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擔心女兒在幼兒園受到委屈或傷害,也曾經害怕女兒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和照顧,可是種種顧忌并沒有妨礙女兒進入幼兒園開始著她的集體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終于認識到,想要女兒在各個方面都能健康地成長,就應該經常向老師了解她在學校的情況或交換雙方的意見和感受。
可是該怎樣才能和老師溝通呢?
幾分鐘的聊天
要想溝通必須有共同的語言,我和老師的共同語言就是孩子。因此我首先得要先了解女兒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經過一番仔細的考慮后,我準備從細節入手。
于是我在接送女兒的時候,總愛多花兩、三分鐘和老師聊一會兒。聊的內容可以是女兒的精神、睡眠、飲食狀況;也可以是女兒的行為表現:看看她是否遵守紀律,是否能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對老師有沒有禮貌,犯過什么小錯;還可以問問女兒的學習情況:學了什么
兒歌,跳過什么
舞蹈,講了什么故事,做過什么手工,玩了什么游戲,是否踴躍發言等等。了解這些情況的目的是為了做到心中有數,便于和老師進行更好的溝通。我相信,任何人都渴望理解和重視,老師也不例外。所以我常常會得到不同的訊息和收獲。后來,老師一見到我就會主動講女兒在學校的種種情況和表現。不過還是需要注意,如果沒什么特別的事情就不要和老師聊得太多,因為他們的時間也很寶貴,只要簡單的了解一下,做到適可而止就好!
難得的家長會
另外,我覺得家長會是學校、老師和家長交流的最好的一個平臺,所以我無論多忙都會積極參加。因為通過家長會,我可以了解到幼兒園在這段時期中都做了哪些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可以詳細得知女兒在幼兒園里的種種表現以及成長的軌跡和進步的過程。我可以看到女兒畫的畫,女兒做的手工藝品,可以聽到她的歌聲以及她和小朋友共同表演的節目。我能通過這些點點滴滴捕捉到女兒在幼兒園里生活的縮影。還因為在這個特定的場合下,老師會很專注的聽家長的一些嘮叨,也會詳細地向每個家長反映各自寶貝的情況!
與老師一起幫助女兒
在與老師的交流和談話中,我比較關心女兒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這樣可以通過老師共同去幫助女兒改變。一次,老師告訴我女兒這幾天變得愛生氣,我也意識到她的情緒變化。在家里我曾跟她說過好多次,可收效卻不大。于是我和老師商量著怎樣為她“泄氣”。通過了解,我們摸清了女兒愛生氣的原因,原來她是因為一些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生悶氣。我和老師在開導她時便統一了口徑:“生氣是沒有用的,有話要好好說,這樣我們才知道你的需要,才能幫助你才能滿足你……”在我們雙管齊下后,女兒愛生悶氣的性格漸漸得到改善。我相信,如果沒有老師的協助,女兒的這個“毛病”不會這么快就能改掉。我認為信任老師的教育和說服能力會給家長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最后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在和老師接觸的過程中要肯定老師的工作成績,對于老師的照顧要心存感激,畢竟老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從此,我和老師的交流更自然了,女兒和老師的感情也更深了。我相信,得到收獲的不僅僅是我和女兒!
【怎樣與幼兒園老師溝通】相關文章:
• 以人為本理念下幼兒園管理工作初探
• 幼兒園的游戲活動
• 市場經濟下幼兒園管理策略
• 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語言教學
• 幼兒園教師個人研修計劃策略
•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美術教學
• 江蘇農村幼兒園教師現狀分析
• 幼兒園語言教育問題與對策
• 幼兒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價值及開展策略
• 幼兒園閱讀材料投放問題探究
•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問題與解決方法
• 幼兒園教育質量觀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