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豐鎮是棋文化之鄉,每年鎮里都要組織全民進行下棋比賽,人們在飯后空閑之際都會下上兩局。那如何把這一文化深入到幼兒園呢?我園的研究課題是早期閱讀,我園領導和全體教師共同討論,根據我園的研究課題,把下棋作為游戲活動與早期閱讀互相整合,那我園是如何開展棋類游戲與早期閱讀互相整合的呢? 1 要為幼兒創設適宜的下棋氛圍,激發幼兒興趣 一走進小(1)、小(2)班走廊,你就會看到小班棋苑的牌子,走廊的一邊放了幾張棋桌、棋凳,桌上有棋譜,靠邊配有故事的連環畫,孩子在下棋時可以聯系故事進行下棋;小(5)、小(6)班通道的墻上貼有棋譜,棋譜的顏色鮮艷,棋譜也很大,孩子可以拿有磁性的甩子在墻上下棋,地上鋪有大型的塑料棋譜,孩子可以在上面跳著下棋,墻上也有故事的連環畫。中班大班的通道里都擺有棋桌,桌上有棋譜,地上有老師和小朋友共同設計的地面棋譜。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精心設立充滿溫馨、優雅、適合下棋的棋區,以開放的形式時時吸引著幼兒。由于棋區就在孩子身邊,孩子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和飯后的間隙隨時下棋。久而久之,下棋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就象他們需要水和食物那樣自然,在不經意間逐漸養成了良好的下棋習慣。 除此之外,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時增添適合幼兒下棋的棋譜、故事連環畫,幼兒對下棋就能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動與濃厚的興趣。 2 培養幼兒對下棋產生興趣,養成良好習慣 在培養幼兒對下棋產生興趣的同時,應有目的地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有條理、不怕困難、做事有始有終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是和學習的興趣相關聯的,良好學習習慣既是順利進行下棋所必需的,也是幼兒園學習的重要準備工作。記住這樣一句話:“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就我們。” 每天早上幼兒進教室后會主動去棋區下棋,這時我注意提醒孩子,下棋時要遵守下棋規則,要看清起點和終點,前 進和后退的標記,并且要根據甩子上的點子前進或是后退幾格,下棋時要安靜,不能打擾別人。 3 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幼兒下棋 3.1 小班幼兒先學會故事再教幼兒根據棋譜下棋。由于小班幼兒還沒有學過下棋,他們對下棋也沒有經驗,如果老師直接拿出棋譜教他們下棋,他們會感到手足無措,所以小班在下棋前都是先學會故事,在幼兒對故事熟悉理解后,老師再出示棋譜,教會他們認識棋譜,懂得棋譜上的一些標記,然后在教他們學習下棋,這樣幼兒下棋不至于感到枯燥,現在小班的小朋友下棋時會一邊下棋一邊講出故事內容呢。 3.2 大班幼兒根據故事情節自己設計棋譜。由于大班幼兒學習下棋已有兩年,他們對棋譜已經有所了解,所以從今年開始讓大班幼兒自己根據故事內容設計棋譜。設計的方法是老師先提供故事,然后讓幼兒熟悉故事,故事熟悉后幼兒分組討論怎樣設計棋譜,討論后各組幼兒共同設計棋譜,然后老師再進行整理,一張張故事棋譜就完成了。由于是自己設計的棋譜,小朋友在下棋時特別感興趣。 3.3 正確評價,及時地進行表揚獎勵。每個幼兒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我就運用幼兒的這一心理,指導幼兒下棋,激發幼兒下棋的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孩子在下棋過程中能根據標記正確下棋,能根據甩子的點子前進后退,最后誰先到終點的小朋友,我們這時就該及時地給予獎勵,教師可以口頭表揚,讓小朋友為之鼓掌,也可發些小獎品,如:小紅花、小貼畫或各種好看的圖片等,幼兒得到的表揚獎勵越多,他(她)就對這一活動越感興趣,下棋的積極性也就越高。 4 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綱要》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中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棋類作為幼兒園一項重要教育活動,理應得到幼兒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方能取得明顯成效。教師要經常與家長溝通,向他們講解故事棋的規則,讓家長有空時與孩子一起下棋,提高孩子下棋的水平;我們還定期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棋類游戲進一步的了解,使家長也真正的參與進來,我覺得棋類游戲只有真正贏得了家長的理解、支持、配合,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之,棋類游戲作為我園的一個研究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著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辟廣闊的天地。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棋類游戲】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兒歌的教育作用
• 幼兒園音樂教學園本化研究
• 昆明城區民辦幼兒園師資現狀調查
• 對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思考
•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 幼兒園公共區域環境的創設
• 品讀幼兒園自制教玩具
• 幼兒園游戲化的數學教育
•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
• 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活動的路徑探析
• 幼兒園古詩教學策略之我見
• 發揮幼兒園的輻射功能,促進幼兒園與社區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