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實現,作為未來人才培養基地的教育系統首先受到巨大的沖擊,當代信息技術帶給教育系統的不僅是手段與方法的變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在內的一場歷史性變革。教育系統受到信息革命的沖擊,最突出的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這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氣象。我國在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將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九十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多媒體教學將科技投入到教學,適應現代快速發展的生活節奏,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同時調動師生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思考,因此在諸多學科范圍內得到廣泛地推廣。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和想法。
一、圖文聲像并茂,生動形象。
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其獨特的形、聲、景扣動學生的心弦,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幼兒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例如:《小鴨找朋友》,開始播放一段
音樂《找朋友》,讓幼兒跟隨
音樂產生聯想,
課件中在水里游來游去的小鴨子,不斷播出的小動物的叫聲,生動形象,無一不刺激著幼兒的大腦皮層。故事通過
課件的形式講述,讓幼兒覺得既輕松又新穎,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究的濃厚興趣,喚起了幼兒求知的好奇心。
二、增強感知,激發幼兒興趣。
傳統教學方式主要靠粉筆、黑板、掛圖或模型,學生興趣不大,而現代化教學生動、形象、直觀,幼兒興趣濃厚。如《動物朋友》主題中,老師的說教幼兒永遠無法了解工蟻、兵蟻、蟻后等螞蟻的種類及在螞蟻中的地位。這時在多媒體中播放一段螞蟻習性視頻,讓幼兒直觀的看到,比老師說10遍要強得多,幼兒也感興趣。再通過分類讓幼兒操作強化知識。
三、發散性思維,提高想象力。
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幫助孩子理解、記憶信息技術知識,而且能幫助孩子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孩子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培養孩子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在多媒體教學中,它可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全面的動手動腦本領。例如: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模擬、過程演示,使靜止圖成為動態圖,從中觀察到整個變化過程,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討論,從而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信息技術有關概念,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使信息技術素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之,“提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老師利用信息手段實施教育,緊緊圍繞教學改革,創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我們的現代化的基礎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淺談幼兒園現代化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創設墻飾的重要性
• 幼兒園教學的五點體會
• 幼兒園“借”來了男教師
• 信息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意義及策略
• 學前教育健美操教學的創新
• 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活動的有效途徑
• 教育部:出臺“幼兒園新規”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
• 幼兒園“課程”辯(上)
• 幼兒園管理的人文暢想
•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