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全國學前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地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到2014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0.99萬所,學前教育毛人園率達到70.5%。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得到緩解。
在廣覆蓋、保基本,大力普及學前教育的同時,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也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視。擴大公辦幼兒園的數量是提高幼兒園整體質量的有效途徑。許多地方明確提出加大公辦幼兒園的比例。在學前教育基礎好的地區,比如上海、北京等地,公辦幼兒園的比例已經達到或即將達到70%,還有很多地區計劃把公辦幼兒園的比例提高到50%。這是一個非常喜人的局面。
然而,什么是公辦幼兒園?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簡單。在政府部門的統計報表上,凡是由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街道鄉村集體舉辦的幼兒園都屬于公辦幼兒園。這是按照幼兒園產權性質來劃定的。這種劃分只是幼兒園資產的歸屬分類,沒有體現幼兒園辦學過程中的“公辦”。筆者認為,不僅幼兒園資產公有,而且在辦學過程中,有穩定的政府財政經費支持,這樣的幼兒園才能算公辦幼兒園。如果只是資產公有,但沒有財政經費支持的幼兒園只能算“公有”幼兒園。
在大多數地區,常年獲得政府財政撥款的幼兒園基本是由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幼兒園,俗稱“教辦園”,大約占公辦幼兒園比例的20%左右。其他80%的公辦幼兒園隸屬于企事業單位以及街道鄉村集體。這部分幼兒園沒有穩定的財政經費支持,也基本上沒有上級主管單位的撥款,甚至有些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幼兒園每年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繳納數十萬元管理費。這一類幼兒園靠收取的保教費支付教職工的工資和維持幼兒園運轉,處于白收自支狀況。兇為它們屬于公辦幼兒園,所以保教費必須按照公辦園標準執行。可是由于沒有財政經費支持,比起“教辦園”,收入少三分之一,甚至少一半。它們也不能實行民辦幼兒園那種根據成本確定收費標準,報政府審核備案的辦法。公辦幼兒園的經費保障它們得不到,民辦幼兒園的政策扶持它們也沾不上。這些幼兒園步履維艱,保教費支付教職工的工資都捉襟見肘,更沒有財力用于幼兒園房舍的維護、設施設備的購置和教師待遇的改善。最近幾年,得益于三年行動計劃,有些地區對這一類公辦幼兒園以專項形式給予補助,并撥付生均公用經費,使得它們的經濟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相比于常年獲得財政經費的“教辦園”,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企事業單位、街道鄉村集體舉辦幼兒園,其歷史可以上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國家為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要求各單位舉辦幼兒園,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這一類幼兒園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時至今日,由于經費緊張,它們的設施老化,教師隊伍整體專業水平提高緩慢是不爭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為了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的日標,各地新建了不少公辦幼兒園,建成之后,讓幼兒園自收自支,沒有財政經費支持,造成新的公辦幼兒園不“公辦”。多年之后,這一類幼兒園又會出現后續乏力的問題。
幼兒園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有關研究表明,只有當一個國家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10%、占GDP的1%時,學前教育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日前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只有3.3%,離建成完善的學前教育體系的日標還很遠。在推進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希望各地不僅要建設足夠數量的幼兒園,更要注重保教質量的提高,切實解決公辦幼兒園的經費保障問題,讓公辦幼兒園真正“公辦”。
【公辦幼兒園應當真正“公辦”】相關文章:
• 探究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策略
• 幼兒園的經營成功之道
• 淺析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現狀
• 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探究
• 客家游戲創編在幼兒園的實踐
•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課程實施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
• 露天防腐地板進入幼兒園
• 幼兒園的我們
• 論幼兒園教師師德之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之我見
• 幼兒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