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在山區發展學前教育,由于特殊的地理、交通及經濟條件限制,不可能像發達地區一樣,按照“公民辦并舉”的思路讓民辦幼兒園“遍地開花”。因此,辦好公辦園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興山縣在政府主導下,多措并舉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統籌規劃,健全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興山縣將學前教育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了“政府履職,統籌規劃,縣、鄉鎮分級負責和有關部門協同管理”的工作機制。把發展學前教育財政性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立了政府學前教育專項資金。2013年以來,累計投入4000萬元,完成了每個鄉鎮有一所6個班以上規模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和4所村小附屬幼兒園的建設規劃。實現了每個鄉鎮至少開辦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以村小為依托在大型集鎮開辦一所公辦附屬幼兒園的合理布局。這些幼兒園從園舍到配套設備都與縣城幼兒園一樣,達到了國家規定標準。為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從2014年開始,興山縣將公辦園設立為相對獨立的法人機構并核定了人員編制。為提高學前教育保障水平,幫助困難家庭幼兒正常入園,全縣2013年以來建立了幼兒園公用經費補助機制和困難幼兒救助機制。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幼兒助學金標準達到了每生每年1000元。
財政支持,保障學前教育師資隊伍。2013年以來,興山縣堅持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納入財政保障范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保障學前教育師資水平:
公開招考。每年堅持從專業對口的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考一定數量的幼兒園教師。
培訓轉崗。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富余人員中,選拔部分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的職工,通過培訓,充實到幼兒園任教。
園聘縣管。在每年中高考后,引導熱愛幼教事業的學生報考師范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后,由各幼兒園根據需要聘用,簽訂聘用合同,縣教育局制定全縣統一的工資標準,對?o法解決自主聘用教師工資的予以補助。
建立學前教育教師培訓機制。把幼兒園園長、教師培訓納入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劃和管理之中,在經費、時間、制度上予以保證。將縣職教中心作為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培訓幼兒專業教師,以滿足建園、擴園對教師的需求。將縣直專業化水平較高的幼兒園作為崗訓基地,鄉鎮幼兒園教師通過跟崗培訓快速提高保教技能。
建立教師待遇分類保障激勵機制。從中小學教師中轉崗到幼教的教師,工資放在原單位,幼兒園負責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反饋到相關學校,學期末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一樣拿績效工資。對自主聘用教師,在落實基礎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養老保險等工資待遇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興山縣教育局率先組織評定技術職稱并兌現職稱工資,有效的激勵了優者從教。
規范管理,促進保教水平優質均衡。以公辦幼兒園為主體的布局完成以后,管理干部和業務骨干缺乏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又一個難題,這導致規范管理不到位,教學方法不科學,形成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和“擇園熱”。為破解這道難題,興山縣近年來探索出三種模式:一是采用委托管理的模式。即政府將中心村、鄉鎮公辦幼兒園建好以后,委托給專業化水平較高的幼兒園管理。被委托方對新建幼兒園,通過教師統一選聘和調配,教學分工統一安排,工作業績統一評估,工資待遇統一落實等一體化管理舉措,提升新建園的規范化水平。二是通過選派骨干到新建園任職。從市級以上示范幼兒園選派業務骨干到新建園擔任業務園長,這些鄉鎮幼兒園在業務園長的精心管理下,短時間內就步入了教學正軌。三是成立城區學前教育集團。將新建園、示范園納入集團,實行均衡化配置、規范化管理、個性化發展。通過創新辦園模式,快速提高學前教育的保教水平。
(作者單位:興山縣教育局)
(責任編輯 王娜娜)
【立足縣情 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相關文章:
• 哭著不上幼兒園
• 讓家長成為幼兒園的親密合作伙伴
• 幼兒園音樂舞蹈教育活動的探究
• 主題墻創設幼兒園論文
• 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教研有效性
• 幼兒園教學提問設計的常見問題分析
• 幼兒園藝術領域有效教學策略之我見
• 幼兒園創建良好環境的幾點做法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教學能力培養
• 怎樣調動公辦幼兒園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 幼兒園管理是精細化管理時代
•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問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