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孩子的語言不用早教,到了一定年齡他自然而然就會說話了?墒聦嵶C明現在孩子明顯比過去的孩子要聰明,原因是過去的孩子的家長只顧工作,大多數幼兒是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語言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如今的幼兒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長在改觀,認為孩子的早期語言教育訓練是有必要的,所以現在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表現方法明顯高于過去。由此幼兒語言的發展將是啟蒙教育中的必要課程。
小班年齡小,怎樣去培養呢幼兒的語言發展?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為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因為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豐富幼兒的生活,才能為豐富的語言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給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增長幼兒知識,開闊幼兒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在幼兒周圍找出緊密相連事與物以及大自然來豐富幼兒的生活,通過幼兒的感知來獲得的一些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同時,要注意發展語言交往能力緊密與認知能力發展相結合,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語言。冬天,教師可在班上的自然科學角里,種植一些蔬菜與大蒜,讓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并要求幼兒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有下雪,可以讓幼兒去接雪花,實際觀察雪花的形狀,看雪景,幼兒可以觀察到雪花有六個瓣,是一片片,一團團飄落下來的。引導幼兒欣賞房上、樹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極了。然后可向幼兒提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兒說:"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說:"像白糖。"有的說:"像厚厚的棉被。"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形容白雪,欣賞雪景,相應地豐富了詞匯。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我就給孩子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水果,讓他們通過觸摸、聞聞、嘗嘗、看看等操作活動學習了“香甜”“黃澄澄”“紫瑩瑩”“紅彤彤”“綠油油”等詞語。春天,萬物蘇醒,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最適應幼兒種植或植物,并讓幼兒觀察,比較它們的異同。通過種植與照料花草,幼兒不僅豐富了知識,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態的變化。幼兒生活內容豐富了,思路也就開闊了。讓他們動手、動腦、動口,在幼兒直接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展語言。
二、合理安排組織語言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指導幼兒進行的語言學習活動,把語言作為幼兒學習的對象,這是專門的幼兒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語言教育的主要途徑。這種語言教育是幼兒語言教育的主體。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兒歌、詩歌、故事、詞句等。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精心創設語言學習情境,引發幼兒與環境材料、伙伴及教師積極地相互作用,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來影響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小班幼兒年齡小,需要以游戲為基本組織形式進行開展,在游戲的情境中讓幼兒感受。比如:我在給孩子講故事《小兔乖乖》以后,孩子們便在表演區里選擇起小兔頭飾表演起故事的內容來,邀請同伴扮演小兔子,嘗試著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和情緒體驗表現對大灰狼的厭惡之情,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們扮演的小兔子,我扮演大灰狼;然后互換角色,在表演故事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本領:分配角色、變化聲音等,同時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總之,以游戲為主的語言活動,幼兒的活動興趣高漲,主動投入情感交流,可以初步提起幼兒的交流興趣。
三、語言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結合?梢愿鶕變河螒蛐枰c日常生活相結合,促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獲得發展,幼兒享受游戲的過程,是獲得快樂的過程,也是提高自我交流意識的過程。
1、開展豐富多彩的創造游戲活動,增強幼兒游戲中的交流意識。小班幼兒比較喜歡模仿動物進行游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增強了幼兒在游戲中的語言交流意識。例小班幼兒玩娃娃家:《我的娃娃要睡覺》,通過教師提問:“媽媽是怎么哄你睡覺的?”天天說:“我媽媽給我蓋好被子,然后給我唱搖籃曲。”瑤瑤說:“我媽媽抱著我哄我睡覺的。”幼兒在自身的角色扮演中得到滿足,教師通過適當性提問,將幼兒的生活經驗給以幼兒簡單的語言交流。
2、結合本學期園本課程開展主題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意識。本學期,經過課題小組的相互學習活動與不斷深入的研究、探討,不斷地豐富組織活動,主題游戲也適時而生。主題游戲它滲透在日常游戲、區域游戲等各種游戲之中。通過游戲中的發現、探究、再發現、進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獲取經驗,培養幼兒的自主交流能力,在游戲進行中,幼兒能主動的形成自己語言與思想。
四、培養良好的禮貌用語習慣。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禮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禮貌行為,二是禮貌語言。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給人一種謙遜文明,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好感?蓮囊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舉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禮貌也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因此,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孩子從小就會使用禮貌語言,有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幼兒的禮貌言行要在幼兒園與家里兩結合。教師在幼兒園應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成人。要求幼兒能用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地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教育孩子當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會說:"請您幫我……"受到幫助后,會說:"謝謝"。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地道歉,而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應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和自己講話時,要專心地聽,不打斷別人講話,不離開,不嫌煩。有急事需要及時談時,要打招呼。別人向自己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地回答。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語言習慣,講話時聲音要大,讓大家能聽見;速度要適中,不快不慢;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不罵人。進行這些文明禮貌的言行規范教育時,我們應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與具體行為相結合,"使孩子直觀地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并會正確使用。如稱呼問題,我們教給孩子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場合,會用禮貌語言稱呼別人?匆娎夏耆耍婪Q呼:"爺爺、奶奶;"看見像學生一樣的人,知道稱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來了參觀、看課的人時,知道問:"客人老師好。"等。通過反復的教育,孩子們掌握了許多人稱名詞,他們逐漸會合乎情理地稱呼人了。家長在家中應指導與配合語言教師的指導,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家長應了解自己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影響力,父母在家中可以利用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詩歌等,這些故事大多都比較短小精悍,很適合小年齡孩子。向孩子進行教育,培養孩子語言美,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認為不能只讓孩子被動地聽,應該要他復述,在孩子復述過程中,為了避免枯燥我就讓孩子一邊講,一邊做相應的動作,當孩子做不出動作時,家長就做一個動作來提示,啟發孩子們講下去,并讓他也跟著做一做,這樣,幼兒很快就能理解并講出新詞語了,這樣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如果不讓孩子重復,就不能完全達到講故事的效果。再如在實際生活中,家里客人來了,家長教育幼兒要熱情有禮貌地招待客人,給客人倒上一杯茶,說:"阿姨,請喝茶。"客人走時,送到門口,會說:"阿姨再見。"孩子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就會很快學到禮貌待人的禮節,這也是全社會的道德風尚,同時我們大家都應做孩子的模范,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初步培養小班幼兒的語言的發展,既要把握每個幼兒的時機,又要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作為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范化語言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藝術化,同時還要盡量擴大知識面,吸取世界各種語言的精華,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搜集專業的信息,博采眾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孩子們伴著我們的語言健康快樂地成長。
【淺談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相關文章:
下一篇:淺談語言學習中的興趣教學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