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內容;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028―01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研究的概況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是教育部在2011年12月28日發布的,《通知》中指出不能在幼兒園教育中出現各種“小學化”的行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不科學的行為,它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同時,“小學化”是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屢禁不止。筆者通過查找資料發現,對于小學化教育普遍存在且又極具特點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兒園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幾乎沒有。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調查法為主,同時配合以訪談法,訪談對象包括學區校長、幼兒園園長、幼兒園老師以及部分幼兒家長。
(三)研究意義
本研究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幼兒園進行調查研究,希望以雙語教學為主的民族地區的幼兒教育能夠得到社會以及其他研究者的關注。通過分析當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了解這種以雙語教學為主的民族幼兒園小學化的原因,以期使得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減輕甚至消失。
二、研究內容
(一)地域及學前教育背景介紹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國甘肅省南部,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州內有藏、漢、回、土、黎等24個民族,總人口72萬。截至目前,甘南州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164所,其中公辦153所,民辦11所。在園幼兒14083人,其中公辦12455人,民辦1628人。本文的研究對象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四所幼兒園。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提前講授小學課程內容。目標以知識技能的獲得為主,方式以小學教學模式為主,內容以教學為主,管理模式也采用小學的管理方式。
(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分析
1.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欠缺。在調查的幼兒園中,如上面敘述,幼兒園教師均為非學前教育專業。大多數教師未經過專業的技能以及職業培訓,在課程的設計上毫無五大領域的涉及,只是用在小學教學的方法給幼兒教授拼音、漢字、數數,等等。教師不會設計活動,所以更沒有周計劃、月計劃之說,課程安排零亂、隨意,主要的活動以小學化式的教學活動為主。
2. 幼兒家長有觀念偏見。一類家長對幼兒抱有很大的期望,這類家長普遍認為幼兒園教師應當且必須教授諸如拼音、數學等小學的知識,而且教師應該每日給幼兒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另一類家長則對幼兒沒有抱什么期望,直白地說,也就是等著孩子長大,混到一定的年紀就上小學。綜上所述,教師則很容易去滿足第一類家長的需求,從而導致幼兒教育出現“小學化”。
3. 地域文化的影響。民族文化對幼兒教育發展的影響極其深厚。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地的家庭產業以放牧為主,牧業的作息時間對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安排有很大影響。具體來說,本研究中調查的大多數幼兒園是早上八點半到九點左右入園,下午四點鐘離園。幼兒一日在園時間四個半小時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對一日活動的安排,影響著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的安排實施。
4. 民族雙語教育的影響。雙語教育雖然有著其他類型教育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但是從另一層面上說,它會使得幼兒教師以及家長等對幼兒的教育期待提前,甚至提高,從而導致當地幼兒園教育出現“小學化”的問題。
(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幼兒教育的超前,它是一種對幼兒拔苗助長的行為,屬于教育實施過程的超前。它不利于幼兒身心發展,也不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
三、研究結果
本研究發現,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普遍存在。不僅受到教師專業素養、家長的教育觀念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地域傳統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的影響。與其他地區幼兒教育小學化產生原因相比,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以及進行的雙語教育都是其小學化產生的獨特原因。幼兒每日接受小學式的教育,壓制了孩子的天性,不符合其生長發展的規律。因此,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不是一個學段、一個部門單方面的事情,而需要政府、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統一認識,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同心協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編輯:王金梅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分析】相關文章: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認同感現狀
• 幼兒園規則與家里規矩發生沖突怎么辦
• 淺談幼兒園剪紙生活化的形成
• 幼兒園自主性游戲之研究
• 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體系探析
• 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模式
• 幼兒園教育課程資源配置分析與研究
• 辦好家門口的幼兒園
• STEAM教育理念“入戶”幼兒園
• “草根式”小專題研究的幼兒園實踐
• 探索學前教育的信息化發展
• 25個幼兒園“放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