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啟蒙階段,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國民整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對促進個體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具有巨大積極影響。幼兒衛生保健是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維護和增進幼兒健康、保障生命安全、預防疾病發生具有非凡意義,能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保證嬰幼兒健康成長,因此,加強幼兒衛生保健尤為重要。由酈燕君、賀永琴主編的《幼兒衛生保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一書,基于幼兒生長發育的多個方面,詳細系統地介紹了幼兒所需要的衛生保健及其措施。通讀全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幼兒保健衛生的措施。
一、加強幼兒心理健康保健
關于幼兒心理健康標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理論依據和具體標準,根據我國最新的研究成果,幼兒心理健康應該包含智力正常、情緒反應適度、自我意識正確、意志品質健全、個性結構日趨完善、人際交往良好、行為得體、反應適度八個主要特征。因此,在加強幼兒心理健康保健時應該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是要促進幼兒情緒的健康發展,這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為幼兒提供一個情緒表白、發泄、交流的平臺;二是通過組織各種游戲,幫助幼兒表達、發泄自己的情緒;三是要引導和培養幼兒的積極情緒;四是要幫助幼兒逐步學會調節自我情緒。其次是促進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應該在游戲中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應該把愛、尊重融入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中,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此外,《幼兒衛生保健》表示,加強幼兒心理健康保健只關注幼兒心理的塑造是不行的,還需要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進行預防和矯正,如用行為矯正法去改變或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或癥狀,教給學前兒童順應社會的良好行為,用游戲矯治法放松兒童的情緒,并在游戲過程中指導學前兒童控制自我,用動物輔助療法加強學前兒童與外界活動的互動,緩解幼兒的焦慮,促進幼兒社會化。
二、加強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衛生健康
幼兒衛生保健工作在幼兒園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和諧發育的重要保證,是預防和減少學前兒童疾病發生的重要舉措,因此提高托兒所、幼兒園等場所的衛生保健工作水平,不僅是現實托幼機構教養目標和管理目標的重要推力,更是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該書結合托幼機構的生活制度、幼兒膳食制度、體格鍛煉制度、健康檢查制度、預防疾病制度、消毒制度、隔離制度、環境衛生制度、安全制度和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對加強幼兒園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和體育鍛煉的場所的衛生保健提出了具體措施。在加強幼兒園生活活動衛生保健時,一方面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不同的生活制度,依據地區特點和季節變化制定相應的生活制度,另一方面應在考慮家長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的基礎下安排學前兒童的具體生活制度。在加強幼兒園教學活動衛生保健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身體保健,即要適當地提醒幼兒保持正確姿態,要創設安全、衛生、豐富的教學環境,以及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或書寫時間的長短;另一方面要考慮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心理保健,即教師必須采用直觀教學方法,引起幼兒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教師要正確應用表揚和批評以及營造積極健康的精神環境。在加強幼兒體育鍛煉衛生保健時,要注意活動量和強度的大小,注重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關注幼兒運動中的營養和學校環境與材料對兒童的影響。
三、加強幼兒的膳食衛生保健
營養是幼兒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故在加強幼兒膳食衛生保健時,既要注重膳食的營養均衡,又要注意膳食的衛生情況。該書表示明確學前兒童膳食營養是否均衡的前提,是在于掌握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等各種營養素的生理功能和事物來源,以及了解幼兒基礎代謝的熱量需求、生長發育的熱量需求和活動熱量需求,這也是加強兒童膳食營養均衡的入手點。此外,該書還表示膳食衛生的保證,不僅在于食物選購與儲存方法的正確、要求的達標,還在于廚房設備、炊具餐飲、廚房環境、廚房工作人員的衛生是否達標。故在加強膳食衛生時也要注重孩子平時吃飯的衛生,要注意食物本身的衛生要廚房的衛生。總而言之,該書內容豐富,具有針對性,對幼兒衛生保健知識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邊疆云 單位: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系
【學前教育加強幼兒衛生保健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現代化視角的幼兒學前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戲劇教育初探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