,不要剝奪幼兒游戲和活動的機會和權利。以切實提升幼兒教育的效率與質量。
【怎樣正確理解幼兒園課程的設計】相關文章:
• 探究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
• 幼兒園教學質量管理問題與對策淺談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 跨越幼兒園“圍墻”,走進社區
• 幼兒園男教師管理策略初探
• 幼兒學前教育發展運用(5篇)
• 現代家庭幼兒教育問題及對策
• 小城鎮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實施策略
• 淺談幼兒園園務公開工作
• 幼兒園教學資源動態生成研究
• 幼兒園游戲教學的實踐策略分析
• 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