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因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善,因此注意力和記憶力不穩(wěn)定,在語言教學課程方面需要著重吸引他們的注意,引起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營造語言教學情境,優(yōu)化語言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感染幼兒,為幼兒設計豐富的教學方式,促進幼兒智力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按照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在進行幼兒語言教學設計時,要嚴格按照幼兒語言教學總目標的要求來進行。 幼兒園語言教學,教師不論是在設計幼兒語言教學內容或是幼兒語言課堂教學方法,都不能背離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根據(jù)我國有關規(guī)定相關幼兒園語言教學領域的教育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語言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愿意與人交談”、“語言禮貌有禮”、“傾聽對話注意力集中”等良好的行為習慣,把“能夠理解日常用語”、“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話”、“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等作為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總目標。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的具體要求總結如下:①幼兒傾聽能力要求包括交流語言禮貌、傾聽注意力集中、理解日常用語、聽懂普通話等;②幼兒語言表述行為能力要求包括能與人交談,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話,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等;③幼兒早期閱讀行為與語言欣賞行為能力要求,包括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唱
兒歌等。
二、按照幼兒語言結構特征進行語言教學設計
語言結構是指語言中的語法結構以及章法結構,而幼兒因受到大腦發(fā)育不完善,注意力和記憶力不穩(wěn)定等特殊原因影響,語言結構具有特殊性。根據(jù)幼兒特殊的語言結構進行語言教學設計,能夠有效增強幼兒對語言結構的敏感度,有利于幼兒在語言學習中加強多種語言表達方式的運用,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幼兒語言教師還應重視幼兒學習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按照從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至篇的規(guī)律進行幼兒語言教學。
例如,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園大、中、小班學生不同的語言行為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地語言教學設計。小班語言教學以名詞、動詞的學習為主;中班語言教學設計以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學習為主;大班語言教學設計以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學習為主,增加學習一些常用副詞教學為輔。如,教學實例中小班學生語言教學主要是簡單語句的學習。例如,“一只小鳥飛來了。”中班學生語言教學主要是帶修飾成分的簡單語句學習,例如,“一只活潑的小鳥飛來了”,或是一些比較復雜語句的學習,例如,“因為這里有美麗的樹林,所以小鳥喜歡在這飛來飛去來!贝蟀鄬W生語言教學主要是復雜語句、講述語段的學習,例如,“一群活潑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在樹林里飛來飛去,它們不僅愛唱歌,還喜歡在樹枝上跳美麗的
舞蹈!
另一方面語言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使幼兒多鍛煉使用積極詞匯,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語言小游戲如語詞接龍、語詞分類等,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幼兒加深理解、 學習使用,融入語言情感,是學生進行語言運用時具有聲情并茂、情感豐富等特點,正確表達學生的情緒,加強語言運用。
三、按照幼兒故事要素進行語言教學設計
幼兒故事、童話等作品的要素一般包括任務、情節(jié)和主題等。幼兒語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故事、童話的那個作品的基本要素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言能力范圍進行語言教學活動的設計,很大程度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我在語言教學課堂上利用《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和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人物,問向學生們提問:“故事里有誰?”待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并進一步提問:“故事中的任務在干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出:“后來怎么樣了?”的問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把整個故事串聯(lián)之后表述出來,最后引導中學生提出疑問與教師溝通。
四、按照幼兒語言學習特點進行語言教學設計
幼兒因受到大腦發(fā)育不完善,注意力和記憶力不穩(wěn)定等特殊原因影響。因此,語言學習特點具有特殊性。幼兒語言教師可以運用“言語與非言語”的手段進行幼兒語言教學設計,融入游戲引導幼兒在聽到教師或同伴的語言后,用非言語手段如動作、行為、繪畫、表演等來表達自己對所聽到的語言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大幅度增強幼兒的聽辨能力、理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更好地提高幼兒語言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再課堂中運用聽指令做動作、聽故事找圖片、聽故事作圖、聽故事后表演等方法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加強其理解與執(zhí)行能力:①教師在課堂上發(fā)出“一只青蛙蹦蹦跳”或是“兩個好朋友,一起敬個禮”等指令,讓學生用身體做出青蛙跳或是在課堂中找到一個小伙伴進行敬禮的動作來表達出學生對指令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園大、中、小班學生的不同發(fā)出不同程度的指令;②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聲情并茂地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故事的發(fā)展階段小蝌蚪不同的特點與不同動物的對話讓學生把故事圖片進行正確的排序,提升理解能力與執(zhí)行能力;③教師可以在語言教學課堂上讓學生觀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并發(fā)揮其想象力把故事情節(jié)運用自己的表演方式進行即興表演,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
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僅依靠語言教學活動還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語言教育總目標的。還需要設計積累階段、學習階段、遷移階段等階段進行學習過程的鞏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要素和運用方式。豐富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方法,對幼兒語言能力進行有側重點、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更好的完成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總目標,增強幼兒語言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凡巧.幼兒園語言故事創(chuàng)新教學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2
[2]葉惠萍.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
【幼兒園語言教學設計探究】相關文章:
• 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幼兒園教學
• 幼兒園美工區(qū)材料投放的設想
• 關于幼兒園課程建設在實踐中的思考
• 幼兒教師音樂素養(yǎng)下學前教育音樂改革
•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 積極強化法中的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律動在幼兒園的實用價值
• 談幼兒園音樂欣賞
• 幼兒園繪畫教學中的評價策略
• 幼兒園教育質量現(xiàn)狀研究
• 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
• 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