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主要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導入,也可以是直觀的呈現教學內容,或者是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總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使課堂教學更加的高效,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老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灌輸式的講授,而沒有將信息技術整合到教學中來,所以本文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出一定的整合策略。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堅持主體性原則主要是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由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對數學思想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將二者的整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基礎,進行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2.有效性原則
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呈現教學內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適合用信息技術來表述,而是需要堅持有效性原則,不能一味的將信息技術代替了教師的板書。所以老師在備課環節要將合適的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3.全面性原則
堅持全面性原則主要是指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并不是只針對某一個知識點,而是要貫穿整個數學課程的教學,要將每個章節中適合用信息技術表述的內容都篩選出來進行合理的整合。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全面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的導入環節,講授環節和最后的評價環節都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高效實現教學目標。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效備課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在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效的備課,老師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更加方便查閱更多的教學資源,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教學信息,有效的節省了備課時間,獲得更好的備課效果。例如,在學習《余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結合之前學過的正弦函數的相關知識進行新課的有效導入,然后通過信息技術將二者圖像的不同點呈現出來,從而使學生通過對比更加清晰的掌握教學內容。
2.創新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中職數學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進行灌輸式的講授,課下進行題海式的練習,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率很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要將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首先就要創新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學模式的創新就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將自主學習模式與合作學習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相互學習,合作交流,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取長補短,拓展思維,還能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下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例如,在學習《圓柱、圓錐》時,在教學的開始老師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什么樣的幾何體叫做圓柱、圓錐,生活中有哪些實物的形狀是圓柱體或者圓錐體,然后組織學生根據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討論怎樣計算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從而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不僅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3.豐富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強化數學思想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對數學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還要理解數學思想,所以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可以更好的豐富教學方法,強化數學思想,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函數的表示方法》時,對于數形結合思想的掌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表示函數,然后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將圖形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這樣可以更好的強化數學思想,使學生更直觀的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習資料,拓展知識視野,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強化數學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薛春玲.淺談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的整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1:65-67+82.
[2]侯振中.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整合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梁靜.中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郭江生 單位:重慶市云陽教師進修學院
【中職學前教育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相關文章:
下一篇: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