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間游戲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由勞動人民創編的游戲,民間游戲底蘊深厚、氛圍寬松、簡便易行,在發展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方面具有極強的功效。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析,對開展民間游戲的可行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 幼兒園 民間游戲;幼兒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游戲是對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队變簣@指導綱要》中同時指出:“玩是幼兒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可見,游戲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鄉的幼兒園也隨著現代化幼兒園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學設施、設備、也得到了飛速的更新與換代。當今的孩子童年生活無比先進,但我們不免可以看到,在孩子走近高科技產品的同時,正日漸疏遠著那些草根化的、蘊含豐富教育資源、娛樂成分的民間游戲。面對這種現狀,我認為,有必要重審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開展的可行性。
一、民間游戲與幼兒動作發展
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對幼兒身體發展起著多方面的作用,“跳皮筋”、“跳繩”、“ 跳房子”、“老鷹捉小雞” 等等游戲能促進幼兒走、跑、跳、鉆等大肌肉動作的發展;“穿花繩”、 “夾彈子”、“挑竹簽”、“彈紙盒”、“拋石仔”、“轉陀螺”等游戲,能發展幼兒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協調,民間游戲中的各種動作發展,促使幼兒機體健康和諧的發展,從而增強他們的體質。
民間游戲所引發的濃厚興趣,使孩子在游戲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如:“跳房子”的游戲,在地上印畫的圖形是各具形態,跳法也不盡相同,有的用腳踢著跳,有的頂著沙包跳,還有的用叫夾著沙包跳。在玩“老鷹捉小雞”,左穿右擺的動作,可發展孩子身體平衡能力,促進走、跳及躲閃能力。
二、幼兒民間游戲有助于幼兒身體的發展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覺得一些運動類民間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如“老鷹捉小雞”不僅能促使幼兒身體技能的協調發展,還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機智勇敢的精神,“老狼幾點鐘”游戲能發展幼兒的自控能力,還有“運糧”游戲,幼兒要克服各種障礙運送糧食到目的地,這一活動也能增強意志使幼兒獲得耐挫能力。
民間游戲的開展具有很強的隨機,一般不受時間、空間、人數、年齡等條件的約束,大多數民間游戲是在戶外活動場地進行的,這樣可以使幼兒盡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充足的陽光,促使幼兒機體的健康成長,幼兒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如:在草地上“推小車”, “跳皮筋”,在花園里“捉迷藏”等,孩子們沐浴在陽光雨露之中,頑強的接受外界的變化,促使幼兒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減小感冒咳嗽率,增強免疫力,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三、民間游戲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民間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相互交往,他們逐漸懂得了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丑惡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幼兒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看自己,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逐漸學會服從人們之間關系的準則,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社會性行為。幼兒民間游戲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兒童共同合作才能進行,如《推小車》、《炒黃豆》、《拍大麥》、《城門幾丈高》等游戲。在游戲中,幼兒之間的語言交往隨時進行,促進了幼兒社會語言的運用。民間游戲中也有約定俗成的規則,幼兒在游戲中必須遵守游戲規則,才能使游戲進行下去。富有兒童情趣的民間游戲對幼兒具有很大的誘惑力,這會促使幼兒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游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遇到許多問題,如人數或多或少了,玩具不夠了,大家對游戲規則的理解不一致等。通過游戲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協調、幼兒學會了遵守規則、與他人友好相處、學會了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在游戲中,每個幼兒都不斷的更換角色,游戲伙伴中會很自然的產生“領袖”,這些“領袖”也會很自然的被淘汰,這可以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組織能力。同時也教育幼兒要平等待人,樹立團結協作的意識,克服任性、獨享等不良習慣。
民間游戲是幼兒快樂的源泉,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民間游戲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對幼兒教育的作用,我們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民間游戲,同時我們也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深入實踐、深入反思,更大程度地體現出民間游戲的可行性。
【淺析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可行性】相關文章:
• 鄉鎮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思考
• 幼兒園階段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 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的實踐
• 幼兒園的快樂進餐芻議
• 解讀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音樂教學點滴談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 幼兒園感恩教育實施途徑初探
• 公辦幼兒園應當真正“公辦”
• 讓民辦幼兒園撐起半邊天
•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方法探析
• 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活動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