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審美素質教育簡稱“幼兒美育”,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意識、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培養的過程。有學者指出:“美育不僅成為當今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為整個教育和整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的趨勢。”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幼兒美育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一、實施幼兒美育的意義
幼兒美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幼兒情感的培養、個性的陶冶,甚至對其整體素質的發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開發智力。由于美育使幼兒獲得了自由舒展的心態,提高幼兒的想象、感知、情感等心理機能,從而為創造力的發展消除了種種限制,使之更加靈動活躍。美育所提供的形象、思維、直覺、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促進了兒童左右腦均衡協調發展,充分開發了大腦潛能,提高了創造力。
2.培養意志。意志的培養主要是德育的任務,它旨在使理性意志向著高層的情感意志發展。美育則按照“以美儲善”的原則,為培養道德意志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徑,并促進德育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如結構游戲通過兒童動手造型構成物體來反映現實生活,幼兒以建造出美的形象為滿足,對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有著很大作用。結構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在于構成具體的物體,兒童為此不斷努力。因此,在建構物體的過程中,能培養兒童做事認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品格。
3.培養審美情感。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培養審美情感,是美育最直接的、基本的功能。幼兒在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過程中,不斷吸收豐富新鮮的審美信息,促進審美的升華。如,幼兒通過學習童話《白雪公主》,懂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只有真善才是美。
4.增進身體健康。美育使幼兒獲得自由舒展的心態,在審美活動中幼兒表現是積極的、愉快的,是一種精神和身體快樂的體驗。所以,實施美育能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二、幼兒美育的特點
1.主體自主性。幼兒審美活動不是由教師強迫進行的,它是以幼兒為主體的自由活動。在審美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不能代替,幼兒獲得的是美的自我體驗。
2.目的的非功利性。幼兒美育不以掌握大量的知識技能為目的,而是以陶冶情感、培養情感和態度為目的,是非功利性的。
3.情感表現性。幼兒對美的興趣、情緒、情感和態度總是毫不掩飾的。如幼兒會告訴教師:“老師,我不喜歡你今天的衣服,不漂亮。”
4.情感虛構性。幼兒審美的對象往往不是現實中的,而是他們想象中的。如幼兒在畫小兔吃蘿卜時說:“小白兔真高興,不挑食,老師給你發小紅花。”
5.手段表現性。在幼兒審美活動中,手段是為表現審美內容為形式的,美育的手段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活動。
三、挖掘美育因素
挖掘美育因素,是實施美育的首要環節。教師必須先找出美的因素,在審美活動中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1.教學活動中的美育因素。語言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欣賞感受語句美、語音美的同時,認識自然美、社會美、人物美、科學美、形象美等多種形態的藝術美。社會常識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自然民俗之美、科學之美,自覺珍惜大自然的平衡和諧之美,增強幼兒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音樂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聲音、節奏、氣氛的不同體驗領悟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耳朵對音律的分辨和感受能力,用身體動作去表現美、創造美。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通過欣賞、創作,不斷提高眼睛對形式美的分辨和感受能力。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形狀美、數字美,體育活動中的動作美、造型美都能給幼兒以美感。
2.日常生活中美的因素。幼兒園景物的合理布置,活動材料、玩教具、教育設施的完美結構、漂亮外觀,及教師的親切笑容、文明言行,師幼之間親切友愛的交往等都能給幼兒以美感,使幼兒在美的教育不斷提高審美素質。
3.游戲中美的因素。游戲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以參加游戲活動過程和取得愉快為目的。幼兒在游戲中可以體驗美,進而認識美、創造美。
四、幼兒美育的原則
幼兒美育的原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考慮到現實乃至未來社會的需要。
1.情境設置性原則。教師在實施美育時,要按照美育的目標精心設計審美情境,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美的環境氣氛中,以利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感,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如,中班“跟著聲音去旅行”游戲,教師用錄音機放出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幼兒聽著這些聲音,時而到“森林”,時而到“海邊”,發展想像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形象直觀性原則。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美的體驗和認識,依賴于知覺和已有的生活體驗。要注意玩教具的形象、直觀,使幼兒置身于事物的外觀,在形、貌、聲、光、色的審美氛圍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靈的啟迪。如讓幼兒常看木偶劇,好看的動畫片、美術片等。
3.交流性原則。在審美活動中,師幼要通過相互交流,促進美育的深入進行。教師的分析講解不能代替幼兒的體驗,只能起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而幼兒的體驗可以給教師以補充和啟發,有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幼兒的主體作用,有益于獲得更多的審美信息,豐富美育內容。
4.綜合性原則。幼兒美育不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應以綜合主題活動來設置。在實施過程中,應滲透于健康、科學、藝術、語言等各領域活動中,相互促進,有利于美育的順利進行及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總之,幼兒美育需要家庭、社會、幼兒園的有機結合,三維度教育相互滲透,這樣才能使幼兒美育落到實處,發揮其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淺談幼兒園審美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 教育技術幼兒教師論文
• 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 習慣,應從幼兒園抓起
• 探索游戲理論與幼兒教育實踐
• 幼兒園室內運動設計與實施的研究
• 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
• 幼兒園繪本教學的開展
• 幼兒園舞蹈游戲化教學初探
• 幼兒園小籃球教學的多樣性
• 淺析幼兒園舞蹈教育的方法
• 農村幼兒園親子教育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音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