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及媒體 無論是在樸素的遠古,還是在相對繁雜的現(xiàn)代生活中,
音樂舞蹈本身就是融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的。它既不是專屬于職業(yè)表演人員的工作,也不專屬于普通學校的學生學習。享受
音樂舞蹈帶來的即時快樂和持續(xù)成長,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而且在教育機構中,當某種學習需要是來自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夠不斷提升日常生活這種需求時,學習便能夠成為人的自主需要,成為人體驗人生幸福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需要為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創(chuàng)設一種自然舒適的、熏陶性的“音樂教學設計”。這種“教”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而這種“學”也應該是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進行的。
二、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①活動教學法;②任務驅動法;③交際教學法
(2)幼兒學法:①情境體驗法;②小組合作法
三、活動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各種生活活動中的音樂
幼兒園的生活活動主要包括接待、離園、散步、午睡、餐點、整理、如廁、盥洗以及各種活動轉接、等待過程等。
在這樣的一些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供音樂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一是使用專門錄制的錄音音樂,在特定時間全園播放,如在接待和離園的時間;二是使用專門錄制的錄音音樂,特定時間里在班級的活動室中播放,如午睡、餐點、整理活動等;三是教師自己或組織幼兒提供現(xiàn)場表演的音樂,如:在散步以及各種活動轉接、等待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彈琴、唱歌、鼓勵幼兒唱歌或玩帶有音樂性的游戲,也可以將個別幼兒引起的自發(fā)音樂活動的影響擴大到全班。總之,在這種活動設計中,教師應該特別關注“舒適”的體驗,選擇的音樂要適合特定的生活情境,而且
背景音樂一般不適宜選擇性質過分激動的作品。此外,除了游戲性或分享性的音樂表演活動外,
背景音樂的播放或現(xiàn)場表演時的音量也應控制在“不注意聽,就聽不見”的范圍之內。
(二)晨間體育鍛煉和運動會中的音樂
晨間體育鍛煉是幼兒一日生活中最能夠體現(xiàn)“朝氣”的活動時段之一。在準備開始晨間體育鍛煉的時段中,教師需要提供比較振奮的音樂;在自由鍛煉的時段中,只需要提供比較輕松愉快的音樂;在集體早操時段,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所做操節(jié)的特點提供相適宜的音樂,但結束早操活動前,一般采用具有放松性質的活動和音樂;在離開操場時宜提供輕松愉快的行進音樂,為愉快而又有序的后續(xù)學習提供身心準備的良好暗示。
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帶來的進步是,幼兒園教師已經開始注意給幼兒提供“為自己創(chuàng)設”晨間體育音樂環(huán)境的機會,以便讓幼兒能夠有機會認識到自己可以并應該盡早成為音樂生活的主人。其中一些值得新教師借鑒的設計有:鼓勵幼兒參與選擇為活動所配的音樂;鼓勵幼兒參與運動會音樂選用過程;鼓勵幼兒參與早操內容的策劃、音樂選擇以及具體操節(jié)的創(chuàng)編;在操后律動、集體舞蹈或放松活動中給幼兒的即興表現(xiàn)留出相應的空間。
如ABA結構中一部分為整齊劃一的設計動作,另一部分為即興表演動作。在即興表演的時段中,幼兒可以自由結伴,自由動作,教師也可以隨時向班級提供某種即興的新活動建議。
(三)游戲、區(qū)角活動中的音樂
在教師的指導下,先查閱各種現(xiàn)成的相關設計,再分成小組獨立設計一個預設性的綜合主題活動。
在全班的集體游戲時段或幼兒園的區(qū)角活動時段,教師也可以向幼兒提供音樂教學設計。這種時段中的音樂教學設計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教學設計不同,它需要教師更多提供環(huán)境的支持、設備的支持、資源的支持和思路的支持,在幼兒真正需要的時候才提供組織的支持或思路的支持。在主題性的特別是在生成性的主題活動,游戲時間和區(qū)角活動時間,也是幼兒對主題進行自由拓展和教師發(fā)現(xiàn)主題拓展新可能性的重要時問。
如在游戲時間里,教師可以支持幼兒在班級里和同伴分享他們通過參與社區(qū)活動,通過大眾傳媒獲得的各種與音樂相關的游戲經驗;也可以組織幼兒學玩各種經典的或新設計的音樂游戲。在班級區(qū)域活動的“音樂角”或班級社會游戲時間的“小舞臺”活動區(qū),幼兒通過教師提供的設備和材料開展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排練、演出活動;也可以為達成教師建議的早操、運動會、節(jié)日匯演活動的特定任務目標進行自我組織管理的創(chuàng)作和排練活動;還可以為從生成課程中拓展出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如:新開張的商店需要開張音樂,家庭的生日聚會需要演出節(jié)目,茶文化主題中茶藝表演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中國民間音樂,京劇主題中對不同行當的表演特點感興趣的幼兒需要查找相關的影像資料,想學習“街舞”的幼兒需要自己多看兒遍教師上課播放過的錄像,或與志趣相投的伙伴分.享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影像資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的熱情支持和鼓勵能夠有效地維持和提高幼兒發(fā)起和延續(xù)幼.兒自發(fā)活動的積極性;教師的引導和激勵,能夠有效地拓展幼兒的文化眼光和獨創(chuàng)思路;教師平和的指點和善意的建議,能夠有效地緩解活動中產生的人際矛盾,幫助幼兒擺脫組織協(xié)調活動的困境。另一方面,教師巧妙地引導還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幼兒提高價值判斷能力,提升藝術欣賞品味,避免低級庸俗文化對幼兒的侵蝕。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 讓閩南民間工藝進入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如何教大班孩子學點成語
• 試論幼兒園教育不宜完全市場化
• 幼兒園教師如何做研究
• 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之我見
• 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模式探討
• 幼兒園教師教育要有愛
• 幼兒園親子活動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 探索游戲理論與幼兒教育實踐
• 淺談幼兒園區(qū)域角的環(huán)境設計
•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素質
•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