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教師的教學重點
幼兒教師性別分配不均,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人們對幼兒教師的教學任務的認識。關于幼兒教師的教學的重點,許多研究者從不同方面給予了解讀。從教學內容來看,學前教育以對知識的教育、習慣的養成以及人格的發展這三者的教學為主。其中,知識的教育是教會幼兒習得某些知識。這些知識范圍非常廣泛,既有代表物品的名詞,也有某些食物是否適合食用的常識,是幫助幼兒了解世界,表達自己思想的基礎。習慣的養成是訓練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些習慣成為幼兒的一種基本素質,在幼兒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人格的發展則是通過良好的示范和影響,提供優質的行為模板,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使幼兒身心健康,具有優秀的心理素質。不同性別的幼兒教師,在幼兒發展的不同方面起著不同作用。去除專業領域知識、專業技術、專業方法等知識方面的差異以及元知識、元技能的輔助作用后,仍有大量由于性別差異帶來的差異。
二、對幼兒發展培養傾向不同的人對教師選擇的傾向
學前教育三方面的主要內容十分重要,但對不同的人來說,對幼兒教育和培養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和選擇也會產生很大差異。側重知識的人在考慮選擇教師時,會著重考慮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課堂的把握能力,對幼兒狀態的觀察與判斷能力。這些人傾向于選擇表達和表現能力非常強,講解耐心,心思細膩,善于感知幼兒心理變化的女性教師。側重習慣養成的人在考慮選擇教師時,會著重考慮教師外在形象,行為特征,對動作的表現和模仿形象的樹立。幼兒的習慣往往是在生活中逐漸養成,這些人在選擇教師時,會考慮到教師對幼兒的照顧與看管,是否負責任,是否有足夠的精力等。對于教師的性別選擇上,則各有所好,重視照顧幼兒生活的人會選擇女性教師,因為女性教師夠細心。重視責任感的人對教師的性別并沒有傾向,而是看重教師的職業觀和責任心。側重健康人格的人在選擇教師時,會考慮教師對幼兒社會性心理發展的影響,甚至對幼兒性心理的影響。這些人在選擇教師時,會注意到教師的性別對幼兒產生的巨大影響,比如考慮到不同性別教師的行為所具有的性別特征對幼兒性心理發育產生的影響,幼兒對不同性別人的行為模式的建立等。因此,這些人在選擇教師時,傾向于將不同性別教師比例配屬在1:1。不同培養傾向的人選擇教師的傾向性不同,從當前呼吁、提倡幼兒教師性別比例均衡的人越來越多這一事實可以推測,人們對幼兒發展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注重知識向注重習慣和人格,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越來越關心。
三、對男性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中角色的討論
男性教師在學前教育中的教育職責與教育特色一直缺乏系統研究,導致當前對男性教師的角色的認識存在理論性的不足。一直以來,男性教師在學前教育中從事與體育、游戲等身體活動有關教學,很少有男性教師進行知識性教學。這與幼兒的生理發育有著密切關系,也與男性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有關。男性教師如果要在學前教育中充當主要的教學力量,必需加強自身的表現、表達等技能的鍛煉,同時,也要注意對自身的行為風格控制。
作者:何鵬飛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師發展學院
【學前教育男性幼兒教師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教育及幼兒教師論文
下一篇:教育技術幼兒教師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