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綱要》中提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器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自然角中陳列的物品具有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的特點,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了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在摸、看、說、養等過程中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因此教師應重視班級自然角的創設,發揮自然角的最大教育效能,讓孩子在富有生命力的環境中獲得認知、發展能力、贏得情感。
一、自然角的創設要孩子、教師和家庭三位一體
任何一項教育只有以幼兒為主體、遵從孩子的意愿、重視孩子的主動參與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教育效能。自然角的創設尤應如此,因為那是完全屬于孩子的天地,因此在內容的設置、材料的選擇、形式的采用、過程的管理等方面都應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只有這樣的自然角才是真正屬于孩子的。
自然角創設中教師還要儲備豐富的自然知識,了解自然角中各種動植物的事物的生長習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進行引導與組織。同時教師以自己充滿喜愛大自然的情緒感染幼兒,以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引領孩子進行活動。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自然角的創設也包括其中,應遵從平等、互助、尊重的原則吸引家長參與到自然角的創設中來。在創設自然角之前,在“家長園地”布置有關自然角創設的教育專欄,讓家長了解自然角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然后通過家長開放日或平時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向家長介紹班級自然角的創設情況,以及需要家長提供的幫助等。使家長在理解、認同的基礎上,主動參與到班級自然角創設過程中。在寒暑假期間,我們還可以開展“親子種植”“親子認養”等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領植物、動物回家。在新學期開學時,再將它們帶來,比一比動、植物有什么變化。帶有目的性的“認領”活動,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另一方面也讓家長投入更多的關注,從而拓展了自然角的教育外延和內涵。
二、自然角的創設要從幼兒興趣、認知和主題教學出發
自然角的創設內容是首要,種什么?栽什么?養什么?種、栽、養的物品必須是孩子們喜歡的,是孩子們自主選擇的,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到自然角的活動中來。在自然角創設之初,教師可以廣泛的征求和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可以對班中自然角中的動植物采用領養的方式分配到個人,讓孩子們照顧“生活起居”,意愿中的選擇能讓孩子們較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自然角的內容。小班的自然角內的物品種類不宜過多,以直觀、常見、典型、成品類的為主,如小兔、小魚的護養,種植類的也應選擇生長較快的、容易觀察的植物,如黃豆的發芽等。到了中、大班,自然角的動植物品種就可以豐富一些,可以觀察一些周期較長的動植物,如蠶寶寶變蝴蝶的過程、莖葉的吸水性實驗等。誠然,各年齡段的觀察、飼養并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動植物可以在各年齡段的自然角中出現,但前提是教師必須有不同的指導要求。如小兔的飼養,在小班僅停留在外形特征的認知,到了中大班則應進一步研究它的生活習性。
自然角內容的選擇還應盡可能地做到與主題教學同步。如在“秋天”主題活動中,自然角可以相應的增添秋天的水果、孩子撿來的落葉等,“春天”主題活動中自然角又可以豐富小蝌蚪、蠶寶寶等使自然角與主題教學互為補充、互相滲透與促進。
三、自然角的創設要以幼兒為主體,就地取材
在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的觀察和學習應以不干擾正常的教學活動為主,但又得保證孩子觀察的時間。要做到讓孩子自主學習,教師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一般在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宜:晨間來園時、午餐后、離園前。因為這三個時間段的孩子都是陸續的、零散的,不至于使原本不大的自然角顯得擁擠,影響觀察的質量。在孩子的參與自然角的活動時,教師應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予以幫助,讓他們的觀察與學習能順利進行。
在自然角的創設中,如何管理一直是教師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經常會發生自然角中的小花因不斷的澆水而澇死,小金魚不停的吃東西而脹死的現象。管理方法是個抽象的概念,對教師強加的方法孩子們迫于權威會遵從,但是在操作中經常會發生“忘記”的現象,可見孩子們并沒有從心底里認同。如果我們相信孩子的智慧,讓他們自主地制定管理方法呢,又會是不一樣的局面。針對小金魚的喂食問題,孩子們想出了在魚缸上貼小點點的主意:一天最多只能喂10粒食物,喂過一顆就貼一個點點,沒有貼到10個點點的可以繼續再喂。雖然想法幼稚可愛,但卻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因為自從用了這個管理方法,再沒有金魚因喂食過多而脹死的現象了。相信孩子,他們是有智慧的群體。
自然角的創設應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地點的選擇應考慮到班級所處的地理位置,應向陽、陽光充足;器皿的運用提倡廢物利用,如塑料瓶子、酸奶杯、油桶、薯片罐等等,安全不易碎,還可以用一些飲料瓶制作灑水壺、鏟子等勞動工具,這些廢舊物簡單易得,還可在上面做可愛的裝飾,增加自然角的情趣。
自然角是幼兒認識、探索自然的窗口,是親近自然的最好途徑。它為幼兒提供了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開闊幼兒的眼界,增長幼兒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只要我們注意合理的創設與利用,同樣可以在教育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新馨花園幼兒園 江蘇】
【幼兒園自然角創設之我見】相關文章:
• 怎樣為孩子選擇幼兒園?
• 幼兒園游戲教學探討(7篇)
• 中班幼兒園聯想記憶策略初探
• 幼兒園禮儀教育實施策略
• 淺談幼兒園的創新教育
• 我身邊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教育活動案例精選
• 幼兒園中保育員管理策略
• 提高幼兒園的數學教學質量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開展籃球活動”的教學策略
• 幼兒園數學教育淺談
• 幼兒園整合課程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