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我國的幼兒教育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無論是幼兒園的數量還是在校的幼兒都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它不僅可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而且還可以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和能力培養。基于游戲在幼兒教學的重要性,本篇首先分析了我國幼兒園組織游戲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然后,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來一些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 游戲活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13-01
1.我國幼兒園組織與指導游戲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幼兒教育的規模的擴大,在幼兒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上出現了如下問題,首先是幼兒園老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不能正確的發揮其主導地位,往往出現放任自流和干預過度的問題;其次是在幼兒園的環境建設上不太科學和理想,出現了軟件和硬件都不足的現狀;最后是在幼兒的游戲的活動的管理上和時間安排上還存有些不足,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出現了管理混亂和游戲活動不順利進行的狀況。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如下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游戲活動。
2.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的策略。
2.1 教師要正確把握角色的定位,發揮其主導作用。
要明確教師角色正確定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教師要發揮游戲的觀察、記錄者作用。
觀察是教師實現目標,追隨孩子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游戲組織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看、聽、想、記等方法來觀察孩子游戲的動作,揣摩他們的心理,分析他們的行為,以提供合適的游戲活動材料,為下面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提供書面材料。
其次,教師要發揮游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始終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引導有助于幼兒準確的表現出游戲內容,發展游戲構思。
再次,教師要發揮游戲的合作者作用。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無論是集體游戲、角色游戲、器械游戲、玩具游戲,孩子們都喜歡。幼兒園就是幼兒游戲的天堂,因為我們都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無論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和游戲有關。老師天天挖空心思的創編各種游戲去迎合幼兒愛玩的天性,當然也要成為他們游戲中的一個伙伴,去做幼兒們的游戲的合作者。因為大家一起玩,快樂可以一起分享、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發展是我們老師最大的心愿。
最后,要發揮老師的適度介入指導作用。
幼兒的游戲活動需要得到老師的支持、幫助,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不分時機的隨意提供幫助。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只有當幼兒確實因其本身經驗與能力的局限,致使游戲活動難以繼續的時候,才給予一定的支持。所以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具有敏銳地觀察力和判斷力。比如當孩子在很專注、很順利地進行游戲活動時,老師最好不要在此時去打擾他,以免中斷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活動。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需要介入游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
2.2 創設良好的游戲組織和指導環境
在教師角色明確定位和發揮其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想順利的組織幼兒園游戲的開展,還需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組織和指導環境。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組織和指導環境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欲望,為下面游戲活動順利的組織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創建良好的游戲組織和指導環境可以分為創建寬松的物理環境和創建開放的心理環境兩部分。
寬松的物理環境,可以分為戶內和戶外游戲環境,其中,有些部分或區域是常設的,有些是可以隨時改變的。戶內游戲環境,可以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劃分不同的活動區,要有充足的游戲材料,各個活動區的材料應按需要平更換,不能一年到頭一個樣。
開放的心理環境,即為幼兒開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精神環境。精神環境主要是指環境中的人際關系。幼兒園的精神環境主要包括幼兒與教師,教師之間,幼兒之間的關系乃至幼兒園的園風、班風。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讓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她們對班級、對游戲活動產生熱愛。
2.3 合理安排,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
充足的游戲時間是保證組織幼兒游戲順利進行的決定性條件。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充足、寬裕的游戲時間,讓幼兒自由地去玩去活動。為此,教師可利用幼兒的晨間活動、飯前飯后、離園前后及其它環節的零散時間開展各式游戲活動。
對于學前的幼兒,根據其的年齡不同,開展游戲的時間長度也應不同。例如:對于年齡小的幼兒,他們正規集體學習的時間較短,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用于游戲活動;相反,對于年齡較大的幼兒,他們正規集體學習的時間較長,相對來講他們進行游戲的時間就會縮短,但是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都應保持在一個小時左右。
2.4.為幼兒建立合理的游戲常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游戲的開始的前面或者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多講講游戲常規游戲常規就是指幼兒在集體中開展游戲活動時,對幼兒不適宜的行為禁止或適宜行為的允許的經常性規定。游戲常規的建立不是對幼兒游戲的限制和束縛,而是更好的培養幼兒一種良好的游戲行為的習慣。幼兒游戲的常規一般由以下幾點構成:
⑴愛護玩具,不隨便破壞玩具。
幼兒園里的玩具是供全體小朋友使用和玩耍的,幼兒在游戲時應愛護和不能隨便破壞玩具。
⑵共享玩具,不霸占和爭搶玩具。
玩具是大家的,幼兒在游戲時,可以拿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和大家一起玩,可以交流或交換著玩等。若幼兒在爭取不到自己想要玩的玩具時,不能搶奪別人的玩具;在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時,同樣也不能霸占。
⑶學會物歸原處。
在孩子不想玩或游戲結束時,教師應指導幼兒不能把玩具隨便亂放,應物歸原處,從哪里取來就再放回到哪里去,以便供其他幼兒的使用和玩耍。在收拾玩具時,對于年齡較小的、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孩子,教師可以協助其完成;對于年齡大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他們獨立完成。
3結束語
總之,近年來,我國幼兒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它不僅可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而且還可以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和能力培養。基于游戲在幼兒教學的重要性,本篇提出的關于幼兒園游戲組織與指導的一些策略,希望對以后的幼兒游戲教學和幼兒園的建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學前游戲論》,主編:丁海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01.11
[2]《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主編:劉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學前教育》2005年12月
[4]《幼兒游戲論》主編:林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5]《學前心理學》「M」主編:陳幗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論幼兒園游戲組織與指導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建筑光環境心理問題初探
• 讓信息技術走進幼兒園語言教學
• 反思型幼兒教師發展實踐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現途徑探析
• 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
• 幼兒園虐兒行為的危害分析
• 建好農村幼兒園 過好家長培訓關
• 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活動初探
• 生態體驗下的幼兒園環境教育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效性
• 幼兒園活動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