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雙語教育是近幾年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本文主要就對“雙語教育”概念的界定、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原因、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必要條件及對我國幼兒園雙語教育現狀的思考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
1 對“雙語教育”概念的界定
雙語教育又稱雙語教學,是一種培養和塑造人們能夠熟練使用雙語的教育模式。在《國際教育百科全書》中,雙語教育是“指一種使用兩種語言作為非語言學科教學媒介語的教學方法。”①《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把雙語教育的理解為“指在學校里運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知識性科目。”②而我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則認為雙語教育是在一個范圍內使用兩種語言授課,其中一種是學生的本族語言,另外一種是學生將要學習的外語(目標語言)。
通過上面對雙語教育的不同界定,我們不難看到,盡管專家學者們對雙語教育的解釋各有千秋,但其中心內涵都是相同的――即雙語教育是通過兩種語言作為媒介進行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學習并應用兩種語言的教學活動。相應的,本文中的“幼兒園雙語教育”是指在幼兒園中,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各領域活動中,所使用的交流媒介是兩種語言。
2 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原因
2.1 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敏感期
相關科學研究顯示:人類學習語言的敏感期是從兒童出生到六歲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幼兒強烈渴望感知和了解外界事物,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我們應該根據兒童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時適當地滿足兒童的發展需求,激發兒童的內在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在兒童的語言學習敏感期時間內,幼兒的特點是善于模仿、樂意傾聽、先前經驗干擾較少,所以在學習多種語言方面占據很大優勢。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理論基礎之一便是兒童的語言學習敏感期,正是利用幼兒在敏感期內的突出特點,制定教學策略,使兒童較快掌握多種語言。相關調查研究表明,一旦錯過兒童學習語言的敏感階段,再學習第二外語就會較為困難。
2.2 幼兒學習語言的方法――習得
總體來說,主要有兩種學習語言的途徑 :其一是“習得”;其二是“學得 ” 。習得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自然地、無意識地獲得語言的過程;學得是指通過教師教授和指導語言知識,有意識地獲得語言的過程。幼兒自出生后,在本族語言環境中,受本族語言潛移默化的熏陶,會自然地學會本族語言,這就是通過習得獲取語言的過程。相應的,如果幼兒的生活環境里自然地充斥著兩種語言,兒童肯定會無意識地習得這兩種語言。
2.3 兒童期的生理優勢――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幼兒在3-10歲之間,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尤其一定的語言環境下,他們對語言的辨識度更高,較成人更能習得自然純正的語音,與較容易形成語言日常使用習慣。“這一時期學習外語可能在他們的大腦中會留下一定痕跡,對以后的發展會有一定的好處。”③
3 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必要條件
3.1 雙語教師師資要合格
幼兒園雙語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取決于雙語教師隊伍是否合格。幼兒園雙語教師的合格標準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幼兒雙語教師的英語專業基礎扎實,發音標準,口語自然流利,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雙語教育和指導兒童;另一方面要掌握幼兒教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能夠針對幼兒期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相關研究數據表明,語言習得的前提條件是輸入的語言必須是學習者能夠理解的內容。如果輸入的語言超越了學習者的理解范圍,學習者就不易使新知識與先前經驗聯系起來,難以維持語言學習的持久效果。所以,幼兒教師要想保證語言輸入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須首先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3.2 雙語課程體系要科學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載體。實施幼兒園雙語教育,建構科學的雙語課程體系是關鍵。幼兒園雙語課程體系建構的首要任務即是開發科學的、可行的雙語課程教材。雙語課程教材的編寫,不但要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標準,而且要借鑒國外雙語課程與教學方面的精華,使其具有時代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在具體編寫幼兒園雙語課程方面,要大力組織外語界的專家和課程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編寫,這樣才更有利于把握課程體系的廣度與深度,以此來促進幼兒雙語學習的理想效果。
3.3 雙語學習氛圍要濃厚
對于語言學習,環境至關重要。沒有一個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再多的教育和指導也難以維持長久的效果。例如,幼兒的語言環境是單語的話,他就不可能產生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沖動和需要。兒童的學習語言需要有充足的模仿對象,需要同伴之間的語言交流與互動。所以,只有氛圍的雙語學習環境,才能激發幼兒學習雙語的興趣和動機,才能不斷地鞏固幼兒已獲得的語言知識。
4 對我國幼兒園雙語教育現狀的反思
4.1 合格的雙語師資不足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幼兒園中的雙語教師包括師范畢業的幼兒園教師、外聘的英語老師和外籍教師。其中幼兒園的教師很少有人是經過英語專業培訓的,大多數都是中專師范畢業后,自學到大專程度,英語基礎相當薄弱。并且,我國以前的中等師范學校很少有開設英語這門課程的,所以,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停留在初中水平,尤其英語聽說能力更差,使用雙語進行教學的能力就更加受到局限了。雖然她們中的大部分教師具備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等專業知識,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他們很難為兒童創設理想的雙語教學環境,孩子們缺乏充足的模仿機會,不能達到雙語教育的目標。
而那些外聘的英語功底深厚的英語教師和外籍教師,在英語語音發音和口語表達等方面能給幼兒起到榜樣作用,但他們大多不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和規律,也不了解幼兒教學的策略方法,往往達也不到幼兒雙語教育的教學目標。
4.2 幼兒園雙語教材難以選擇和把握
據調查,目前市面上幼兒園的雙語教材種類繁雜,內容多樣,水平參差不齊。每一種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建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具備相應的教學模式,例如有的利用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進行編排,有的按照字母的先后順序進行編排等等。并且,每種教材也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對象,如有的教材需要安排長時間的環境“浸泡”才能收到效果,有的教材面向教師使用,有的則既有教師版本,還有幼兒和家長的版本。在幼兒園雙語教材的選擇方面,這種種類多樣,缺乏統一標準的現狀,使剛剛起步的幼兒園雙語教育、幼兒園教師、幼兒的家長倍感困惑。
4.3 雙語的自然環境缺乏
語言的學習環境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理想的幼兒外語學習效果是離不開較為真實的雙語語言環境的。然而,我國不具備自然的雙語學習環境,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條件,并且這種現狀不可能短時間內說變就變。因此,在現有條件下如何為幼兒創設較為真實的、長期的雙語學習環境,挖掘和豐富雙語學習資源,已經成為解決幼兒園雙語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
4.4 對幼兒園雙語教育的研究力度不夠
目前,幼兒園雙語教育研究剛剛起步,在我國還沒有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大力關注,這種相對薄弱的幼兒園雙語教育研究現狀與社會對雙語教育的強烈需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國外在幼兒園雙語教育研究方面,起步早、經驗豐富,為我國具有很大的借鑒和參考意義,但是我們的雙語教育學習環境不同,兒童本身的學習特點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在吸取國外精華的同時,我們必須在我國幼兒園雙語教育方面加大力度,要特別注意雙語教學中各領域內容與語言的結合,合格幼兒雙語教師的合格標準,科學的幼兒雙語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問題。政府和教育行政機構應該大力支持幼兒園雙語教育研究,加大投入力度,不斷總結研究成果,促進幼兒雙語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
注釋
①李維.國際教育百科全書(A - B 卷) [Z].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6.
②管燕紅譯.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③劉曉東.幼兒學外語問題之我見[J].教育研究,2000 (11):23.
參考文獻
[1]余珍有.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實踐研究.學前教育研究,2000(4).
[2]陳開顏,沈雪梅,武莉.對幼兒園雙語教育的幾點思考.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3).
[3]鐘啟泉.“雙語教育”之我見.全球教育展望,2003(2).
【淺析幼兒園雙語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指導策略
• 當寶寶帶回了幼兒園的東西
• 淺析新時期幼兒園的管理
• 幼兒園美術活動提升策略
• 幼兒園應加強與社區的聯系
•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與對策
• 幼兒園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差異性教學探微
•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優化策略
• 香港圣保祿幼兒園印象
• 游戲化教育模式促進幼兒園教學
• 幼兒園歸來,加餐有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