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系統梳理華德福幼兒園的產生與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呈現華德福幼兒園的晨圈、午餐、童話故事、戶外活動、濕水彩及蠟筆畫、手工藝術等課程的事實過程來分析蘊含于其中的環境教育的特色,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華德福幼兒園環境教育對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啟示,即鼓勵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環境布置過程;幼兒園課程要關注生活,充分利用大自然物品;幼兒環境教育要滲透到家庭、幼兒園、社區及各項活動之中當去。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教育;現狀;華德福幼兒園;啟示
華德福幼兒教育之所以這樣深受歡迎,主要源于它的教育理念堅持了人智學對人的共性理解,注重人的本性發展,尊重孩子的靈性,并能結合本土文化資源和國情,實現華德福幼兒教育理念被廣泛使用的可能性。它強調幼兒與大自然接觸和融合,給予愛和溫暖,在真實自然地環境中進行學習和玩耍。在華德福教育里,生活就是學習,生活就是游戲。
華德福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確是一種理想的教育,但在環境教育方面總有些經驗和教育方法是值得我們拿來鑒借的。通過分析我國幼兒園環境教育出現的和面臨的問題,我認為華德福幼兒園環境教育對我們的啟示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環境布置過程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胡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肯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可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已成為幼兒教育胡重要內容但從現狀看主要在布置方法上存在一點問題,主要以教師的設想、愿望出發,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失去了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應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環境,讓幼兒用環境記錄、描述自己一日生活,成為幼兒展示自己的舞臺,從而發揮其教育作用,體現環境的價值。以往我們總是擔心幼兒不行,做得不夠美觀,或是看到孩子未能達到教師設計的效果,便給予指責,從而大大地抹殺了孩子原有的創作想法,久而久之地服從老師安排,由老師全權負責。
在創設環境和改變環境時,我們不急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與孩子對話交談,“你看該怎么辦?”“你有什好的創意嗎?”“你想怎么貼?”去打開孩子的思路,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積極性,他們對老師口中所說的“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小朋友,你來幫幫我吧。”這一點感到很高興,覺得自己真的很能干,總能以更高的熱情把活動深入下去。開放的環境使孩子產生努力探索的愿望,并發現新事物,產生新想法。
這種開放的環境教育就像幼兒在華德福幼兒園里做手工一樣,無論從顏色還是材料上看,在騎選用上都要關注并尊重幼兒內心的想法,給幼兒選擇的機會,表現的機會,這時教師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在給幼兒提供環境布置的材料時,要盡量選用木質、石頭、廢舊物品等自然材料,經過幼兒和教師的共同創作,可利用彩繪,連接等方式合理利用自然物品,師生共同制作,創設不一樣的物質環境。小朋友們非常喜歡幫助老師,也很想知道制作結果,這時讓幼兒去體驗布置過程,幼兒一旦學會了等待,在生活當中也不至于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
2.關注生活,充分利用大自然物品
陳鶴琴先生不僅提出了“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觀念,就像華德福幼兒園的玩具用品一樣,純天然的,木的、竹的、棉的、絲的等等。他還認為“通過兒童思想和雙手所布置的環境,可是他們對環境中的事物有更深的認識,更加的愛護。”因此,我們一方面,讓幼兒自己去自然界感受,感受春夏秋冬的變化,體驗無窮無盡的美,啟發幼兒敏銳的觸覺經驗,另一方面,教師盡可能自己制作玩具,在教師一針一線的去做一件玩具的同時,孩子們也學會了等待,也就不那么想急于想得到滿足了。
很多教師在班級布置的時候,忙的不可開交,花費不少精力與時間,總認為自己的精心設計是為了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地環境,而且幼兒園要求話費大量資金美化教師墻壁,目標是達成了,可是整個過程沒有幼兒參與,是很難達到效果的。其實很多幼兒好奇心特別強,就是想知道這個設計的結果是如何產生的。然而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無形之中把這個培養其創造性的機會給淹沒了。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好壞的原因是與資金有一定關系,可是最重要的是教學思想與理念難以超越,華德福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恰好與園內資金毫無關系,全部利用自然物品進行自我教育,教師如何讓幼兒發揮本能的主動性、積極性是重中之重。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認為“環境應是兒童的,為兒童使用的,建立一個配備好的周邊環境,適合兒童發展。”這其中的道理除了利用各種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之外,還體現了在環境創設中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這樣才會使環境教育有地可失。
3.幼兒環境教育要滲透到家庭、幼兒園、社區及各項活動之中當去
陳鶴琴先生提出:幼稚教育是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總和。幼兒良好情感、態度的養成教育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培養。幼兒園環境包括人的要素,有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兒園內的小環境,也包括與幼兒園教育相關的其他環境,如家庭、社會、社區、自然等。很多人把幼兒園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境保護,也有的人認為只是物質環境,像環境創設、墻飾等。這種片面的理解導致人們環境教育中的理念沒有深深把握清楚,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教師對環境教育缺乏認識和理解,單方面的教育會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在華德福幼兒園里,環境教育不只是幼兒園,也不只是環境保護或環境創設,教育要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去,不僅在幼兒園,還要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協調發展,通過各種親子活動,家長熱線、等等豐富的交流平臺,教育上達成一致。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大,所以我們只需按照幼兒不同年齡發展的特點,結合幼兒園實際,引進各種環境資源,特別是愉悅的家庭氣氛,當中會有很多不幸或缺失愛的家庭環境,要讓幼兒進行自我教育,教師在教師布置時應富有生活化,又像家的感覺,潛移默化的讓孩子養成良好地習慣,不至于讓幼兒在學校養成的良好習慣回到家后因父母溺愛而忘記甚至惡化。
參考文獻:
[1]費廣洪,趙小平,劉麗.華德福幼兒教育的理念與實踐[J].生活教育,2006(3).
[2]費廣洪.華德福幼兒教育課程觀念及其啟示[J].教育理念與實踐,2008(3).
[3]黃曉星.邁向個性的教育:一位留美學者解讀華德福教育[M].廣東出版社,2002.
[4]薛燕.大主題式生活課程―華德福課程觀及其啟示[N].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12).
【論華德福幼兒園環境教育啟示】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教學探討(6篇)
• 幼兒園舞蹈教學初探
• 幼兒園多媒體技術應用(3篇)
• 幼兒園工會工作重要性
• 提高幼兒園孩子健康教育質量經驗談
• 幼兒園管理機制的探討
• 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效性
•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 幼兒園禮儀教育
• 女兒三換幼兒園的經歷
• 學前教育視唱練耳和聲樂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