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數學學習的探究者,如何優化數學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教師必須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靈活設計教學活動,重視學生情感目標以及知識目標。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優化設計
數學教學活動的優化設計關系到幼兒數學學習興趣的發展,關系到未來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園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從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四個方面不斷優化教學活動。
一、優化數學教學活動目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教師活動目標的優化強調的是不僅要重視對幼兒知識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以及學習方法的培養,要立足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同時,幼兒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啟蒙時期,教師活動目標的設定要更加科學合理,首先必須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其次,還要與不同年齡幼兒發展需求相結合。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在設計“排序”教學活動時,活動目標應進行如下表述:(1)能根據物體大小、顏色等特征進行規律排序;(2)能夠大膽地表述物體排序規律。
二、優化數學教學活動內容
優化數學教學內容是優化教學活動的關鍵。教師在優化數學教學活動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保持對于學習的激情和動力。而激發幼兒興趣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從生活中收集教學素材。
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教師要根據幼兒實際發展水平設定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量不宜過多,教學內容的質不宜過難。數學教學活動內容的優化要更加貼近生活,要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當然也要設計一定的挑戰性,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學習欲望。
例如,針對大班幼兒設計的“測量”教學活動,教師要利用提供給幼兒測量的工具,教給他們正確的測量方法,并引導學生測量生活中比較容易測量的物體,比如,書本、課桌、文具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測量活動的興趣。
三、優化數學教學活動準備
數學教學活動實施前,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知識、材料以及情境等各方面的準備。
所謂的知識準備是指教師要了解幼兒已學過的知識和已掌握的生活經驗,要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相關內容的準備,這樣才能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傳授新的東西;材料準備主要是包括學具和教具的準備,通俗來講指的是教學活動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種物質素材,教具是教師教學時使用的材料,學具是學生學習時使用的材料;而情境準備則是為了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以及提高教學效果而需要進行的準備,比如,課前引導、教學過程中開展有趣的游戲、生活化實例的嵌入等等,這些都有助于數學教師教學活動的優化。
四、優化數學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的優化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過程的適宜性、科學性、合理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
教學過程的優化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要根據教學活動目標和內容設計活動環節,要求活動過程完整有效,要包含活動導入、教學演示、實際操作、評價分享等幾個重要環節。(2)要重視活動方式以及組織方式的選擇,要以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進行“比較高矮”活動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各自組內進行高矮的比較,再從組內選出最高的選手進行全班范圍內的比較,最后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按照高矮次序排隊,進一步加深對于高矮問題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郭中然,田毅.提高幼兒園數學操作活動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10(12).
[3]黃艷芳.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三個優化”[J].學苑教育, 2013(09).
編輯 董慧紅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優化設計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初探
• 淺談幼兒園閱讀教學
• 幼兒園個別化學習活動研究
• 社區學前教育資源整合及改進
• 幼兒園班級借閱區的創設
• 幼兒園傳統節日體驗式拓展活動
• 幼兒園課程內容膨脹現象剖析
• 探究幼兒園活動單元的空間可變性
• 重溫《綱要》精神 解讀幼兒園文學教育
• 浙江省幼兒園學科帶頭人領導力現狀及思考
• 兒子要上幼兒園
• 幼兒園運動器材受冷落現象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