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1、把培養幼兒對
音樂的興趣作為第一目標;2、設計形式多樣、適合幼兒的
音樂教學活動;3、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4、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興趣培養;情感教育;品德教育;音樂技能;語言與音樂
中圖分類號:G623.71
音樂是幼兒園教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我們還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而且對于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幫助。在這里,利用我積累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一、把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作為第一目標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盡管幼兒天性喜歡音樂,但對這種興趣愛好仍要注意培養,并給予發展。經過多年的音樂教育實踐,我深深感到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幼兒音樂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問題。要想更好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于音樂興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呢?
1、遵循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運用動靜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讓幼兒在動、聽、看、辨、唱的趣味實踐中體驗:尋找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全歷程。如在給中班幼兒上音樂活動“走路”時,可用
兒歌朗讀和打擊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鴨走路的聲音,讓幼兒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節奏。又如在“打電話”這一活動中,可運用扮演角色的形式,來引發幼兒學習齊唱、分組唱的歌唱方法,讓部分幼兒當打電話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兒當接電話的娃娃,配上道具“手機”,幼兒很容易在感興趣的氛圍中學會此種歌唱方法。
2、更新授課方法,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從“講堂”轉變為“學堂”。長期以來,在課堂上我們都以教會幼兒學習為目的,習慣地把幼兒當作教學的對象,卻忽略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嚴重的扼殺了幼兒的意識,甚至喪失了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角色轉換,到幼兒中去,扮演“主持人”并與孩子結成“合作伙伴”,努力將自己融入課堂中,和孩子一起活動,讓他們來當“小老師”,如:小指揮、小導演、小編舞、小理論家等等。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幼兒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心態之中。
二、設計形式多樣、適合幼兒的音樂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音樂教材,無論是歌曲、
舞蹈,還是音樂欣賞、律動,都韻含著一定的教育內容,教師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徹,才能更好的設計教學活動,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目的是為了抒發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注意從情感入手,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的表現力。
例如:大班音樂歌曲《賣花姑娘》,是一首節奏緩慢、悲傷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幼兒體驗悲傷的情緒,在課前,我為幼兒講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在故事講完后,我馬上播放《賣花姑娘》這首歌曲,讓幼兒始終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充分感受悲傷的情感。然后,在學唱這首歌曲時,幼兒自然就能夠用低沉、緩慢的聲音把歌曲完整的表現出來。而且還能夠做到表情和聲音的統一,使幼兒對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
幼兒園音樂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讓幼兒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理解其教育內涵,是達到音樂教育目標的根本問題。例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講述了小烏鴉長大以后不忘媽媽的養育之恩,叼來蟲子為媽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禮貌。稍有不順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鬧。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課時,著重向幼兒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連小烏鴉都知道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愛護媽媽,照顧媽媽,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這個問題在幼兒之間展開了討論,使幼兒充分認識到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情感體驗中激發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行為。
3、音樂技能的培養
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要一點就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技能的培養。通過教學,教給幼
兒歌唱、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樂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幼兒的音高感、節奏感、音樂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樂素質。
三、語言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保證
音樂和語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首活潑、動聽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兒歌、詩歌;一首首優美、詼諧的樂曲都好象講述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音樂教學不僅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而且能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協發展。其中,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寓語言于音樂教育之中。
首先,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幼兒聽完一首歌曲或樂曲后,教師應及時鼓勵幼兒讀者講講自己的感受和對作品的理解。這樣,既增加了幼兒表達的機會,又滿足了他們表達的愿望,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要正確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樹葉”時,先和幼兒玩一個語言游戲,讓幼兒扮成一片片小樹葉,教師扮成“秋風”,“秋風”一吹,“樹葉”就到處飄呀飄,當風停止時,讓他們說一說,這片小樹葉離開樹葉媽媽后飄到了哪里?有的說,我飄到了小河里,有的說我飄到了草地上……這個游戲是為學唱歌曲服務的,因此玩的次數要恰到好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節成功的音樂課,除了好的教學設計和幼兒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師的主導因素至關重要。一節課能否上好,能否達到教育目標,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表現是分不開的。
在教學中,模仿也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手段。所以,教師的示范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也是幼兒能否正確掌握教學內容的關鍵。如:教唱歌時,教師準確、清楚的范唱對幼兒正確學習歌曲、掌握歌曲內容、了解歌曲節奏有很大幫助。
總之,教師只有在音樂教學中認真分析、研究教材,以發展幼兒的音樂技能、培養幼兒良好品德為目標,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這是音樂家發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我們應該做的是:假如音樂是清泉,就讓它流得更歡;假如音樂是熔爐,就讓它燒得更旺。讓音樂成為幼兒人生中最大的快樂,提高不斷的接觸、參與音樂,讓他們深入音樂藝術的殿堂!
【關于幼兒園如何開展音樂教育活動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開放性游戲環境的創設
• 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
• 美國幼兒園愉快的早期閱讀體驗
• 幼兒園一日活動與良好習慣的培養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策略
• 華熙國際雙語幼兒園招聘啟事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
• 淺論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主題活動
• 游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
• 幼兒園音樂教學問題及應對措施
• 利用家長資源開展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