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為提高我縣兒童保健水平,降低營養不良的發生率。方法:2006年8月對集體(公立)及個體(私立)幼兒園兒童體檢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集體幼兒園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低于個體幼兒園,鄉鎮幼兒園營養不良發生率高于城鎮幼兒園。結論:在今后的工作中,幼兒園應重視兒童營養,以合理的膳食及科學營養的調配方式為指導依據,有針對性地開展幼兒營養膳食工作,使幼兒體格發育健康成長。
關鍵詞 兒童 營養不良 發生率
為了解嵩明縣幼兒園兒童的營養狀況,筆者于2006年8月對7所幼兒園1500名兒童的營養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對象:7所幼兒園3~6歲的兒童1500名。
方法:采用WHO推薦的同性別的年齡體重身高及體重身高離差法評價,年齡別體重(W/A)小于兩個標準差(+3s)為肥胖[1]。
結果:
兒童營養狀況:在1500名兒童中,營養狀況正常1136名,占75.39%;營養不良347名,占23.13%;肥胖17名,占1.1%。
不同性質的幼兒園營養狀況:我縣幼兒園性質不同,分為集體和個體,集體幼兒園內兒童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為20.17%,肥胖發生率為1.28%;個體幼兒園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為28.06%,肥胖的發生率為0.89%。因此,個體幼兒園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于集體幼兒園,而肥胖率低于集體幼兒園。
不同地區幼兒園兒童營養狀況比較:城鎮幼兒園營養不良發生率為13.61%,肥胖發生率為2.31%;鄉鎮幼兒園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4.69%,肥胖發生率0.83%,故城鎮幼兒園營養不良發生率低于鄉鎮幼兒園,而肥胖率高于鄉鎮2倍多。
討論
幼兒園保健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各種形式的幼兒園逐漸發展起來,集體幼兒園有謹慎規范的辦園思想,嚴格的各種保健制度是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的關鍵,并且有專職或兼職的兒保人員,能將兒保工作中的營養、膳食結構調配合理,并能進行兒童帶量膳食計算,各種營養素盡量滿足幼兒生長發育所需;而個體(私立)幼兒園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難以保證兒童均衡合理的膳食,兒童飲食結構欠佳,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故應重視兒童營養,配備專職兒保人員,學習相關的兒童營養知識,使兒童膳食既要營養豐富,又要經濟實惠,節約開支,促使兒童體格健康發展。因此,個體(私立)幼兒園應積極落實各項保健制度,為提高集體兒童保健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兒童營養狀況:兒童的營養狀況是衡量兒童健康水平的靈敏指標,營養不良的發生率能反映兒童整體的健康水平。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供給的蛋白質和熱量不能滿足幼兒的生長發育所需,使兒童發生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功能受損,影響大腦細胞發育,造成精神呆滯,增加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死亡率;兒童肥胖多為單純性,因食欲好、進食多,經常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而且缺少體育鍛煉,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升高發生相關疾病,肥胖可使兒童呼吸困難、換氣不足,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的疾病,肥胖也可使性情孤僻、自卑感強,影響心理行為的發育;根據幼兒園調查資料發現,個體和鄉鎮幼兒營養不良發生率高于集體和城鎮幼兒,而肥胖的發生率低于集體和城鎮幼兒。因此應該認真做好營養知識宣傳,科學喂養、合理搭配,對肥胖兒童應早期干預,加強體育鍛煉,增加熱量的消耗,改善兒童健康狀況,使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合理營養與膳食:幼兒園的營養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營養是否均衡[2]。應每學期對幼兒園的兒童進行營養計算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科學的飲食食譜。合理均衡的營養是保證兒童健康發育的關鍵,集體幼兒園的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低于個體幼兒園兒童,可見加強幼兒園內兒童營養與膳食的管理是降低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的有效途徑。
綜合上述:幼兒園兒保人員和家長應該掌握小兒在不同時期,每日應攝入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保證小兒每日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熱量和優質蛋白質,食物的種類應多樣化,食物制作適合小兒年齡特點,飲食色香味美,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保證一日三餐兩點,間隔進餐時間合理,定期進行兒童身高體重監測,及時調整兒童飲食,使兒童健康成長,減少營養不良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慕逖,主編.兒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5~77.
2 楊玉鳳.全國兒童營養與健康學術會議紀要.中華兒童保健雜志,1997,5(4):257.
【幼兒園兒童營養狀況調查】相關文章:
• 保健篇:用心呵護幼兒園的“新生”
• 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策略
• 芻議幼兒園教學藝術
• 在幼兒園,孩子什么也沒學到?
• 幼兒園“小幫手”現象研究
• 淺析新時期幼兒園園長的領導能力研究
• 幼兒園開展自然災害教育的意義
• 正確的握筆姿勢應從幼兒園抓起
• 學前教育專業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設計
• 幼兒園教學點滴談
• 綠色教育,綠色幼兒園
• 試談如何辦好一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