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幼兒園課程不再是由專家預先規(guī)劃設定的知識體系的載體,而是由教師通過探索來選擇和組織課程內(nèi)容的結果。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園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并非易事。如何選定特色課程?如何設定課程目標、內(nèi)容、實施方式與評價手段?諸如此類的問題常常令一線教師感到困惑。
一、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特點
筆者對于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選題進行歸納以后發(fā)現(xiàn),幼兒園特色課程的選題主要包括四類:文化類、藝術類、科技類、情感類。幼兒園在選擇特色課程主題時通常考慮的是以下幾個因素:課題成果積淀、所處地域環(huán)境、幼兒發(fā)展狀況。基于以上三個因素,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特點便凸顯了出來。
1.以課題研究帶動課程建設。以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為例,我園的“幼兒禮儀教育”課題已進行了將近三個年頭。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正在考慮如何以這一課題為載體,構建園本特色課程。
2.以地域資源定位課程建設。湖南師范大學鄭三元教授曾提出幼兒園課程建設應堅持 “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托地域資源定位園本課程無疑是“因地制宜”的最好體現(xiàn)。
以上海某所幼兒園為例,該園有75%的幼兒家長工作在某高科技園區(qū),該園充分認識到家長資源是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不可多得的資源。于是在對家長資源進行前期摸底和分析后形成了“科學啟蒙教育”特色家長資源庫,并以此為切入點,探索構建特色課程的途徑與方法。
3.以情感導入促進課程建設。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加上在情感教育實踐中,目標含混,缺乏有效操作模式和方法,因而“情感教育”較之于“認知教育”的“副地位”很難“轉(zhuǎn)正”。但慶幸的是目前很多幼兒園都認識到:情感的引發(fā)和體驗的積累對于促進幼兒諸多素質(zhì)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例如,某幼兒園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該園幼兒家長中三分之二是本地家長,文化層次較低,自身生活習慣也較差,對幼兒教育重視不夠,并缺少方法。導致幼兒表現(xiàn)出生活習慣差、學習能力弱。而另外三分之一是外地家長,雖然大部分學歷層次高、經(jīng)濟條件優(yōu)越,但由于工作繁忙與孩子溝通少,這部分幼兒更多接觸的是祖輩或?qū)B氂诒Sぷ鞯谋D贰R虼擞變涸谀鐞鄣沫h(huán)境下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弱,缺乏自立意識。基于這樣的考慮,該園實施了“自立教育”課程方案。“自立教育”課程方案的構建是建立在該園幼兒情感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的。實踐證明,“自立教育”對于幫助該園幼兒樹立自立意識、培養(yǎng)自理能力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中的困惑
關于如何構建幼兒園特色課程,一線教師常常有以下幾點困惑:
1.評價體系如何構建。目前,幼兒園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的普遍困惑就是:“我們的課程架構是否科學?”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建立課程評價體系。但是,如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則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難以把握方向。
2.特色課程如何選擇。所謂“特色”就是與眾不同嗎?鄭三元教授提出“適度新穎”原則。而這個“度”應該如何來把握?一線教師的智慧與專家的引領如何才能夠完美結合?這是一些常常令一線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
3.實踐與理論如何結合。許多幼兒園管理者認為教師在課程的實施層面能夠做得比較扎實,但是在理論研究方面比較欠缺。教師對于理論學習往往缺乏熱情,對參與課程編制,積極性也不高,這就往往會造成教師在課程價值觀念認同上和課程實施上的偏差。那么,如何將豐富教師的實踐經(jīng)驗和夯實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相結合,以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園本課程的順利實施,這仍然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對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思考
縱觀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現(xiàn)狀,對于如何構建幼兒園特色課程,我提出以下兩點供思考:
1.引發(fā)教師的自主意識。據(jù)筆者了解,有這樣一所幼兒園,在課程的實施上,該園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戰(zhàn)略:第一步,成立課程研發(fā)小組,組織設計和實施;第二步,確立課程實施小組,進行試驗性實踐;第三步,引入“自主”機制,共同完善課程。在課程每一階段,該園都制定了完整的計劃,將課程的實施步步推進。該園的“自主”機制頗有一點“課程審議”的味道,即讓全園教師都參與到課程調(diào)整和設計的過程中來,隨時提出疑問或建議。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教師逐漸認識到了自身參與課程建設的價值。同時也讓教師清晰地認識到課程編制并不是幼兒教師遙不可及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于課程的理解越來越透徹,課程質(zhì)量也會在教師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2.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在幼兒園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家長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呢?現(xiàn)在,家長很少有參與課程開發(fā)的意識,大部分家長認為課程建設是教師的事情,而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課程建設的一分子。實際上,家長的參與在特色課程構建中的作用不可小覷。筆者認為,家長的參與不僅僅包括組織幾次親子活動那么簡單,要保持家長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必須讓家長參與課程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并適當引進“家長審議”制度,使得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建設在制度上有所保證。◆(作者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臨沂八村幼兒園 )
□責任編輯:周瑜芽
【淺議幼兒園特色課程的構建】相關文章:
• 智慧管理對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啟示
• 架起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橋梁
• 學生人文素養(yǎng)學前教育論文
• 淺談幼兒園教師的“三平”精神
• 淺談幼兒園管理新策略
• 幼兒園觀察記錄表使用現(xiàn)狀與策略
• 如何做好幼兒園教師的工作
• 幼兒園審美閱讀的實踐研究
• 淺談幼兒園故事教學策略
• 幼兒園園長對于教師管理工作的思考
• 探析幼兒園人文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
• 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