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美工區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工區活動能提供給幼兒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能幫助孩子解放頭腦、眼睛、雙手、嘴等各器官,使幼兒獲得最好的樂趣和滿足。對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幼兒園;美工區;活動開展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1―0275―02
美工區活動是幼兒自主選擇活動的重要場所。它既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興趣性,又為幼兒提供了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美工區活動不僅是幼兒感興趣的,同時也蘊涵著學習的潛能,它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靜止狀態,通過教師的設計、創設,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得到發展。近年來,美工區活動在幼兒教育中得到廣泛實踐。
一、幼兒園美工區的界定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是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欣賞和創作的重要場所,是一個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它為幼兒的游戲、學習與創作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條件,營造寬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圍。在這個區域內,幼兒可以操作各種材料,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與同伴友好地合作,用繪畫或手工這些外在的符號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任意享受創造活動的快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幼兒園美工區活動是幼兒園美工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
二、幼兒園美工區的現狀分析
(一)美工區活動主題事先規劃
美工區活動時,往往由教師決定了活動的主題。這些主題往往與教學相結合的,是教師預先規劃設計。幼兒園美工區活動內容的選擇與幼兒園每周的主題相聯系,教師根據幼兒園的主題來決定美工區活動的內容;幼兒園美工區活動內容的選擇還與幼兒的教學活動相聯系,教師根據幼兒的教學活動來決定美工區活動 的內容;另外,幼兒園美工區活動內容的選擇還與教師的規定相聯系,教師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美工區活動的內容,如老師按照自己的意愿讓幼兒畫太陽,這其實也就失去了美工區讓幼兒自由創作的空間,而且由于主題事先的規劃性,幼兒在活動過程只是處在被動的接受地位,從而失去了區角活動原有的意義。
(二)美工區活動過程強調模仿
在美工區活動中,幼兒模仿教師是常見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片面追求整齊劃一,幼兒只能機械地模仿老師。二是教師對幼兒思維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擔心幼兒在自己創作過程中,無法完成任務,一味地要求幼兒跟著老師做。三是教師作為模仿對象時,示范做得太“到位”,如在給太陽畫顏色時,教師給太陽涂上紅色,這導致很多幼兒模仿教師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美工活動起不到應有的教育功能,束縛了幼兒想象力、思維力的拓展,幼兒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如在繪畫活動中,教師畫一筆,讓幼兒跟著畫一筆。
由于教師一味地要求幼兒跟著模仿,注重幼兒技能的掌握和學習,忽視了美工教學最重要的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教育價值。如果教師能在美工區中貼出重要的繪畫步驟后,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創造,這樣就使得教育更有價值和意義。
(三)美工區活動評價不足
美工區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活動過程和作品的評價存在不足。在實際活動中,有的教師因為對美工區活動的科學內涵和作用不是完全的理解,導致在美工區活動結束時往往對幼兒的活動不進行評價,因為在很多幼兒園中教師只把美工區當做幼兒游戲的場所,不重視美工區活動。造成了美工區活動過程的不完整,由于評價的不足,幼兒的想法和做法得不到老師、大家的肯定,學習成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導致了幼兒失去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三、幼兒園美工區開展的策略
在指導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嘗試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幼兒對美的敏感性,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積極性。而美工區能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的大好舞臺;能使幼兒有一個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施展他們才能的大好機會;能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樂趣和滿足。
幼兒美工創作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美工創作過程中,幼兒的創作是個體化的,教師很難設定統一的指導方案。針對以上幼兒美工區存在的問題,應把握以下三個指導策略會使美工區活動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一)幼兒園美工區活動主題來自幼兒
當幼兒經常采取教師事先規劃的方式時,教師可以提出疑問讓幼兒考慮改變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的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幼兒園美工區活動的主題可以來源于幼兒,主要選擇幼兒感興趣、有較強生活經驗的內容。如幼兒喜愛的動畫卡通形象,我的家,我的爸爸、媽媽等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作為活動主體。教師也可以采取與和幼兒共同協商的辦法產生活動主題,尊重幼兒的選擇和想法,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幫助幼兒確立主題內容,引導幼兒進行創作。
(二)幼兒園美工區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創造
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中,很多教師常要求幼兒畫得“跟老師的不一樣”、“跟小朋友的不一樣”,這個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兒束手無策。教師要通過科學有效地引導和指導,真正地幫助和鼓勵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創作。
1.應提倡幼兒創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創作,不滿足于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什么是“不一樣”?就是教育幼兒要把具體事物具體化、明確化。如大變小、高變低、紅變綠、左變右等等。“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是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的目標。
2.在幼兒園美工區活動中,盡量給幼兒提供機會,鼓勵他們創作出有自己“理解、情感、想象”的作品。例如,當幼兒選擇紅色畫太陽時,教師可以提問:“太陽都是紅色的嗎?”當幼兒選用橙色和黃色畫太陽時,教師可以再提問:“其他顏色可不可以用來畫太陽呢?”當幼兒用彩條畫太陽時,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怎樣的彩條才更像陽光呢?”等一些問題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3.創造和諧心理環境。幼兒的想象是無邊無際的,也是無意的。幼兒的創新思想并不是經過苦思冥想得來的,而往往是在輕松的環境中、游戲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它的價值在于敢想,而不在于想到什么。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多給幼兒想象的空間,創造輕松自在的活動環境,發揮幼兒的潛力。
在美工區活動中,教師要盡量給幼兒提供機會,鼓勵他們創作出有自己“理解、情感、想象”的作品,多去聆聽幼兒、理解幼兒,給幼兒創作一個和諧、平等的創作環境,有利于幼兒的創造性的發揮。一次,一名幼兒正在粘貼的一幅小雞作品中,一只小雞的嘴巴畫在了后腦勺上,教師就問:“小雞的嘴巴怎么長在后腦勺上了?”幼兒一聽著急了說:“這只小雞是回過頭去了!”“噢,原來是回過頭去的小雞呀!你可真聰明。”這說明幼兒對生活還是很有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只要老師給他們多一點自由創造想象的空間,不要以固定的成人化的標注去要求幼兒,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
(三)幼兒園美工區活動評價的及時性
評價是發展幼兒自信的重要手段,是美工區活動的重要環節。一幅被黑色色塊染滿了畫紙的作品,在孩子的眼中是天空中烏云在打架;一幅凌亂的線條畫,是八爪魚一家去旅行,美術是幼兒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反映世界的一種方式,教師要充分地聆聽幼兒,理解幼兒。活動結束時,教師要給幼兒充分表述自己創造、想法的機會,把幼兒的創造思路淋漓盡致地展示給我們,這樣有利于鼓勵、刺激孩子下一次的創造,使幼兒求新求異的創造思路充分展露,使幼兒創造的激情得以釋放。
教師可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可以由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也可以請其他幼兒進行評價,更可以請幼兒自己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是評價美工區活動的過程,評價幼兒的作品。
評價活動的核心是保護與激發幼兒對美工區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應多用鼓勵的方法,發現和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看到他們的進步,使幼兒對自己的才能產生自信。可組織一些建設性的評價活動,如游戲:“送紅花”,每人一朵小紅花,讓孩子觀察所有的作品后,把紅花放在自己認為最好、最有新意的作品下,數數哪些作品得的紅花多,說說為什么會送它一朵花,想想這些作品怎樣修改會更好看……從而幫助幼兒學習評價自己,欣賞他人,共享成功的快樂。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美工區活動,幼兒會愛提問、愛動腦,敢于創新,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有較大的發展。可見美工區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盡量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柯愛萍.幼兒園區角活動實例[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
[2]霍力巖.素質教育與活動區教育[J].學前教育,2002,(5).
[3]孔起英.學前兒童美工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5]高潤喜.全球化下的美工教育[J].美工,2004,(4).
[6]吳曉蓉.反思美工教育的現狀[J].文藝研究,2004,(4).
[7]段運冬.反觀重慶20世紀美工創作的幾個問題[J].四川師范學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8]鄭秀娟,寧志學.淺談美工活動與幼兒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9,(5).(責任編輯/ 陳鶴)
【幼兒園美工區活動研究】相關文章:
• 轉變觀念 全面實施幼兒園素質教育
• 農村鄉土資源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園戶外大區域游戲的意義
• 關于幼兒園閱讀課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 數學幼教小學化探討
• 淺談幼兒園研究性學習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活動
• 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兒童繪畫心理
•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何以成為稀缺資源?
•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幼兒園新課程
• 怎樣正確理解幼兒園課程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