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班幼兒在集體面前分享表達還比較薄弱,尤其是一些弱勢內向幼兒,如何讓所有的孩子參與到分享交流活動中來,提升每個孩子的分享交流能力?我通過分享墻版面設計,分享墻管理機制以及分享墻活動推進三部曲,讓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分享墻的互動交流當中,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分享表達參與率。
【關鍵詞】分享墻;自主;分享主題;交流
中班幼兒在口語表達,探究能力方面還比較薄弱,尤其是集體面前的一些分享交流的活動,也僅僅是為部分能力強幼兒提供展示平臺,而大部分能力較弱,性格較為內向的幼兒則始終無法擁有展示機會,那么如何讓所有的孩子參與到分享交流活動中來,提升每個孩子的分享交流能力?本學年我利用走廊墻面創設了班級“分享墻”,將其作為班級特色,持續定期地堅持開展,并通過分享墻版面設計,分享墻管理機制以及分享墻活動推進三部曲,讓全班的孩子都積極參與到分享墻的互動交流當中,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參與率,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愉悅地在集體當中進行分享。
一、分享墻的版面設計
如何開展全班性的分享交流活動,讓本班的全體幼兒都能在每一輪的交流互動中積極參與,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在分享墻開展初期,我通過確定位置,擬訂內容,選用便捷插袋等方式,讓分享墻面初具雛形。
1.確定分享墻位置,讓家長幼兒一目了然
由于分享活動面向的是全班幼兒和家長,因此我選擇在班門口醒目位置的瓷磚墻面進行分享墻創設,最大程度發揮其展示教育功能,做到讓家長和孩子都能第一時間關注到分享墻展板。
2.擬定分享墻內容,體現人人參與原則
根據班級幼兒人數,遵循分享活動人人都能參與這一原則,我將分享墻板塊內容分為四大塊,一是每月分享主題(以圖文并茂形式,每月與幼兒共同討論確定一個分享主題,逐月更換)二是每周預約分享幼兒照片(提前一周預約下周分享幼兒名單,以照片方式呈現,并通過班級微信群及QQ群方式,讓家長督促幼兒提前做好準備),三是分享小明星照片(一周一評,每周兩名,以照片方式呈現,激勵幼兒積極分享,大膽表達。)四是幼兒分享展板內容展示底框(采用簡潔醒目的過渡色框式設計)
3.巧妙運用插袋設計,便于幼兒隨時取放
在如何呈現幼兒展板這一方面,為了減輕教師頻繁更換張貼的負擔,展板采用了透明薄膜制作的插袋式設計,便于幼兒自主取放,將展板布置的主動權交還給幼兒,同時也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
二、分享墻的管理機制
分享墻展板創設之后,如何將這一活動融入班級日;顒赢斨,并作為班級特色活動持續,堅持地予以開展,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遵循自主,人人參與的原則,確立了以下三方面的分享墻管理機制。
1.確定每月分享主題
首先,我將分享墻活動作為班級特色,在每月分享主題的確定上,我緊抓幼兒當下熱點,采取教師預設主題和幼兒生成主題兩種方式相結合,讓每一個月的分享主題都能調動孩子和家長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全員參與的原則。一年的特色實施過程中,有針對中班幼兒閱讀能力提升的分享主題――好看的
繪本我推薦,針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分享主題――小小故事分享會、春節趣聞,家鄉小導游,有結合季節特點,將科學探究活動融入其中的分享主題――我眼中的秋天,冬天不怕冷等,以及針對中班課程中的延伸主題――我創編的小故事等等,經過了這一年來8期的分享交流,孩子們在口語表達,探索能力方面均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
2.確定每周分享人員
確定了每月分享主題,那么如何做到班中幼兒人人參與呢?我采取了全班輪號預約分享的形式,讓分享活動逐步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成為孩子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每個月,我們用四周時間,輪完全班40名幼兒,平均每周10名幼兒,即第一周1~10號,第二周11~20號,第三周21~30號,第四周31~40號,讓所有的孩子都能通過輪號,明晰自己的分享時間,并和爸爸媽媽通過積極籌備,主動地參與到分享活動當中來,從而在集體面前逐步樹立自信,增強表達能力。
3.確定每日分享時間
為了更好地保障這一活動的良好實施,我將每周10名幼兒的分享交流活動安排在每天的餐前欣賞時間,以輪號形式,每天請兩名幼兒分享,逐步建立班級每日輪流分享機制,通過一學年8輪的分享活動,分享墻這一模式已經逐漸為家長和孩子們所熟悉接受,并且成為孩子們日常中的固定曲目。
三、分享墻的活動推進
有了規范的分享墻管理機制,使每個孩子參與分享成為固有模式,那么如何從最初的家長扶持逐步過渡到幼兒獨立自主參與分享全程,這一學年來,我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循序漸進地推動了幼兒從被動分享轉向自主獨立分享。
1.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提升分享水平
剛升入中班的幼兒各方面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在9月份預設的分享主題――“中班VS小班”這一內容中,我從幼兒所熟悉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孩子們通過觀察,了解,發現中班階段與小班截然不同的地方,嘗試在家長的幫助下,以照片形式制作對比展板,并在集體面前用?單明了的語言進行講述。有了第一次的獨立講述,孩子們增強了信心,尤其是一些生性膽怯的孩子,在嘗試了第一次的班級分享之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接下來的10月主題――我和爸爸的旅行 ,11月主題――我眼中的秋天中,孩子們自信滿滿,期待輪到自己的每一次分享展示。
2.適時放手,鼓勵幼兒獨立參與分享全程
針對中班幼兒分享交流以及獨立制作展板等方面能力較為薄弱這一實際情況,在活動前期,我多是采取家長與幼兒共同制作分享展板的形式,或繪畫,或剪貼,或照片,提醒家長盡可能多地放手讓孩子參與制作,分享全程。在分享中后期,孩子們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籌備,制作以及分享交流能力,因此,在主題預設上,我盡量選擇一些幼兒所熟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小主題,鼓勵家長放手讓幼兒獨立完成,如12月主題――我的好朋友,2月主題――春節趣聞等,6月主題――連環畫創編《魚兒旅行記》等。
3.加大力度,推薦幼兒積極參與跨班分享
在每月分享墻活動有序開展,輪號進行的同時,我還通過每月評選“分享小明星”,推薦幼兒參與“跨班分享”,改進集體分享形式,增加小組分享,區域分享,親子分享等有效措施,來提高幼兒和家長的分享積極性,讓每一次的分享都成為新的起點,促進孩子們分享交流能力的提升。
經過一學年的實踐,班級分享墻活動在家長們的配合推動下,孩子們參與率達到了百分百,從最初的家長扶持到最后的家長放手,孩子們在分享墻活動中收獲了滿滿的自信,通過輪號分享,推薦小明星等有效手段,孩子們從中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任務意識,也使得社會交往能力得到可喜的提高。
作者簡介:
林菁(1975~)女,福建福安人,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
音樂教育。
【幼兒園分享墻管理一、二、三】相關文章:
• 巧借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開發本土趣味游戲的意義*
•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創新分析
• 夏季,幼兒園遭遇“手足口病”
• 創建互動式的幼兒園環境
• 幼兒園團體學習現狀調查
• 淺談幼兒園算術教學方法
• 巧妙利用鄉土資源優化幼兒園活動
• 傳承中華文化,推行幼兒園開展節日文化教育
• 幼兒園如何加強教師的團隊建設
• 幼兒園班級環境建設
•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