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幼兒園發展已經歷了近兩個世紀,形成了獨特風格。中國的學前教育從清末開始,距今亦有百年。但是由于文化、經濟、歷史、地理等差異,中英兩國在幼兒園的教育管理上存在諸多相同和不同之處,同時幼兒園建筑立面形象、空間布局等方面也存在著異同。
關鍵詞英國幼兒園 中國幼兒園 教育管理 幼兒園建筑
中圖分類號:G61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11年至2012年,筆者參與設計了英國著名的哈瑞公學在中國大陸(北京)分校的設計,從而對英國幼兒園教學及建筑理念有了一定認識,本文就此進行淺顯的分析。
一、從管理體系方面比較
英國學前教育以小學附設托兒所、小學附設幼兒班為主要形式。學校實行學校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托兒所或幼兒班的負責人在小學校長的領導下分工負責托兒所或幼兒班的工作。對日常工作中的大事、要事, 托兒所或幼兒班負責人首先要請示校長, 經校長審查同意后才能實施。托兒所或幼兒班負責人的任免由校長決定, 校長的人選由學校管理委員會決定。①
我國幼兒園實行的園長負責制,園長直屬教育部門管轄。這一點與英國幼兒園管理體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二、從教育內容方面比較
英國的義務教育起始于5周歲,一般5-7歲的兒童已經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對于后者,法律規定教育內容必須是國家課程。5歲以下兒童雖然沒有強制性要求,但是英國幼兒園和小學幾乎是無縫對接,所以幼兒園教育往往都是參照國家課程。當然,在此基礎上各校有適當的靈活性,但一般都設有九方面的學習內容: 英語與文學、數學、科學、美育與創造、體育、信息技術( 即熟悉了解通訊系統如計算機、錄音機、計算器、電話、復印機等)、精神、道德、人類與社會。教育方式多種多樣,多以個別教育和小組教育為主。教育內容與活動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聯系密切。②
我國的義務教育起始于5周歲,在此之前都是學前教育。同英國類似,中國的學前教育也沒有強制性要求,各幼兒園也是為了實現與小學的對接而設置課程。有所不同的是,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的聯系不像英國那樣緊密,所以中國的學前教育較之英國,帶有較大的隨意性。各園的許多課程、活動都是按照自身所處的地區及自身的各種硬件、軟件條件而自行設置。比如,在主要課程設置上,一些幼兒園設置了外語,而另一些幼兒園就沒有設置。我國幼兒園現今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向西方靠攏,與英國有了很多相似處,比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直面并尊重個體差異等。
三、從建筑整體環境方面比較
英國幼兒園經常作為小學甚至中學的一部分而設置,在建筑環境、建筑形象上會考慮與校園整體風格的統一。因而,更加注重校園建筑的本質表達,且充分考慮幼兒的精神需求,建筑立面形象活潑、空間布局自由多變。同時,幼兒園的基地通常與環境有很好的交融關系。
現今我國幼兒園大多作為住區所需配套設施而設置,由開發商出錢建設,教育部門管理。由于存在諸多不協調因素,很多幼兒園難以進行精細推敲,設計缺少個性,大多只是滿足功能。缺少對兒童空間體驗的心理特質分析,較多采用固定化的設計手法,比如紅藍黃三色、卡通貼畫、卡通家具等。
四、從建筑空間方面比較
英國幼兒園比較重視各班在空間上、視覺上流通性。另外, 為了強化幼兒互教行為的作用, 對于空間接近和協同游戲的可能也應給予一定的考慮。這一點在哈瑞公學北京分校的設計上,筆者體會較深。在我國,基于衛生安全、管理方便等方面考慮,現行幼兒園建筑規范要求各班應獨立設置,不能串聯。而英國校方非常堅持將各班串聯起來,以達到互助教學、節約衛生間等配套空間的目的。
正如前文所說,我國幼兒園目前基本以班為單位開展教學和配備圖書、玩具。 但是目前很多幼兒園存在經費分散不足, 造成各班配置無論在質還是量上都缺乏對幼兒的吸引力; 其次, 由于對所有的幼兒采用同一尺度教學, 在同一時間可供選擇的游戲種類有限。
五、從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比較
英國許多幼兒園設計中,充分考慮室內外空間的過渡與交融。往往模糊室內外空間的嚴格界限,形成連續性的空間體驗。這一點對幼兒是很有益的,一種不確定的、模糊的空間往往會激化幼兒的探索精神。
我國許多幼兒園近年來的設計理念及對室外環境的設計也有了一些新方向。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幼兒園建筑室內外空間還分割的比較厲害,室內外空間界限明顯。
六、實例比較
筆者選取了哈瑞公學北京分校的幼兒園與北京一個住區內正在建設中的幼兒園進行比較,分析建筑形象、空間布局等方面的異同。
哈瑞公學北京分校建于北京市順義區,是集幼兒園、小學、中學為一體
的英國私立學校代表(如圖1)。
幼兒園(如圖2)在建筑形象與空間上都與中小學有著密切聯系。不僅建筑形象具有一致性,建筑空間也通過連廊保持連貫性。幼兒園室外場地與中小學室外場地布置在相鄰位置,既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又相互貫通。這就能促使學前兒童與年長兒童之間起到互助教學的作用。幼兒園室內外空間分界采用漸進手法,設置了許多過渡空間。建筑內部空間通透性較大,兩班空間相通,共用一套衛生設施,既能互通教學,又能節約空間。
北京市大紅門回遷安置房配套幼兒園(如圖3),是中國比較有代表性的住區配套幼兒園。它是在一片住宅用地中專門劃出約5000平米用作教育用地,建設配套幼兒園,服務對象也主要是本住宅區居民。
因為用地的局促,幼兒園總平面布局非常緊湊。同時由于建筑面積和投資的限制,使得內部平面雖然功能完善,但是公共空間較少,空間通透性也不足。建筑立面形象簡潔大方,不過略顯缺乏個性。也就是說,此幼兒園雖然能夠滿足各種教學及室外活動的要求,但卻缺少一些個性與靈氣。這也是中國大多數住區配套幼兒園的通病。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中英兩國幼兒園在管理體系、教育內容、建筑空間與形象等方面存在諸多異同。總體而言,英國幼兒園從形式到內容方面都較為豐富、靈活。中英幼兒園的這種差異與文化、經濟、歷史、地理等方面都有關系。當然,中國幼兒園在教育理念、建筑形式與空間布局方面都在不斷發展中,未來或許能擺脫現在形式和內容都較為單一的局面。
參 考 文 獻:
[1]劉華,珍妮特?莫依.英國幼兒園個案研究報告[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2).
[2]劉華.英國幼兒教育與管理概況[J].學前教育研究,1998,(1).
【中英幼兒園教育管理及建筑比較】相關文章:
• 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探索
• 生活化的幼兒數學教學探究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育之我見
• 協商,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人——運用“協商”,在一日生活中支持與引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 物質材料與幼兒園課程
• 加強法制建設 營造和諧幼兒園
• 如何提升幼兒園班主任責任感
• 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
• 幼兒園教孩子玩麻將,納悶嗎?等
• 幼兒園大班成長課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