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表現為一個班級獨特的精神和風貌,具有約束、凝聚、同化、鼓舞的作用。建設班級文化,應該從幼兒一日常規,加強互動等方面做起,讓班級文化形成無聲的教育力量,起到管理約束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熱情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班級文化;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2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45
班級是幼兒園的組成部分,班級文化建設是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著幼兒個性發展的水平和在幼兒園的生活質量。幼兒園班級文化是教師對幼兒實施的所有課程的全部內容,具體包括整個班級的幼兒、教師、家長。班級文化的建設應該以培養健康、自信、陽光、全面發展的幼兒為最終目標。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班級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用班級一日常規約束幼兒
管理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自我管理,一個班級有了好的班級常規,幼兒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接待入園時,教師要檢查幼兒的隨身攜帶物品,嚴禁帶鋒利的小刀和鋼珠等危險品入園;給幼兒講解關于火災、地震、泥石流、雷雨等方面的安全知識;開展活動時要求幼兒保持正確的坐姿,積極動腦思考,不和同伴交頭接耳,回答老師的問題要大聲,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等;吃早午點時要求幼兒不爭搶別人的食品,吃完后垃圾入桶;下樓做操的時候要靠右行走,不能推搡;如廁時要做到大小便入池,便后及時洗手;開展區角活動時,要按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放學回家時要排好隊。教師只有長期抓常規教育,幼兒才會養成自我約束的習慣,也會使幼兒明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二、從幼兒的興趣入手開展活動
在開展各種活動時,要注重從幼兒的興趣入手,真正體現以幼兒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以此帶動幼兒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注意力的堅持。例如,開展美術活動《會飛的蝴蝶》時,我運用變魔術的手法,將紅蘋果變成綠蘋果,雞蛋變成小雞,將積木變成樓房,將小草變成大樹,幼兒一下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接下來我順勢引導“小朋友想不想也變出這樣的魔術呢?”于是我講解變魔術的方法,小朋友很快學會了并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畫兒。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探索熱情高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互動,積極交流
(一)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1.大膽展示自己,培養幼兒自信的個性。在平時的歌唱和語言活動中,讓每個幼兒在全體幼兒面前展示,或表演或朗誦,然后讓其他幼兒拍手鼓勵“誰誰誰,你真棒”,對于比較膽小的幼兒,著重讓他多發言,這樣反復鍛煉,孩子的個性會變得自信,認為自己是優秀的。在這樣的班級文化下,孩子們有了表現自己,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對幼兒終身的發展很有好處。
2.小組合作操作。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所以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對幼兒設計座位的時候,根據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征將性格互補的幼兒每四人分成一組,在開展科學探索(主要是通過操作掌握一些物理規律)時,讓幼兒相互合作,相互討論,這樣既克服了幼兒自私自利的毛病,又讓幼兒學會了合作,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在桌面拼圖游戲,
音樂游戲等活動中,都通過小組合作,讓幼兒完成。長此以往,形成了互幫互助,相互促進的班級文化氛圍。
3.兩兩幼兒互動。在幼兒園里,早午餐、如廁后,有的幼兒速度快,坐在座位上沒事可干,這時,教師不妨利用這點時間,讓幼兒相互交流,閑談,放松身心,在交談中增強幼兒之間的了解,建立友誼。在排隊的時候,讓幼兒兩兩拉手,相互監督。在相互的關系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4.開展團隊競賽,增強集體觀念。人最本質的欲望就是得到別人的表揚,表揚和獎勵適用于任何幼兒,他們期待被認可。幼兒到了中大班,競爭意識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師可以把分組比賽定為幼兒學習他人、約束自我行為的一種形式。例如,在體育游戲中,讓幼兒分組比賽,取得優勝的小組獲得老師獎勵的五角星,并且掛在班務欄里,最初,孩子們是為了五角星而好好表現,后來漸漸地明白了老師的用意,慢慢地有了自律意識,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1.情感互動。教師用溫柔的語言、和藹的態度,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以表揚鼓勵為主,利用孩子的進取心激勵他們。創設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生活和幼兒學習的熱情。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創設出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進而可以塑造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幼兒無論聰明與否,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只有懂得平等地關愛孩子,才能在與孩子的交往中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給幼兒以親近感和安全感,讓孩子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互動。
2.方式的互動。以“專注”和“鼓勵”改變以往的“放任”和“替代”方式。例如,在探索活動時,需要教師大膽放手,鼓勵幼兒自主探索。但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事物的分析、判斷等能力有限,因此要鼓勵、支持幼兒,看到幼兒的點滴進步,要馬上進行鼓勵,讓幼兒充滿信心,做到及時鼓勵,教師必須關注幼兒活動的每一細節,讓幼兒把探索進行完整。同時要學會以幼兒的眼光去看待幼兒,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以平等的互動方式參與幼兒的活動,形成探究合作式的師生互動。
(三)家庭與幼兒園的互動
1.激發家長積極合作的熱情,增加家園互動頻率。家長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開展活動時,要激發家長的參與熱情,增加家園互動的頻率。可現在很多家長因平時工作比較忙,陪伴教育孩子的時間比較少,認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讓老師教育輔導就可以了,對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很少關注。完全沒有認識到幼兒園啟蒙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家長應看到,孩子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祖國的未來,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與教師積極配合共同培養孩子。開展親子活動能讓忙碌的家長改變教育意識,與教師共同擔當教育孩子的責任。家長有了積極合作的態度,從心理上、情感上,愿意主動和老師溝通交流,家園互動的頻率就會漸漸增加。
2.開展親子活動,提高家園互動質量。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幼兒一起參加活動,既發展了幼兒的活動能力,又提高了家長對幼兒的重視程度。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走進幼兒園。在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地介紹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幼兒的教育理念,以及幼兒在園的表現情況,讓家長反思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法內容和,使其在活動中獲得先進的育兒方法和育兒觀念,并將方法和觀念融入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逐步了解培養、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畝?最終實現幼兒的和諧健康發展。另外,建立微信群,讓家長和家長,老師和家長相互交流,將優秀的幼兒故事、教育案例進行分享,讓家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互動效果。
班級文化是在班級的共同學習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作為幼兒教師,應非常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為幼兒的全面發展以及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幼兒園班級文化建設小議】相關文章:
• 幼兒園“生存”課程模式探討
• 幼教的懲罰藝術綜述
• 談談農村幼兒園的美術教學
• 辦個老頭老太太的“幼兒園”
• 讓幼兒園游戲回歸自然
• 幼兒園一日生活掃描
• 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 做稱職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創建良好環境的幾點做法
• 小議幼兒園區域活動四要素
• 農村小學化幼兒教育思考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