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云南省14個農村地區幼兒園教師進行了師資現狀調查。結果顯示,云南省農村幼兒教師男女比例失衡,隊伍呈年輕化趨勢,教齡偏短。農村幼兒教師學歷及資格、培訓狀況較好,但職稱評定狀況堪憂。農村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和人格總體狀況尚可,但部分教師的得分狀況需要引起關注。農村幼兒教師收入狀況一般,生活滿意度較好。在此基礎上筆者還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 幼兒教師 職業倦怠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4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省農村幼兒園師資現狀調查研究”(項目號:2014Y652)成果之一。
云南省地處西部邊疆,一直以來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緩慢。教育發展,教師為本。幼兒教師師資發展水平決定了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水平。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著力保證留守兒童入園”。可見,國家對農村學前教育非常重視。但是要推進云南省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落實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就需要了解云南農村幼兒園發展狀況,尤其是師資狀況,教師是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課題組認為需要對云南省幼兒園師資發展基本狀況進行調查,獲得基礎數據,以支撐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
1 調查對象、內容與方法
調查對象來自云南省14個非城鎮地區農村幼兒園。調查內容包括基本狀況(性別、年齡、教齡、職稱、學歷、專業、資格)、工資待遇、教學能力、培訓情況、人格狀況、職業倦怠等。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由課題組自行編制。問卷發放給云南省14個非城鎮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發放問卷800份,回收742份,回收率92.8%;有效問卷670份(其中昭通135份,曲靖133份,昆明100份,文山51份,玉溪42份,大理38份,紅河36份,麗江31份,保山29份,德宏19份,臨滄18份,西雙版納17份,楚雄14份,普洱7份),有效率83.8%。數據采用SPSS12.0進行分析。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農村幼兒教師隊伍性別構成狀況
女性教師性格溫柔,體貼細致,能夠在生活等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和溫暖。男性教師性格剛毅,勇敢大度,可以給予孩子更多創新、探索,能夠和女教師形成性格互補,男女教師合理搭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在本次調查的670名農村幼兒園教師中,男教師98人,占總人數的14.63%;女教師572人,占總人數的85.37%。一直以來,幼兒園教師隊伍都是女性教師占絕大多數,極少有男教師,尤其是農村幼兒教師隊伍。
2.2 農村幼兒教師年齡和教齡的構成狀況
調查的數據顯示,670名調查對象中30歲以下的占64.48%,30~39歲占26.27%,40~49歲占8.51%,50歲以上占0.75%。數字一方面告訴我們云南農村幼兒園教師40歲以上的教師數量占比少,說明老教師缺乏,但同時30歲以下的教師占比較多,說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幼兒教師隊伍。這應該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也從某個角度說明未來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可能比較穩定。
教師教齡偏短往往是與年齡有關,從本次調查看,云南省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教齡也呈年輕化的趨勢:教齡為1年的教師有106名,占總人數的15.8%;教齡為2~3年的教師有204名,占總人數的30.5%;教齡4~5年的教師有189名,占總人數的28.2%;教齡在6~10年的教師有170名,占總人數的25.4%。從整體上看,云南農村幼兒園教師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占比為74.5%,這個數據說明幼兒園教師的流動性非常高,隊伍中的大多數不能堅持在這個崗位上超過5年。
2.3 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及學歷狀況
教師所學的專業和學歷層次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基礎。本次調查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4.78%,大專學歷占49.10%,高中或中師占16.12%。可見,隨著云南省政府對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大量投入,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畢業生充實到農村幼教隊伍中。在本次調查中,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占69.55%,這也說明云南省幼兒教育事業處于一個上升時期,高校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時專業對口率提升,同時幼兒園在聘用教師時也能更多地考慮到教師所學專業是否更有利于教育教學和兒童發展。
2.4 農村幼兒教師資格及職稱評定狀況
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法定職業許可制度,幼兒園教師具有資格證是國家對進入幼兒教師隊伍、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本次調查中擁有教師資格證的幼兒園教師有425人,占總人數的63.43%;有小教資格證的有123人,占18.36%;表示暫時沒有證書還在爭取過程中的有89人,占13.28%;僅有33人表示無所謂有沒有資格證,占總人數的4.93%。
教師參加職稱評定,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證明,更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手段。農村幼兒教師的職稱評定狀況是比較堪憂的。本次調查中已經評定職稱的教師有169人,占25.2%;正打算評職稱的有340人,占50.8%;評職稱無所謂的有161人,占24%。也就是說,在本次調查中沒有職稱的教師占74.8%。
2.5 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狀況
教師參加職后培訓是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手段。農村教師因為各種原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比較落后,且專業水平發展不均衡,更加需要職后培訓。根據本次調查的數據,農村幼兒教師在工作后參加過與幼兒教育相關的培訓有444人,占總人數的66.3%。參加過國培的人數138人,占總人數的31.1%;參加省培的人數133人,占總人數的30%;參加其他培訓的有173人,占39%。也就是說,有61.1%的農村幼兒教師參加過“省培”和“國培”,可見近年來云南省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比較到位。從培訓的效果看,認為培訓針對性強非常有效的占38.7%;認為總體還行,有一定的實際作用的占46.4%;認為培訓一般,效果不大的占11.7%;還有3.2%的教師認為培訓單調,沒有什么實際效果。 2.6 農村幼兒教師收入狀況
經濟收入情況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保證,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更好地從事職業。幼兒教師的收入水平決定著幼兒教師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是反映幼兒教師生存狀態的重要指標。本次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師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9人,占1.3%;1000~1500元的有81人,占12.1%;1501~2000元的有149人,占22.2%;2001~2500元的有175人,占26.1%;2501~3000元的有130人,占19.4%;3001~3500元的有84人,占12.5%;3500元以上的有42人,占6.27%。從總體上看,云南省農村幼兒教師月收入集中在1501~3000元。
2.7 農村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總體現狀
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憧憬和未來的投入。處于職業倦怠狀態的教師很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會因成就感低和激情的缺乏而無法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做出合理的規劃。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顯示,三個因子得分均較低于理論中值3,但有三成多(34%)的教師呈現出個人成就感低,兩成多(23.9%)的教師呈現出人格解體和近兩成(19.1%)的教師呈現出情感耗竭。
2.8 農村幼兒教師大五人格總體現狀
教師人格狀況不僅反映出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態度和成績。尤其是教師神經質狀況能夠反映出教師日常生活和教學中的情緒穩定性狀況,對學生的情緒、安全感、性格、學業的影響非常大。本次調查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5個因子中,外向、開放性、責任感、宜人性分數均分高于理論中值3,神經質得分低于理論中值3,但有兩成多(24.5%)教師神經質得分高于3,說明有近四分之一的幼兒教師情緒不穩定,容易對兒童無故發怒。這對幼兒的安全感和良好個性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2.9 農村幼兒教師生活滿意度現狀
教師的生活滿意度狀況是教師對家庭、婚姻、職業、人際關系等的滿意度的綜合反映,從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教師從業的積極性。
調查結果表明,云南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生活滿意度與昆明人相比差異非常顯著,農村幼兒園教師生活滿意度高于昆明人。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特點)
通過本次調查,筆者發現云南省農村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存在以下特點:
3.1.1 幼兒教師隊伍中男教師有一定占比,但總體上女性比例較高
在本次調查的670名農村幼兒園教師中,男教師98人,占總人數的14.63%;女教師572人,占總人數的85.37%。男女教師比例約為1∶5.8。
3.1.2 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呈年輕化趨勢,教齡偏短,流動性大
調查的數據顯示,調查對象中30歲以下的占64.48%,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占比為74.5%。從數字表面上分析,幼兒園教師隊伍呈年輕化趨勢,幼兒教師的流動性也比較大,但是年輕化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希望,如果加大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這些年輕教師將成為未來云南省幼兒園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
3.1.3 農村幼兒教師學歷及資格、培訓狀況較好,但職稱評定狀況堪憂
本次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4.78%,大專學歷占49.10%,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占69.55%。擁有教師資格證的幼兒園教師有425人,占總人數的63.43%;有小教資格證的有123人,占18.36%;農村幼兒教師在工作后參加過“國培”“省培”及與幼兒教育相關的培訓有444人,占總人數66.3%。可見,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對口率基本合格,學歷和資格狀況、職后培訓狀況也較好。但是幼教隊伍的職稱評定狀況一般,僅有四分之一的教師評定了職稱,另有約四分之一的幼兒教師認為是否評職稱無所謂,這也意味著他們對教師職業的未來沒有規劃和信心。
3.1.4 農村幼兒教師收入狀況一般,生活滿意度較好
本次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師月收入集中在1501~3000元,占被調查教師總數的67.7%。應該說這樣的工資水平在云南這樣一個邊疆少數民族省份中處于一般水平。調查結果表明,云南幼兒園教師的生活滿意度與昆明人相比差異非常顯著,幼兒園教師生活滿意度高于昆明人。
3.1.5 農村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和人格總體狀況尚可,但部分教師的得分狀況需要引起關注
調查中有34%的教師呈現出個人成就感低,23.9%的教師呈現出人格解體,19.1%的教師呈現出情感耗竭,有24.5%教師呈神經質狀態。這些數據說明農村幼兒教師存在一定的職業倦態狀況,需要及時進行心理調整。
3.2 建議
結合以上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3.2.1 采取措施穩定農村幼兒教師隊伍
通過落實編制、增加投入、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穩定幼兒教師隊伍。目前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呈年輕化的趨勢,這是個不足,同時也會是希望,應采取積極措施來穩定住這支年輕的幼教隊伍。
3.2.2 落實農村幼兒教師職稱評定制度
切實落實農村幼兒教師的職稱評定制度,讓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領域中能夠獲得專業認同感,并在工資制度上與職稱掛鉤,鼓勵教師從事專業的積極性,進而提升云南省幼兒教師整體職稱水平。
3.2.3 繼續進行高質量的師資培訓
近年來實行的“國培”和“省培”制度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十分有利,應該繼續這種高質量的師資培訓制度,并把它完善好。使得農村的幼兒教師師資隊伍能夠享受高質量的職后培訓,獲得專業提升。
3.2.4 關注幼兒教師心理健康
幼兒教師工作繁雜,責任大,社會認可度較低,工資福利水平較低,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而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對幼兒的影響很大。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建立師資心理健康培訓制度,定期為幼兒教師們進行心理健康篩查與輔導,以利于教師的心理健康,最終保護和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媛.陜西省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陜西教育?高教,2012(3).
[2] 金光發.騰沖縣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初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晏祥輝◇
【云南省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現狀研究】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
• 幼兒園活動論文(5篇)
•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現狀
• 幼兒園保育常規管理的實效性探析
• 規范幼兒園財務管理制度的研究
• 幼兒園教育智慧管理策略分析
• 幼兒園幼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構成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拼圖游戲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教育信息管理
• 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