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中國古代數學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遺產。珠算式心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時代的科研成果,它對幼兒具有開發自身計算能力,開發智力,塑造人品的多重功能。近年來,興起的珠算式心算更是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一批批“不可思議”的“小神童”脫穎而出,成為許多人議論的話題。
我們幼兒園自2004年開展珠腦速算以來,取得較好成績,培養造就了一批聰明機智,思維敏捷,全面發展的幼兒。曾被市有線臺搬上屏幕。還多次應邀到機關單位、幼兒園、青少年宮等地為職工、幼兒、領導表演。襄樊晚報,鄂西鐵道報記者慕名來到我園采訪,并當場檢測。幼兒精彩表演,讓到場記者心服口服。他們把我園的事跡刊登在了襄樊晚報上,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大提高了我園的知名度。回顧幾年耕耘,我們感受最深的有三點:
1. 業務嫻熟的師資隊伍 珠腦速算是以算盤的計算為基礎而產生的一門速算技術,它運用雙手在大腦中撥珠進行運算,并用純熟的珠算技術在大腦中強化算盤映象。它具有很強技術性,一名稱職的珠算教師,除具備教師所有的素質以外,還要有豐富的數學知識,珠算技巧以及較強的責任心和犧牲精神。
珠腦速算教學對我園教師來說是一項新的教學課題。許多教師甚至不會用算盤,個別會一點的教師知道的也是舊口訣,與新口訣差異很大。因此,要想幼兒學好珠腦速算,必須先豐富教師有關的數學知識,提高教師珠算素質和教學水平。首先,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加強教師業務學習,豐富有關數學知識,舉辦多期珠算學習班,定期舉行業務考核、珠算比賽、苦練基本功。開展數學教研活動,組織老師互相觀摩、互相討論、互相比賽,總結好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師的數學教育教學能力。加大考核力度,采取競爭上崗的形式,鼓勵勤學業務,愛崗敬業的好老師,督促差的老師。經過一年的苦練,教師們個個做到一手精,一口清。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2. 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 珠腦速算必須是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結合幼兒生理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否則必將適得其反。剛開始時由于沒有經驗,為了及于求成,我們沒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對幼兒進行了填鴨式的急訓,結果適得其反。雖然少數幼兒達到了教學要求,但大部分幼兒對學習珠算喪失了信心,產生了厭惡感。通過實踐我們得出結論,幼兒尚處在一個頑皮、好動的時期,而珠腦速算是一門需要嚴格訓練的知識型技能,它要求學習的人最終達到高度的熟練與準確水平,要想完成就必須要有一套正規科學的教學步驟。于是,我們制定各年齡班珠腦速算學習計劃,對珠腦速算的教學也分了三個步驟:第一,使幼兒對算盤建立起全面的認識。第二,讓幼兒在算盤上建立起數字的概念。第三,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進行基礎訓練。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利用游戲化、實物化、趣味化,使幼兒不感到枯燥無味,通過幼兒間的競賽等形式,漸漸地幼兒覺得算盤是個很有趣的玩具。在全園性觀摩比賽中,連小班三歲幼兒也表現突出,從他們玩算盤,撥珠、舉卡片的動作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算盤很感興趣,由此可見,一套正規科學的教學步驟是非常重要的。
3. 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 幼兒時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缺乏耐力和注意力,而珠腦速算卻是一門“功夫課”,非需要有長時間艱苦訓練才能成功。這就構成了一對實實在在的矛盾,也就是說能否解決好這個矛盾,是能否順利進行珠腦速算的一大前提。那么,怎么辦?只有采取幼兒樂意和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才能獲得幼兒持久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幾年來,我們通過不斷實踐、摸索,根據大中小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總結了二套方法,一套是適合小中班的游戲法,一套是適合大班學前班的訓練法。現介紹如下:
3.1 游戲法。 游戲1:小班幼兒可利用學小動物叫、拿水果、撿豆子等來理解珠譯數、數譯珠。在教撥珠手型時,教師可和幼兒一起玩解放軍打仗的游戲。把拇指、食指伸出來象把小手槍,還可嘴里發出“趴趴”的開槍聲,這時幼兒一定興致很高,然后在教幼兒撥珠時,手型要象把小手槍。
游戲2:在教幼兒珠譯數、數譯珠時,老師可用“舉卡片”的形式。即老師在算盤上撥幾,幼兒舉出相應的數字卡片。
游戲3:在教幼兒初次心算時,我們還發明了一個小算盤――紙算盤。這個紙算盤是用正方形白板紙折成的三面體和多面體。當老師講3+3,紙算盤的一面畫上( ),并且問幼兒腦子里的算盤是否跟老師一樣變成了6。老師再說加5,教師轉動紙算盤的另一面變成了( ),再提問幼兒腦算盤是否跟老師手里的紙算盤一樣在變化。以此類推,幼兒會很快理解什么是心算。
游戲4:在教幼兒學習定數1-9的連加后,我們還編了一個體育游戲――劃拳邁步,游戲規定四人一組,兩人邁步,兩人記分,邁步者劃拳,按傳統的游戲“剪子、包子、錘”。剪子贏邁兩步加2。包子贏邁五步加5。錘子贏邁十步加10,最后看哪隊積分高。這樣,孩子在體育游戲的同時,增強了記憶力及加法能力,其實,這里也包括著腦算的過程。
3.2 訓練法。 (1)交叉訓練。為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訓練效率,可采用交叉訓練的方法,進行各項練習。如,基本功訓練與一位數珠算加減算同步練習。當一位數珠算加減達到十五行時,開始進行兩位數五行珠算加減和數譯珠的訓練;當三位珠算加減達到十五行,一位數心算的加減達到十五行時,可開始二位數三行心算加減練習。如此類推,這種方法,使各階段的訓練內容縮短了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常換題型。按照有淺入深的訓練要領,在各階段的訓練過程中,每天更換題型,加大題量,擴大知識容量,提高成績。
(3)快中求準。在加減訓練中,當幼兒掌握正確的方法后,要求幼兒以快字當頭,即撥珠快,寫數快,頭腦反應快。在快的基礎上要求準確,準與快要交替上升,如計算時,先要求快,不考慮對題多少,盡快提高速度,當速度上來之后,要求提高準確率,準確率達到要求,再次要求上速度。如此螺旋上升。
(4)方法多變。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在訓練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們根據學前班的孩子都有一種爭強好勝心、好表現這一特點,進行了確定目標訓練和競賽訓練。如:小組接力賽、奪紅旗、競賽選組長、當小老師等形式,使枯燥的習題變得生動有趣。不僅提高了計算速度,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奮斗精神。
(5)素質訓練。這項活動主要是通過幼兒園、文化宮以及相關單位聯歡會的表演,讓幼兒在大庭廣眾面前進行訓練。以此來鍛煉他們的膽量,培養幼兒臨陣不慌地良好心理素質。
我們還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珠心算活動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將珠算教學與語言、
音樂、美術、自然等活動有機結合。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取得很好效果。
目前,我園的珠算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從學前班、大班到中小班進行了全面普及教育。始終堅持寓教與樂,寓教于理的宗旨。教師們教的好,孩子們學的有興趣,家長們贊嘆不已。今年,我園的珠心算教學考核也取得很大進展,百分之八十五的幼兒全部達標。個別班級達標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去年,我園四名幼兒參加了湖北省幼兒珠心算大賽,在眾多個參賽隊中榮獲團體一等獎。我園也被襄樊市珠算協會命名為“珠腦速算特色園”。今后,在珠心算教學中還會出現許多困難和問題。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努力探索、不斷完善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定將創出我園特色。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早期教育做出貢獻,讓珠腦速算造福人類,享譽全世界。
【幼兒園珠心算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炊事室(區)與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 幼兒園教育教學精粹管理評價工具
• 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研究
• 幼兒園如何開展特色教育
• 幼兒園小班家園活動的雙語課
• 幼兒園,一面用資源,一面是資源
• 巴西幼兒園:每天都寫小冊子
• 洋羊的幼兒園生涯
• 幼兒園為“利”給孩子“吃藥”
• 幼兒園美術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 試論幼兒園教師課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