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孩子們在幼兒園已將近三個月了,回顧這三個月,孩子們的變化是很大的,是可喜的。開學初,許多的孩子哭哭啼啼的,不愿意上幼兒園,自從我們主題墻的創設,孩子們越來越喜歡幼兒園的環境了,因為在我們的主題墻里有孩子們喜歡的內容,孩子們在主題墻中找到了家的感覺,感受著快樂。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新)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可以看出,環境的創設與孩子始終是共存的,孩子依賴環境并作用于環境;而環境的創設來源于孩子并反映孩子的生活。那么,我們班是如何運用主題墻創設體現真正價值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像“家”一樣的溫馨主題墻的創設,讓幼兒盡快適應環境并學會生活。
所謂“家”一樣的溫馨主題墻的創設是從“人文”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家庭對于孩子的持久影響而創設的一種具有家庭特色、溫馨舒適的環境。特別是小班幼兒,剛入園存在著“分離焦慮”的現象,而家庭化環境的創設讓幼兒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幼兒在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的同時也學會了生活。
開學初,我們圍繞的主題“親親熱熱一家人”創設主題墻,我們讓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全家人的照片,孩子們每天到了幼兒園看到全家人的照片心里特別的高興,還主動告訴同伴照片上他的爸爸媽媽們,通過這樣的主題墻,不僅緩解了孩子依戀自己的親人的情感,還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交流, 從而使幼兒對幼兒園的親近感也油然而生。現在,孩子們每天早上入園的時候,總喜歡在主題墻先找到自己的照片,看一看,然后開心的笑著,還要告訴老師,說:“老師,那是我的照片。”多可愛的孩子,這個小小的墻面上寄托著孩子們自己的心愿。從而使得主題墻變得更加的生動、擬人化了。
二、墻面環境創設注重生活化,內容來源于孩子的生活,與幼兒產生共鳴。
墻面內容創設必須是幼兒熟悉,符合幼兒心理的要求的環境。開學以后,我們為孩子們從早上入園,到做早操,到吃早點,到集體活動、到吃午點等等,每一個環節,我們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照片記錄,當我們將照片沖洗出來的時候,布置在我們的主題墻的時候,孩子們都圍著看個不停,說個不完。因為照片上的內容是孩子們熟悉的畫面,孩子們見了都有話說,當爸爸媽媽來接他們的時候,他們滔滔不絕的說著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情,有的很高興的告訴媽媽:“這是我幫助老師掛毛巾的。”還有的說:“我在和老師學做早操,明天我還要上幼兒園。”還有的說:“這是我和老師做游戲,真開心。”孩子們看著自己在幼兒園里快樂的生活的一張張的照片,也很快的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中,越來越喜歡幼兒園的生活,越來越喜歡上幼兒園了。
三、讓幼兒共同參與主題墻的創設,使教育產生多種效應
隨著季節的變化,金秋十月,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孩子們是我們活動的主人,主題墻的創設離不開孩子們自己的創作,為此,在本次《多彩的秋天》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布置。我們和孩子一起制作秋天里成熟的水果――手工活動:梨。雖然孩子們的小手還有些笨拙,雖說一只只梨子還不是那么的有形,但是孩子們的作品卻依然是很棒。我們將孩子制作的一件件作品貼在了我們的主題墻上,孩子們更加關注他們和老師一起創設的主題墻了。在觀看主題墻的時候,他們說的話題更多了,更加完整了。主題墻的創設和幼兒生活越來越貼近了,同時加深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感情,使孩子覺得幼兒園就是他們的家。同時幼兒也在創設主題墻的過程中又獲取知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多層次、多角度挖掘教育信息,發揮主題墻的教育價值,培養幼兒自主、自信、積極、努力和創造的精神,促進幼兒潛在能力的發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的各種良好習慣得到培養,不同興趣得到滿足,不同個性得以弘揚和發展。
【幼兒園是我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是我家(樓天一)
• 案例:幼兒園是我家(小班)
• 幼兒園是我家(中班)
• 幼兒園是我家
• 幼兒園是我家
• 幼兒園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