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是會說話的,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幼兒園戶外環境還是幼兒園室內環境都對幼兒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們進入幼兒園時,會通過感官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幼兒園公共區域環境的創設,可以彌補班級區域創設受空間的限制,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一個優美整潔、充滿童趣、自由寬松的幼兒園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兒的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公共區域;環境創設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真正意義在于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即利用環境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因素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幼兒園公共區域環境潛移默化影響幼兒的成長?
一、創設幼兒園公共區域――大廳環境
大廳是教師、幼兒及家長每天必定會接觸的地方。如何營造一種大廳溫馨、舒適、開放的氛圍呢?
季節展――一年四季不斷交替,幼兒園的教師把這平常的自然現象做精,做細,經常賦予新的內容,是幼兒通過室內環境的不斷變化,不斷獲得新知識。每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美。正因為這樣融合季節特征的審美環境創設,可以幫助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探究去認識自然界的奧秘,培養孩子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和態度,塑造孩子美好耳朵心靈。例如剛剛來臨的季節“春”的主題布置墻面,吊頂,突出春天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景色。所布置的材料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件,或者是廢物二次利用的創作。如麻繩、綠竹,涼席,花布等等。
節日展――根據節日的性質布置展板,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兒從中受到教育。如“三八”國際婦女節系列活動“媽媽的微笑”、“巧手媽媽”等,“五一”國際勞動節系列活動“我愛勞動”、“文明小衛士”等,“六一”國際兒童節系列活動“創意美術作品展”、“我和圖書做朋友”等,“十一”國慶節系列活動“我愛我的祖國”、“祖國生日快樂”等,元旦、春節系列活動“喜氣洋洋過大年燈籠展”等等,環境創設中體現出節日的喜慶、吉祥的氛圍。
微景觀――小小的一塊地,它是大自然的舞臺,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微景觀的設計非常自由,可以風格簡約,也可以豐富多樣。微景觀展示內容可以模擬一個簡單的故事情境,為孩子們提供相應的季節。如春季,可以構建一個萬物復蘇的場景,春天變暖,鳥語花香,河流解凍,鳥兒鳴奏,老者放牛,牛兒吃草,麥苗發芽……所有材料可以使用麻繩、超輕粘土、紗布、綢帶、樹枝等等實物設計組合而成,給孩子一種真實的視覺效果。最重要的是,微景觀的場景能讓孩子產生共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創設幼兒園公共區域――走廊環境
如何更好的挖掘幼兒園公共區域走廊文化教育與審美功能呢?
對于幼兒園公共區域走廊文化教育與審美功能是許多教師所關注的對象之一,在已有的環境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創新。積極圍繞“精益求精”來創設,突出溫馨、和諧、優美的氛圍,帶給孩子們愉快、自然的感覺。
走廊主題展――幼兒園走廊一般都比較悠長,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活動,布置不同班級的走廊環境。一樓小班以“海底世界”為大主題,通過“我愛我家”等小主題創設來激發幼兒愛自己的小家,愛自己班級大家。二樓中班以“美麗大地”為大主題,通過“家鄉美”小主題創設來激發幼兒從小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三樓大班以“海闊天空”為大主題,通過“科幻天空”小主題創設來激發幼兒探索、愛科學的興趣。
幼兒作品展――走廊區域的設計不再強調是凈化、美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手工作品展。走廊兩側幼兒手工作品的展示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孩子們每天看見走廊上自己的作品,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親切感呢,同時也會使心情愉悅一整天。
室內花園――生活在鋼筋水泥般的城市,室內花園可以彌補我們綠化空間不足,走廊的盡頭可以創設一個美麗的室內花園供孩子們觀賞,幼兒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動鮮活的生命,也可以觀察生機勃勃的綠植。
三、創設幼兒園公共區域――樓道環境
如何讓幼兒園公共區域樓道發揮它最大的教育作用呢?
傳統文化――樓梯是孩子們上下樓的通道,幼兒園可以在各樓層精心設計富有層次的樓道文化,使樓道有了潛在教育功能。教師們巧妙的將傳統文化皮影、文房四寶、茶道、戲劇、二十四節氣等等富有中風的內容融入其中,從中增長孩子們的見識,為他們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環保教育――環境的好壞關系到人類的生存以及生活的質量,環保教育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所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航逃?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們廢舊利用,變廢為寶在樓道里創造出美的環境,制作材料如廢舊的木板、紙箱、瓶子、干花等等組合創新出精美的擺件。幼兒園的孩子們日日耳濡目染,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到了環保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四、創設幼兒園公共區域――戶外場地環境
當代孩子對唐詩《憫農》都倒背如流,但大多“五谷不分”。想讓孩子們了解基本農事,必須讓孩子們親自參與種植,再通過長時間的陪護、學習、記錄植物生長過程,最終才能達到受教育的目的。等到豐收時,孩子們會體驗到一種成功的自豪感,從而樹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
植物陽臺――利用公共區域戶外陽臺,創設植物陽臺,投放孩子們喜歡的動物、植物。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看種子怎樣出土、發芽,觀察記錄植物生長的全過程等等。激發孩子對探索科學知識的萌芽。
蔬菜花園――充分利用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開辟一片形狀各異的蔬菜花園,并分配給各個班級,以此來引導幼兒開展種植、管理,從中體驗勞動和收獲的快樂。
皮亞杰說:“兒童的認知發展在其不斷地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我們提倡注重美觀、環保、低碳環境的同時,也對色彩提出相應的要求,使其環境創設中材料的多元化與色彩的搭配有效組合,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應該是一本多彩的、立體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幼兒園公共區域環境的創設】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情境創設
• 幼兒園教學提問的技巧
• 幼兒鋼琴學前教育發展
• 淺談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 如何提高幼兒園藝術活動的有效性
• 幼兒園生態辦學實踐
• 傳統節日走進幼兒園的實踐探究
• 幼兒園禮儀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園教師素質的提高
• 別讓幼兒園課堂教學迷失方向
• 一種新型幼兒園監管系統
• 西安華山幼兒園手工制作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