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教育活動也逐步走向科學化、現代化,各種直觀先進的現代教育媒體逐漸進入幼兒園教育的各項活動之中,已逐步實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教育的信息化。
【關鍵詞】民族地區幼兒園;信息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幼?旱男睦磧肷?理特點決定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應該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而恰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教學過程的策略化、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教學資源的網絡化,降低幼兒理解的坡度,有效地突破難點,使幼兒輕松地掌握新知識,享受快樂學習的樂趣,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一、教育信息化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提升
幼兒園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培養具有熟練信息技術技能和先進信息意識的幼兒教師,是實現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條件。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提升其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同步推動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促進幼兒教師重新定位角色
信息時代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知識的寬度和深度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設,加速了教師對教師專業化的認識,使信息素養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作為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教師,必須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幼兒老師不再是“高級保姆”的角色,更不是“阿姨”的代名詞,要從傳統的單一角色到多元角色轉變,從跟隨課程到參與課程遞進,從適應教學到提升專業發展。
(二)更新觀念,不再當新時代的“教書匠”
信息時代的幼兒教育,不僅需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對教育信息化具備理性的認識和發展的眼光。要從全新的視角出發,掙脫傳統教學的羈絆,提高教育信息化觀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素養,靈活駕馭信息化教學資源,不再當新時代的“教書匠”。
二、信息化教育優化教學課程
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優化幼兒園教育教學課程,主要體現在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情境、優化教學過程。讓幼兒在可視、可聽的藝術情境中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創造藝術的美,從而陶冶情操、發展智力,使幼兒積極、快樂、主動的學習,健康成長。
(一)信息化教育技術優化教學內容,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
幼兒園課程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涵蓋了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能恰到好處地彌補教學活動中的不足,優化教學內容。將抽象的東西制作成圖、文、聲、像等并茂的
課件,形象、生動、鮮明地把教學內容從多層次、多角度表現出來,使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從中得到較多的感性知識。比如“毛毛蟲變呀變”,如果沒有現代信息技術,很難把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這一過程講述清楚,光憑老師借助圖片來講解很單一,幼兒也不感興趣。可以把毛毛蟲轉變成蝴蝶這一過程制成
課件,從卵―蟲―結繭―咬破繭飛出變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說,生動、形象的畫面就會牢牢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這里,現代信息技術以它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彩、教學內容的優化。
(二)信息化教育優化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
在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使幼兒愿意去學,有興趣去學。例如在《節約用水》一課中,為了讓孩子理解水對生命的意義這一難點部分,制作這樣一個課件:在一幅美麗背景的襯托下,一滴晶瑩的水珠寶寶在跳動。它一會兒跳到枯萎的花上,伴隨著
音樂的節奏,花兒馬上開了;它一會兒跳到干枯的樹枝上,伴隨著
音樂的節奏,樹枝上長出了嫩綠色的葉子,立刻變得有生機勃勃;它跳到小貓身上,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小貓立刻活蹦亂跳,喵喵直叫;它跳到躺著的小朋友身上,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小朋友很快就健健康康地站起來。通過課件演示,孩子們就很自然地明白了,一滴水雖小,但它能使枯竭的生命有活力,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我們必須節約每一滴水。老師這種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的手段,優化了教學情景,充分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的協調作用,使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信息化教育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幼兒健康成長
在幼兒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否將健康知識轉化為健康行為是關鍵。幼兒活動經歷的經驗是幼兒健康知識內化為行為的最好素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幼兒手工制作、畫畫、手指操、律動、游戲等活動中一些正確的健康行為,或不健康、不守規則的行為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回放、展現給幼兒。讓幼兒從中感受自己及同伴在活動中的各種行為。當幼兒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在認真畫畫、唱歌、做游戲、排隊、扶起摔倒的同學等健康行為,在榜樣和模仿性的驅使下,激勵幼兒“我也要這樣做”的愿望,使其愿望內化為正確的行為。當看到還有不遵守規則、不講文明的行為,讓大家來評論,說說應該怎么做才對,從而讓幼兒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正確。可見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為幼兒健康行為的形成提供了催化劑,引導幼兒趨向真善美。
三、教育信息化實現了家園教育的有效互動
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普及化、大眾化,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訪、家園聯系本、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和教學開放日等形式上了,E-mail、網上家訪、QQ、微信等成為家園溝通的便捷的新載體。
建立全園教師QQ群,對全園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發揮QQ群信息交流快捷的特性,園里第一時間把教育教學信息、活動資料、園里的各種通知、要求上傳到教師QQ群中,讓教師之間快速獲得相關信息,比起傳統書面通知,更快捷、方便。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好主意隨時在線交流,達到全園信息交流共享,資源共享。教師QQ群的建立,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除了在教學上進行交流外,老師們還可以分享工作的喜悅和成就。
【淺談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信息化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游戲活動
• 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研究分析
• 上幼兒園,先搞定這些事
• 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實踐探討
• 淺談幼兒園分享教育活動的實施
• 民族民間音樂與幼兒教育的融合
• 幼兒園課程設置與實施的思考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案例:我是大明星
• 談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要點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中智能化應用
• 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 幼兒園戶外活動質量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