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種誤區,“往往以突出表現差異和頌揚優越感的方式來強調民族特性”,在贊揚民族精神的同時,不自覺地貶低其他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變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教育。同樣,在介紹其他文化時,也常常與自己文化進行優劣比較,其結果使我們的孩子不是自卑就是自傲。21世紀世界將形成巨大的經濟聯合體,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以致不同文化將面臨共同的問題,于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決各自文化中的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視野,相互借鑒經驗。幼兒園有必要開展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是立足本土文化認同的世界文化啟蒙教育。這種教育同樣強調體驗式學習、環境的教育功能。幼兒園不僅應建構多元文化教育網絡,而且應在環境創設、一日生活中滲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多元文化
教育培養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是幼兒園教育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而幼兒園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是讓幼兒在逐漸把握本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的同時,能以客觀、公正、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培養其初步的文化認知感與判斷力。本文結合我園的實踐對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予以探討。
一、幼兒園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則
首先,應當遵循幼兒學習的特點,以感知體驗式學習為主。為此,幼兒園應為幼兒廣泛接觸生動多樣的節慶活動、充分體驗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飲食、服飾、建筑等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在積累豐富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對本土文化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其次,應當重視環境的感染作用。環境,尤其是具有文化屬性的特殊環境是熏陶幼兒心靈的有效刺激源,會對兒童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時需要把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結合起來,寓多元文化教育于周圍的環境之中。
二、幼兒園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徑
(一)建立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網絡
1.以中外特色節日為核心,以食品、時尚為主線,構建主題網絡。
借鑒少數民族文化教育的經驗,我們從幼兒的興趣特點出發,以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方式、交往能力為基礎,以幼兒較為熟悉的食品、時尚為主要教育內容,按照時間順序編制節日慶典主題,嘗試向幼兒介紹不同國家慶祝同一節日的不同形式,目的是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來自不同種族或民族的文化。如在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讓幼兒品嘗、制作月餅,賞月畫月等;9月,我們把9月8日定為祖父母日,指導幼兒為長輩送祝福、自制禮物,并為他們做點小事;10月,我們將20日定為圍場滿蒙服裝節,開展“我是圍場人”的主題活動,31日開展西方萬圣節活動;11月我們開展感恩節活動;12月我們組織圣誕節活動;春節后組織開展元宵節活動; 6月1日兒童節開展“全世界小朋友是一家” 的主題活動;農歷五月初五開展端午節活動等。
2.將多元文化教育內容適時融入五大領域教學。
如結合10月圍場滿蒙服裝節,我們開展了“我是圍場入”的主題活動就包括“詩歌:美麗的圍場——我的家”、“講述:木蘭秋狝”、“繪畫:裝飾服飾”、“健康:小兔找家”等,我們還請家長來園和幼兒一起學習圍場童謠、做民間游戲等。
3.充分挖掘并利用民間游戲,補充和豐富主題內容。 民間游戲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人們通常將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情節、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地方風俗習慣等融人民間游戲之中,因此民間游戲、地方童謠是幼兒園開展立足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應當考慮和選擇的內容。
(二)多方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1.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多元文化教育。
我們把多元文化教育適時融人幼兒的每天生活之中,如在入園、離園時引導幼兒觀察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長和孩子道別、相見時使用的不同語言和行為,并適時引導幼兒與這些家長問好;每天午飯后,給孩子們lO分鐘時間,開展專門的民間游戲活動;每天上午利用英語學習時間與外教進行對話游戲。在餐飲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通過使用不同國家的飲具、餐具,制作和品嘗不同國家的食物,學會尊敬不同飲食傳統所代表的文化。我們還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組織幼兒去寧波老外灘、慈城古鎮參觀,在那里觀看并品嘗巴西烤肉、印度飛餅、慈城年糕及其制作過程。
2.讓幼兒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我們都會注意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環境,如在活動室布置中國京劇臉譜、國畫、中英文問候語標牌,在班級走廊里懸掛各國國旗,在玩具柜上擺放地球儀,在圖片角、語言區擺放不同文字版本的圖書、雜志和音像資料,在表演區投放各種不同風格的服飾、頭飾,在
音樂區投放東西方的各種樂器及音帶等。
三、多元文化教育對幼兒、教師及家長的影響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得到不斷開發,特別是民族情感、交往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多元文化教育使幼兒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并真正為自己所擁有的文化傳統而感到自豪與驕傲,從而加深了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也促使兒童和老師、家長一起搜集相關的資料,布置教室環境,并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其他班級的老師、孩子及其家長。這就為兒童提供了更多與不同的人群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從實踐中學會和他人溝通,并從他人的反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能力和對其他文化的接納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在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對不同文化的認識水平,學會用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包容與尊重及更專業的精神和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群進行溝通。這也促使教師增強了對孩子的包容度,更加公正、客觀地看待兒童,并對他們持有恰當的期望。同時,多元文化教育的開展還提高了教師對多元文化活動的關注度,對組織、策劃和參與多元文化教育活動有了更大的興趣和組織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在兒童日常生活中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自覺行為。
家長是教師對兒童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參與度,很多家長和老師、孩子一起查閱資料,搜集環境布置所需要的材料,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這種參與必然促使家長加深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及活動目標等的理解,表現出對文化、對兒童、對周圍人與事的更大的寬容與接受態度,促進家長素質的提高。
【淺析如何開展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文化構建的思考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研究(4篇)
• 初探幼兒園鋼琴啟蒙教學
• 幼兒園環境布置的審美與互動
• 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庫的”建用管”
• 幼兒園教師規范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
• 幼兒園小班節奏樂教學初體驗
• 幼兒園家長助教的多元參與
• 幼兒園那些“無節操”惡行
• 淺談幼兒園教育管理――關于《幼兒園教育研究新探》感想
• 學前教育課程問題分析(5篇)
• 課程游戲化在中班幼兒園活動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