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育階段,游戲是其主要的基本活動內容,通過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于情感方面的培養與提升,這種教育方式與幼兒的成長特點相符合,所以,在幼兒園的
音樂教育中也應該積極探尋一條游戲化的教學途徑,這樣可以減弱
音樂的抽象性,降低教學難度,有利于促進幼兒創造性精神的養成。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而在國家的相關政策中規定了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基礎性質,在當前階段的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等,這也就突出了游戲化音樂教育的實踐效果,這種方式對于幼兒理解和學習音樂知識更加有利,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繼續探索。
一、幼兒園歌唱教學游戲化實踐探討
1.將歌詞進行動作游戲化的詮釋
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可以促進幼兒進行自身情感與思想的表達,在學習中享受音樂的美好,在教學中對歌唱的姿勢、呼吸方式以及力度、技巧等進行初步了解。在幼兒園的歌唱教學游戲化開展中應該通過看圖說話、講故事或者身體動作等方式進行,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使用身體動作對歌詞進行的直接詮釋屬于一種比較簡單的游戲化方式,與歌唱表演的形式比較接近,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比較常見,使用身體動作的游戲化進行歌詞的教學是在幼兒開始唱歌之前開始的,身體進行的動作表達需要將歌詞的內容以及其中的音樂元素進行統一表達,這方面與歌唱表演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在幼
兒歌曲《誰餓了》的歌唱教學中,就可以根據歌詞的分布將動作的演示分為兩端,一段分為10個小節,在第一段的1、2節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歌曲的節拍學小狗走路,在后面的3、4節就按照“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歌詞做出用手捂肚子的動作,這種按照歌詞進行的直接表達會有利于幼兒理解與模仿學習,而且在這種游戲化中幼兒會更加具有學習的
興趣。
2.情境設置與角色扮演的游戲化教學
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能有效發揮人在環境中的主體性,并通過外界刺激提高主體對環境的感受力。在幼兒園唱歌教學中,同樣可以創設音樂的心理情境。在歌詞的延長過程中幼兒可以體會到其中包含的情感變化,從而提升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與欣賞品鑒能力,在情境設置中不需要加入太多的語言引導,突出歌詞的意境即可,培養幼兒聯想與想象的自發性。比如,在《小蜘蛛織大網》這首音樂作品的學習中,通過簡單的動作來進行歌詞中動詞的記憶:織、搖、蕩,在完整的演唱中,創設蜘蛛織網以及捕蚊蟲的情境,讓幼兒可以自覺進行歌曲的練習,去感受情境設置的游戲化方式。另外,角色扮演也是比較有效的歌詞教唱游戲化形式,比如,在《三個和尚》的教學中,讓幼兒分別扮演其中的三個角色,把手握拳放在肩上做出挑水的動作,根據歌詞的演唱來模仿其中各個和尚的特點,讓其可以邊玩邊學,降低了音樂教育的枯燥性。
二、幼兒園韻律教學游戲化的分析
用游戲化的方式來開展幼兒園韻律教學,它往往是通過民間傳統游戲、日常生活游戲的玩性帶入韻律活動中,使韻律活動充滿了音樂游戲的色彩。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運用角色情節的實現來開展游戲化教學,這種方法與角色扮演相類似,但主要強調的是對韻律的掌握,比如,在歌曲《理發店》中將其分為16個小節進行教學,前4個小節中,前2個小節雙手交叉搖頭兩下,后2小節用手做出剪刀剪頭發的動作,在第5小節到第8小節中,兩只手一前一后做出剪刀的動作,然后前后搖晃兩下,表示理發師在剪頭發,在第9到12小節的時候,就可以使兩手攤開,做點頭的動作,表示已經剪好了,在最后的4個小節中,需要做四次動作,首先是拿起刷子的動作,然后上下小幅度刷四下,表示理發完成清理碎發。以此類推讓幼兒在每一小節都有一個動作,就會逐漸增強其對歌曲韻律的掌握。另外,還可以利用傳統的游戲來加強音樂教學的游戲性,比如在學習跟捉迷藏相關的歌曲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堂上真實進行捉迷藏的游戲,按照歌詞的內容進行動作,加強對歌曲的記憶。
三、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游戲化
幼兒的欣賞特點就是身體動作表演特點,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是通過身體動作表演來完成的,是指音樂中幼兒合拍地有句感、段感地進行身體動作表演。在教學中可以從比較容易的動作學起,尋找適合的速度以及節奏進行學習,使用角色扮演與身體動作游戲化相結合的方式即可,比如在歌曲《拔蘿卜》的教學中,讓一些幼兒扮演拔蘿卜的人,一些則扮演土地中的蘿卜,在音樂開始之后,不同的角色按照順序進行自己的動作,在游戲中要幫助幼兒逐漸學習歌曲的結構,了解歌曲的韻律性以及動態性。另外,還可以采取日常生活游戲與身體動作游戲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利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玩耍的各種活動與由教師帶領的規則化游戲存在差異,幼兒可以獨立完成,但是通過教師的帶領就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比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化蝶》的時候,就可以讓幼兒根據樂句的旋律進行自我情緒的表達,使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呈現,教師對有創意的想法進行鼓勵,然后帶領全班學生進行集體感受,讓幼兒扮演蝴蝶,以碎步的形式去找其他的蝴蝶朋友,找到之后與朋友做一個動作來完成一個樂句,再下一個樂句進行以上動作的重復,這一過程中提醒幼兒細心地傾聽音樂,可以讓小朋友進行動作的改編,可以使其準確地對樂句進行分辨。
幼兒園進行的音樂教育游戲化教學主要的特點就是音樂性,其中心是音樂,在游戲中只有加入音樂因素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利用游戲化的方式可以讓幼兒更加輕松地掌握音樂旋律、音色變化等方面的知識,音樂教育中的游戲應該保持生動與靈活等特色,這樣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而且形式也需要富于變化,使得幼兒的興趣可以持續下去,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英.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問題的檢視與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
[2]劉迎芳,董娟.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
編輯 孫玲娟
【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探討】相關文章:
• 幼兒園收“贊助費”算不算亂收費
• 讓閩南民間工藝進入幼兒園課程
• 淺談園長應如何管理幼兒園
• 幼兒教育中教育游戲的應用
• “互聯網+”時代下幼兒園網絡化管理研究
• 幼兒教師與兩代家長的有效溝通
• 公立幼兒園:打破頭也難進
• 源自生活的幼兒園生態啟蒙教育實踐
• 行之有效的幼兒園德育教育
• 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的初探
• 音樂欣賞如何在幼兒園開展
• 幼兒園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