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領域的各個環節都開展了有聲有色的改革活動,幼兒園教學作為教育活動的初始環節尤其值得注意。教學管理成效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教學效果和辦學質量,新課改要求幼兒園針對當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的、全方位的教學管理改革,以此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足夠的動力支持。本文我們就從當前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新課改下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 幼兒園 教學管理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41-02
一、當前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輕視教學質量
沒有升學壓力是幼兒園教學與其他階段教學活動最明顯的區別,再加上幼兒園孩子的年齡較小,還不具備清晰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完善的認知發展能力,在幼兒園正;顒拥拈_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尤其是在當前獨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下,幼兒的安全問題成為幼兒園教學的重點,從而使得幼兒園教學管理過于重視幼兒的安全教育,而忽視了對教學質量的管理。幼兒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發展的起步階段,正確的教導方式對其為人處事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因襲,當前幼兒園教學管理的方向亟待調整。
2.過分追求特色
當前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幼兒園教學也不例外,家長為了使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越來越傾向于引導孩子接受與眾不同的特色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園逐漸開始把辦學定位轉移到特色上,陸續推出了花樣繁多的特色活動,卻忽視了幼兒園教學的實質性內容,使常規的知識結構訓練被遺忘在腦后,這就同沒有地基的高樓建設是一樣的道理,很難具備穩定的發展根基。
3.監督機制不健全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幼兒園教學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極大的影響,要向正確引導幼兒認知思維的發展,不僅需要高效的幼兒園教學管理,還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對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指導。負責監督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單位主要是上一級的教育主管部門,主要監督方式是對幼兒園日常教學進行視察,由于這種監督和視察具有時間限制,而且監督方式老套,監督機制不規范,就使得這種監督活動失去實效行,以致于產生不能及時發現幼兒園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對實踐教學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議,這實質上也就造成了教學監督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新課改下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完善措施
1.保證教學質量
教授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一定的優勢,這種教學思路是正確的,但是沒有必要的基礎知識結構做支撐,難免使學生在更多內容的學習中陷入迷茫。因此,新課改的幼兒園教學管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幼兒園教學除了要做好幼兒的安全和特色教育之外,還要重視加強對幼兒實質性教學內容的訓練,使其獲得經驗而為更好的為特色教育提供支持。
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教師要善于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為幼兒提供清晰的學習思路,以便其進一步開展自主探索能力的訓練;教師要善于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對幼兒開展有針對性、賦予個性的綜合素質培養;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諸如多媒體教學;教師要善于為幼兒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等。
2.加強教學管理考核機制建設
考核機制的控制和監督作用能有效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的水平,是幼兒園教學質量和管理質量穩步提高的保障,考核機制功能需要通過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監督檢查、教學活動評價、教學活動反饋來實現,這就要求幼兒園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積極研究新方法、創造新思路,并使之形成一整套系統的考核機制。
3.加強幼兒園內部的監督管理建設
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除了依靠上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之外,還需要加強幼兒園自身的監督和管理能力,可以通過建立內部監督管理機制使其直接作用于幼兒園管理活動,提高幼兒園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以往的幼兒園管理模式往往體現出管理權力高度集中的特點,在此模式下幼兒園的大小事宜主要有園長決策,教師和其他教職員工只負責執行。這種管理模式不僅不利于激發教師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為使這一現狀得以改善,幼兒園可以采取分權而治的管理手段,即把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總體任務進行細分,并落實在具體的實行部門,使不同的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和相互監督。
4.健全教師評價機制
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效率的教學水平是教學管理質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除了依靠教師自身的能力鍛煉之外,還需要相應評價機制的推動,這就要求幼兒園建立完善的教師評價和激勵制度。首先要設置合理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考核內容的設置要體現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學評價標準的設置要全面、覆蓋的范圍要廣泛,而且在考核過程要切實落實在具體細節上,避免出現形式主義的現象;其次,參與教師評價的主體范圍要寬泛,不僅要求教師自評,還要重視幼兒園管理者、家長、幼兒的共同參與,設置多重評價目標;再次,教師評價要注意采取因人而異的原則,由于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方式具有差異性,所以在不同階段每位教師取得的教學成果可能存在差異性,這就需要在教師評價中融入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元素。
5.成立教育研究小組
幼兒園教學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它涉及到教學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參與,因此,為加強教學管理的水平,幼兒園管理部門可以組成專門的教育研究小組,統籌負責搜集幼兒園教學管理信息、巡視幼兒園教學開展情況、查找幼兒園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根據觀察情況召開定期討論會,研究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此為幼兒園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也可以承擔部分管理執行任務,以此促使幼兒園教學管理走上正規化、標準化、科學化的道路。
新課改下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應該是針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而開展的管理,應該是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幼兒園辦學水平而開展的管理,應該是根據幼兒園發展動態進行及時調整而開展的管理,因此,這是一個動態化的變動過程,需要管理者具備敏銳的發現眼光和妥善處理問題的能力,以期通過這一系列的完善措施,能夠起到促使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文英,吳紅霞. 淺談幼兒園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發展與促進[J]. 學前教育研究,2005,11:32-34.
[2]陳勇,李森. 從教學管理到教學領導: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選擇[J]. 學前教育研究,2008,06:18-21+40.
[3]李黃.多視角全方位加強幼兒園教學管理[J].職業技術,2012,11:59.
【新課改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研究】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教師的語言魅力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 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策略研究
• 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
• 中職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應成為歷史
•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及對策
• 實用多趣的幼兒園兒童床
• 游戲對幼兒園教育的價值
• 美國怎么監督幼兒園
• 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模式初探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初探
•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