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個神圣的職業,被人們傳誦了幾千年。然而,在當前的新聞、網頁上搜一搜,總有一些關于幼兒教師師德缺失等負面新聞。不可否認,當前幼兒教育中確實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幼兒園教師作為人的心智的啟蒙者,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教書”,傳遞知識技能技巧,重要的是要“育人”。只有立身為教,為人師表的幼兒老師,才能正面地教育、影響幼兒,肩負起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一、幼兒園教師立身為教、為人師表的重要性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階段幼兒的個性雖屬雛形,但對以后的心理發展卻具有深遠的影響。雖在以后成長過程中會因一些因素有所改變,但這種變化似乎不太明顯。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幼兒階段形成的自我個性,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事業、家庭和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
(一) 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園教師更要以身立教。
在幼兒園,我發現教師和幼兒之間有一種好玩的“影子”效應――幼兒是教師的影子。例如,黃老師嚴肅、紀律性強,她所帶班級的孩子也比較嚴肅;陳老師性格開朗直爽隨性,她所帶的班級孩子比較活潑自由;楊老師崇尚自由民主的教育理念,她所帶的孩子則表現出和諧、自主性強的特點。這種“影子效應”說明模范學習是幼兒獲得經驗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幼兒常常按照眼前人的行為方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并做出與之一致的行為。幼兒園教師,是除了父母之外幼兒接觸時間最長、關系最密切的成人,是幼兒模仿和學習的重要對象。所以,幼兒園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影響很大。
(二) 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決定了幼兒園教師要以身立教。
有的家長常說:“在孩子的眼中,老師的話就是圣旨,老師所說的、做的都是正確的。”不錯,幼兒因社會經歷少,掌握的知識有限,不能明辨是非。特別是年齡越小的幼兒,這種能力越弱。所以,幼兒沒辦法像中小學生那樣有選擇性地進行模仿、學習,只要是呈現在眼前的動作行為,都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因此,一個具有良好的師德、較強的責任心的幼兒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本身就是一本書,自己的言行舉止就是書中的內容,要把自己當成一本活教材,以身立教,樹立良好的、正面的師德形象。
二、目前幼兒園教師師德存在問題
幼兒園教師“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但是,搜索一下網頁、瀏覽一下新聞、觀察一下幼兒園,幼兒園教師的一些負面的行為的確讓人心寒。我認為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 自身道德素養缺失,樹立反面的形象。
在過去一段時間,教育中過分強調知識的重要性,使很多教師認為具有了廣博的學識、精湛的專業,就具備當教師了的資格。于是在幼兒園言行舉止隨意,衣著隨便。如,有一位女教師給孩子示范圖案后,讓孩子畫畫,自己坐在孩子面前,蹺起二郎腿摳指甲。殊不知,幼兒在悄悄地看著眼里,并無意識地模仿起來。試想這類教師自身道德素養不高,教出來的幼兒會是怎樣?
(二) 法律意識不強,導致違規違法的教育行為。
近幾年來,媒體報道了多宗幼兒園教師懲罰孩子甚至故意毆打孩子的事件:
案例一:2010年5月17日,汕頭市兩名幼兒園老師教唆學生打人的視頻在網上曝光,視頻中,兩名幼兒園女老師“指揮”一名女童掌摑、腳踹另外一名男童,被打的孩子不敢反抗,旁邊還有多名小孩在“觀看”。
案例二:2010年9月1日,江蘇省徐州市某幼兒園,兩個小孩因搶一張凳子引發了“教師”打人事件,從視頻上看,該孩子被教師毆打近10分鐘,而其他老師表示“沒來得及阻止”。
這類教師不僅道德素養缺失,而且法律意識淡薄,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 沒有理解“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導致課堂與生活脫節,影響德育教育效果。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是教育,但有的教師把重心都放在課堂中,在上課時能嚴格樹立一個幼兒園教師應有的素養和形象。但下課后就“原形畢露”,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教育孩子“吃飯時要安靜”“不挑食”,當自己吃飯時,卻是邊吃邊打手機,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還埋怨廚房做得不好吃并把食物倒掉。這樣的行為與課堂的正面教育相抵觸,不僅使正面教育效果不佳,而且會造成孩子“雙面”性格。
三、影響幼兒園師德素質的因素
雖說行行出狀元,但行行也會出一些“贗品”,作為幼教行業,“贗品”的出現也有其特定的因素,本人覺得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 能與德比例失調
從大環境上看,當今時代,能力和技能是本錢,創收是目的,特別是一些民辦幼兒園。如幼兒園招聘教師,往往目的性明確,比較多的時間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對應聘者“彈、跳、唱、講、畫”等技能技巧的考核,而這些直觀性呈現出來的技能往往主宰了招聘人的思想,影響了招聘者最終的決定。從幼兒園小環境來看,很多幼兒園把精力放在科研、教學特色上,所謂的政治學習和德育建設往往是“走一下過場”,這種重能力輕德育的管理觀念,也是幼兒園教師師德提高不了的原因。
(二) 總體學歷偏低
學歷不能代表能力,也不能衡量一個人的道德高低,但卻是間接導致幼兒園教師師德缺乏的因素之一。雖說現在幼兒園中研究生等高學歷的教師也存在,但是總體的學歷還是中師學歷或中師學歷進修大專的居多。很多中師生畢業的教師,只是把幼兒園教師當成一種謀生的工作,而非為之奉獻終身的職業。至于能否真正地用心去工作就更不得而知了。
(三) 工作負荷大,精神壓力大
幼兒園教師上班時間特點是:早、長。工作特點是:累、責任重、壓力大。在高負荷、高壓力的工作中,有些教師靠愛心和責任心“扛下來”,有些教師的“愛心”被磨滅了,責任感也減弱了,甚至偶爾出現言行失控的情況。
(四) 工資待遇低下
幼兒教師工作待遇還是遠遠跟不上現在物價的飛躍。“高消費”和“低收入”的矛盾同時導致了幼兒園教師的流動性大,師資不穩定。廣州一所規模很大的民辦幼兒園長期招聘教師,就是因為“以前總是被臨時辭職的事情搞得很被動,剛剛培訓完,就說要走了”。
四、提高幼兒園教師師德素質的方法
(一) 幫助教師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民的利益為標準,在全社會實現平等、公平、正義的價值觀。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認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提高對幼教行業的認可度,才能克服困難,真心投入,才能真正做到“立身為教,為人師表”。
(二) 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規范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
我認為,既然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認可,就應該規范幼兒園辦園條件,提高幼兒 園教師的生活水平,讓幼兒園教師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談“立身為教,為人師表”。而解決這些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這樣既可以解決目前幼兒園存在的收費、體制等問題,同時也讓教師安心工作,貢獻自己,更好地“立身為教,為人師表”。
(三) 樹立典范,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
羅列課本教材、歷來歌頌教師的舞臺上、報紙上、對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宣傳和歌頌寥寥無幾。所以,我想,如果社會、報道、媒體能夠多一些對幼兒園教師工作的正面宣揚,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更多地肯定,讓更多人真正地了解幼兒園教師,那么對于幼兒園教師、對于整個幼教行業,對于整個國家的教育事業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四) 確保幼兒園教師再教育的有效性
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也是不斷改變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只有不斷接受再教育,和社會保持密切的聯系,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保持持續的工作激情。
1.對于教師,應做到:
(1)更新觀念。幼兒園教師要意識到接受再教育不是在應付任務和修學分,而是對自己的知識素養是一種促進、提升。
(2)提高學習能力。幼兒園教師實際工作經驗多,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有待提高,只有學習的能力提高了,才能輕松地經歷從經驗型教師轉變成研究型教師的心理考驗和能力考驗,減少因心理壓力造成的對職業的厭倦感。
2.對于幼兒園,應做到:
(1)明確自己的責職。師德建設是幼兒園的中心工作之一,是一個幼兒園得以發展的前提。作為幼兒園,應該從經費、時間上給予保障,確保教師有時間去學習,提升自己的情感和責任感。
(2)改變形式,把“以身立教,為人師表”融入實際的工作和行動中,避免因說教帶來的抗拒和疲倦心理。如,有的幼兒園請來關工委的老同志,通過發生在該幼兒園教師身邊的大量實例,滲透性地向教師傳授“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重要性,可謂“潤物細無聲”。
四、小結
綜上所述,教師的使命光榮而艱巨,“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時代的需求。作為幼兒園教師,必須意識到身負的重任,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職業修養。同時,我們也呼吁社會要給予幼兒園教師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促進幼兒園教師“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華南理工大學幼兒園)
【論幼兒園教師師德之】相關文章:
• 給無病孩子服藥幼兒園病得不輕
• 幼兒園常規教育與自控能力之我見
• 如何開展幼兒園同學教育
• 增強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策略
• 幼兒園\中小學生傳染病調查與分析
• 家長“滲入式”參與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及實施策略
• 讓武夷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本土課程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初探
• 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 幼兒園創意水墨畫教學新策略
• 農村幼兒園教育環境質量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