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勵機制已成為民辦幼兒園人力資源開發和幼兒園管理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本文著重從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方面的內容進行探討民辦幼兒園如何健全發展自己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民辦幼兒園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激勵機制;物質激勵;精神激勵
民辦幼兒園實行激勵機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確地引導教職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們在實現幼兒園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需要,從而使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無論一個幼兒園的裝修、硬件設施有多高檔,如果作為管理孩子學習、生活為載體的教職工沒有被真正激勵起來,它就不可能有長期的穩定的發展。因此,任何一個幼兒園,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套激勵機制,來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才能使幼兒園朝向期望的目標而努力。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民辦幼兒園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民辦幼兒園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民辦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的精髓。如何運用好激勵機制也就成為各個民辦幼兒園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物質性激勵因素
物質性激勵包括薪酬性激勵和福利性激勵。雖然在當今,人們生活水平已經顯著提高,但物質需求始終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們從事社會活動的動力。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發放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等。
物質激勵是民辦幼兒園中最常見、最有效的一種激勵方式。美國著名的“科學管理之父”F.W.泰勒認為,高薪即提高標準工資的支付能力,是完成工作的前提,是最為有效的刺激因素。在民辦幼兒教師心目中,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既代表著教師自身的價值,也代表幼兒園對教師工作的認同。所以,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物質激勵不單單是金錢激勵,實質上已成為民辦幼兒園激勵機制中一種復雜的激勵方式,隱含著地位激勵等,因此,物質激勵能夠從多角度激發教師強烈的工作欲望,成為教師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實踐中,我們會發現物質獎勵的確是激勵手段之一。只有綜合考慮各類因素,照顧公平,加薪才會發揮激勵作用。可以說,物質激勵是把“雙刃劍”,有時會產生激勵作用,而一旦用不好卻會傷害民辦幼兒園自身,對民辦幼兒園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如單純依靠物質激勵,會過度刺激教師的物質欲望,降低精神激勵的作用,造成教師只講物質、不講感情和幼兒園凝聚力、戰斗力減弱等問題。
因此,物質激勵的作用雖然很直接,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實踐證明不少幼兒園在使用物質激勵手段的過程中耗費很大,預期效果卻并不理想。因此民辦幼兒園不應單用物質激勵方式,必須將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結合起來用。
二、精神性激勵因素
精神性激勵因素是指用來滿足教師外在性需要的感情性資源。它包括友誼、親密的關系、信任、認可、表揚、尊重、榮譽等。與物質性激勵因素相比,精神性激勵因素能滿足教師較高層次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人們開始注重精神方面需要,提倡快樂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快樂工作含義很廣:工作中相互尊重會快樂;幼兒園民主決策,人人可參與決策,形成員工對幼兒園的認同感、歸屬感也很快樂;能夠得到很好地培訓和提升的機會更會快樂;這些都是精神激勵所帶來的。幼兒園的精神激勵主要有:目標激勵、參與激勵、榮譽激勵、榜樣激勵等。
精神激勵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是要采用適合本幼兒園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創建合理的幼兒園文化。例如幼兒園每學年都要根據園內情況,做一份學期工作目標、計劃,用以約束和考核教師工作完成情況;而召開職代會、園務會就是教師參與幼兒園決策和幼兒園管理的最好見證。每周優勝班級、每月之星、家長感謝信、學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選等等就是榮譽激勵。
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
民辦幼兒園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勵機制, 就必須遵循幼兒園總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以及按需適時激勵等基本原則,要堅持統籌兼顧,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綜合采用信任激勵法、職務激勵法、知識激勵法、情感激勵法、目標激勵法、榮譽激勵法、行為激勵法等有效方法。注重適時適當的物質激勵,形成良好的動力機制,做到物質精神“兩手抓,兩手硬”,健全和完善“物質和精神兩位一體”的有效激勵機制。
具體來說,民辦幼兒園的管理方針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激勵觀。在制定幼兒園的激勵機制時,必須有一定的價值判斷。為此,民辦幼兒園的內部激勵機制應在一種新的價值觀的基礎上產生,這是制定民辦幼兒園內部激勵機制的準則。
四、有效的激勵還必須以科學的評價體系為保證
評價體系包括績效評估體系和對激勵手段有效性的評價。做好激勵工作的基礎,就是要以科學的方法完成幼兒園內部的崗位規劃和崗位分析等工作,以確保對不同崗位的教師的工作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績效考核評價的標準一定要客觀,考核內容盡量涵蓋全部的工作。因此, 不論是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一套大多數人認可的制度,并且把這個制度公布出來,在激勵中嚴格按制度執行并長期堅持。
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是對教師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對教師進行獎懲的依據。而激勵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教師創造出高的績效水平。幼兒園的發展需要教師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發揮出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對幼兒園生存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辦幼兒園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民辦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藝術,是運用最科學的手段、更靈活的制度調動人的情感和積極性的藝術。無論什么樣的幼兒園要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因此民辦幼兒園一定要重視對教師的激勵,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機制,改變思維模式,建立起適應民辦幼兒園特色、時代特點和教職工需求的開放的激勵體系,使民辦幼兒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1)
[2]程正方.現代管理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
[3]王壘.人力資源管理.北京大學出版,2001(11)
【民辦幼兒園教師雙重激勵機制探討】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經典古詩課堂教學策略
• 農村幼兒園改革發展現狀
• 農村幼兒園教育質量存在問題
• 幼兒園管理的“四化”
•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教育論文
• 農村幼兒教師課程教學研究
• 農村幼兒園教學管理心得
• 幼兒園如何加強幼小銜接
• 對幼兒園管理的思考
• 精心打造幼兒園特色的班級文化
• 幼兒園良好師幼關系的構建
• 幼兒園災害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