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活動它重在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 選擇廣泛的內容, 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可以憑自己的興趣, 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很重要, 并不是材料投放的越多、越精美就是好, 應注重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原則、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原則、操作性和互動性的原則、針對性和計劃性的原則, 讓幼兒在主動操作活動中獲得知識, 促進其記憶、觀察、思維等相關能力的發展。 ??
1.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重要性??
1.1 豐富的區域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
蒙臺梭利提出“有準備的環境”這種教育主張,認為兒童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人對環境自然、自發的活動。對幼兒來說,產生動手欲望的主要因素是他們對活動材料的興趣。如在進行粘貼裝飾游戲中,有彩紙粘貼、報紙粘貼、毛線粘貼、棉花粘貼、紙團粘貼等。在同一活動進行時,根據幼兒水平將難度不斷增加,既能使幼兒對活動保持濃厚的興趣,又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如:玩夾彈子游戲,最初是安排幼兒用筷子把一個小碗里的彈子夾到另一個小碗里,漸漸地,活動變成用筷子從一個深筒中夾到一個小碗中。??
總之,通過這些豐富的材料,生動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既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使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操作。??
1.2. 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能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
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活動材料,特別是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及廢舊材料,首先可以對孩子進行勤儉節約教育;其次能夠培養幼兒動手動腦操作的能力;第三滿足了幼兒活動的愿望;第四可以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及成功感。??
廢舊材料的收集和應用的過程,就是一個向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過程。如搜集媽媽織毛衣剩下的毛線學編織,既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體驗了媽媽織毛衣的辛苦。用舊掛歷裁成紙條編成美麗的圖案,使幼兒體會到舊掛歷還有其他利用的價值。用各種瓜子皮、雞蛋皮、毛線頭、冰糕棒等粘出的圖案在孩子的眼里不比精品屋里的精品遜色。用各種紙盒做成的手工品擺在孩子的活動室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喜歡這些活動,他們在活動中找到了樂趣。正如陳鶴琴所說:“自制玩具起著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2.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2.1 區域活動材料不充足??
區域活動材料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就會變得更聰明、自信、大膽。實際上,由于某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如教學任務重、班級人數多、活動場地有限等),教師經常給幼兒提供的是一些簡單的、成品的活動材料,在利用自然物品和廢舊物品上比較薄弱,使活動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同時活動材料單一,不能滿足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需要,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活動區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個月,甚至一學期毫無變化,缺少經常性的變化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缺乏層次性,使幼兒對教師提供的材料缺乏興趣,沒有發揮區域活動應有的作用。??
2.2 區域活動材料過多??
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應附著多種教育因素。如:穿珠中的珠子可以是有色、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質地區別的,且數量充足,以保證幼兒通過對材料的充分操作,獲得某些感知和經驗的積累,從而促進其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但是豐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有些老師為了豐富活動區材料,傾其所能,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謂五花八門。其實幼兒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容易讓幼兒玩得分心,玩得花眼,一會兒拿這個玩玩,一會兒拿那個玩玩,只學會了拿起一物――擺弄片刻――丟棄――另換一物。顯然這與我們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
3. 區域活動材料應如何投放??
3.1.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投放材料??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社會經驗欠豐富,在區域活動中可多提供角色簡單、分工明確的娃娃家,有利于培養幼兒交往的能力。在中大班可以玩超市購物的游戲,在活動中鍛煉幼兒計數、分類、加減、交往等多種能力。而在大班,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提供的材料應注重多樣性、豐富性,滿足他們探究的需求。??
3.2 根據幼兒的興趣投放材料??
古今中外的科學家都非常重視興趣在孩子身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在區域活動中應注意觀察幼兒喜歡什么,然后投放相應的材料。因此,在選擇投放材料應以幼兒為主,要針對本班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根據幼兒的需要來投放材料,注重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比如:春天來臨時,孩子們會被花壇中嫩嫩的小芽吸引。于是,老師可以在科學區投放了各種種子,并和幼兒一起種植,共同制作了觀察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在美工區讓幼兒發揮想象用種子粘貼各種美麗的圖案,用皺紙做柳條等。??
秋天,每次散步后孩子們的手上都會撿到形狀各異的落葉寶寶。于是,老師可以引導幼兒用這些小樹葉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這樣把幼兒的興趣帶到了教室,帶進了幼兒的生活、學習之中。??
3.3 根據幼兒健康、安全投放材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②這說明了安全工作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性。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應無毒、無味、無傷害,因此在活動中投放彈珠、彩棒、紐扣、小豆等,應加強教育,避免不安全因素。??
比如:收集的材料大部分來源于大自然和孩子,教師就必須注意幼兒的衛生、安全,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而且對這些材料進行簡單的藝術加工可以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興趣,進而能夠積極投入地到活動中來,利于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3.4 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些個體之間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而幼兒教育要允許幼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學習、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從而滿懷信心地對待生活,對待明天。??
例如,在“拼圖”游戲中,我們投入了不同數量、不同形狀的拼圖,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選擇數量多一些,拼接口不規則的拼圖;而能力弱的幼兒則可以選擇數量較少,拼接口較整齊的拼圖。通過操作活動,每個孩子都能充分地學習和發展,從現有水平上向前邁進。??
由此可以看出,在投放活動材料時應體現因人施教的思想,做到難易結合,繁簡結合,單一與多功能結合,讓每個幼兒都能輕松、自如地使用材料,真正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
3.5 根據幼兒的發展投放材料??
幼兒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個體,區域活動內容和材料也應根據幼兒的發展而變化。區域的材料應始終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每個區域的活動內容與材料也應盡可能貼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利于幼兒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循序漸進。從而使這些材料的教育價值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如廢舊雪碧瓶在美工區就是制作樹木、花籃的原材料,在科學區是澆花的工具、漏沙的器皿、探索平衡的材料,在建筑區是造房的輔助材料,在
音樂區是變換節奏的樂器――沙球,在體育區是練習跳高的器械……師生通過靈巧的雙手,將如此廉價、普通易尋的雪碧瓶的可變性充分挖掘,使之在不同的區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充分滿足了孩子探索、游戲的需要。??
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區域活動中富有特色的材料是幼兒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幼兒通過操作各種材料在區域中學習、活動,它更是幼兒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載體。所以在區域活動中要投放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相適應的材料,遵循“幼兒感興趣、有目的、可操作、有層次、能變化”等原則,讓每根繩、每張紙、每一個廢舊物品都發揮其蘊含的教育價值,為教育服務,為幼兒服務!
【幼兒園游戲材料投放的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中的生態性體現
• 淺談幼兒園互動式家長工作的開展
• 去幼兒園面試要注意些什么?
• 幼兒園方案教學實施策略
• 幼兒園大班額小學化傾向探析
• 當好新時期的幼兒園園長
• 幼兒園小班繪畫教學藝術探討
• 農牧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及途徑
• 西藏地區幼兒園雙語教育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蘭州市淑德幼兒園少數民族幼兒教育狀況簡述
• 淺談幼兒園班級“四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