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如何有效地開展親子制作活動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vigilia°寶瓜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是協助家長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家長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只有家長有效地參與幼兒教育,才能使幼兒真正地健康成長;只有家長與教師有效合作,才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游戲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工作中,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以“親子制作活動”為契機,有效地促進家園共育。
關鍵詞:教育觀念;準備工作;活動指導
一、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家園共育
“望子成龍”是孩子父母所共有的普遍心態,許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傾注了全部心血。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在教育觀念上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有義務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使家長帶著全新的教育觀念成為家園共育中的一員。于是我們利用家園聯系欄、親子手冊、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活動等一系列途徑,轉變家長觀念,引起家長對“親子制作”的重視。
1.召開“親身體驗式”家長會,讓家長當一回幼兒,親身體驗親子制作的重要意義
家長會前針對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小司機”,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廢舊材料制作小汽車。在家長會時,教師出示親子制作的“小汽車”若干,讓家長介紹使用材料的特性,并讓家長說說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有什么收獲?自己有什么收獲?通過本次家長會,家長對親子制作的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親子制作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堅持性、認真做事的態度,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形成成功的體驗,培養了孩子的多種能力、合作意識、良好的情緒情感,還培養了孩子的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創新意識,同時還讓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更進了一步,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豐富了幼兒園的領域課程,增長了孩子的領域知識。
2.舉辦“參與式”的家長開放日,進一步讓家長感受親子制作的意義
在開放日中,我們結合班級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利用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制作“美麗的相框”。與以往開放日所不同的是,在親子制作活動后請家長填寫本次活動的感受、體會,目的是引導家長在活動中正確觀察和評價幼兒的活動情況,并發現幼兒的點滴進步,同時感受親子制作的意義。
二、做好親子制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親子制作”的準備涉及方方面面,教師應盡量考慮周全,給家長更多的幫助和可以選擇的彈性空間,以便“親子制作”的成功完成。
1.動員和宣傳
提前一到兩周進行親子制作活動的宣傳和動員工作,教師可以借助QQ群、飛信等各種渠道對本次親子制作的目的、要求、內容和意義等進行宣傳,讓家長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參與價值。同時,針對不同的活動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指導性的文字或圖片加以說明,便于家長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指導幼兒完成。
2.充足的時間
為家長提供充足的時間完成親子制作。因為家長有時下班回家已經很晚、很累了,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完成什么親子制作,所以最好利用休息天。如果為了趕時間而倉促完成,會導致家長來不及和幼兒好好溝通、合作,這樣的親子制作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效果不會理想,反而還會成為負擔。
3.便于參與
親子制作要貼近幼兒生活,活動內容要便于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如需用到相關材料,也應做到簡單、可取,因為很多家長覺得對于幼兒園來說隨處可取的材料在家則不容易找到,因此有時也可以由教師提供。
三、注重活動指導
想讓親子制作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指導很關鍵。首先,教師在園要跟幼兒說明情況,并且進行一定輔導,讓幼兒回家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考慮到家長是非專業人士,必須給予他們具體、實際的指導,使他們有能力配合,而不至于產生畏難、厭煩情緒。如在家園聯系欄中設置親子制作指導平臺,解答家長在制作中的困惑;還可以舉辦親子制作沙龍,以現場示范的方式介紹具體的制作方法,發揮家長間的互助示范和帶動作用。
四、及時展示,感受成果
親子制作的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及時進行展示,讓幼兒與家長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是對幼兒與家長參與下一次親子制作活動的激勵。
總之,教師在布置“親子制作”前要對時間的控制、材料的收集、開展的形式、成果的展現、幼兒和家長的參與度,以及在參與過程中對家長的宣傳指導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只有教師考慮越周到、準備越充分,親子制作的開展才會越順利、越有效。
(作者單位 福建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廣廈幼兒園)
編輯 王振德
【幼兒園如何有效地開展親子制作活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體育游戲狀況調查
• 難忘的幼兒園生涯
• 淺析幼兒園骨干教師成長中的關鍵人物
• 幼兒園收費緣何居高不下
• 在幼兒園滲透傳統節日教育
• 《弟子規》在幼兒園中的教學
• 幼兒園節日文化活動的實施策略
• 探索幼師音樂教學革新
• 囧囧幼兒園
•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幼兒園活動
• 有感于泰國幼兒園的畢業活動
• 論加強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